李紹華
九寨溝好似在另一個星球,她的神秘色彩、綺麗風光、千里迢迢的里程都叫人有這樣的感覺。日內瓦湖根本不能和它相提并論,何談比美。
——美國《全國地理雜志》
藍天、白云、雪山、森林,盡融于晶瑩剔透的海子(湖泊)之中;湖泊、泉水、灘流、瀑布,綴成一串串宛若從天而降的珍珠。這就是九寨溝——一個不見纖塵、自然純凈的“童話世界”!
九寨溝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邊緣,海拔2000—30D0米之間,因溝內有九處藏族村寨而得名。她以神妙奇幻的彩林、飛瀑、雪峰等自然與人文景觀,成為我國唯一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頂桂冠的勝地。
“九寨歸來不看水”。水,是九寨溝的靈魂。九寨溝主溝呈“Y”字形,由樹正、日則、則查洼三條溝組成…總長50.4公里,其間有呈梯級分布的大小湖泊114個,形態和類型繁多,湖水色彩碧澄,清澈見底,隨光照角度、季節交替和周圍環境變化而呈現不同的色彩和風韻。湖泊之間有17個瀑布群、5處鈣化灘流、11段激流相串相聯,形成世界罕見的巨大的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以及鈣化灘流為主體的風景區。
九寨溝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數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鈣化粉末沉積,加上湖水深淺不同,湖底滋生的藻類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現出鵝黃、墨綠、深藍、藏青等色,五彩繽紛,斑駁迷離。透過清澈的水面,可見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個圓形彩環,一圈圈從里到外,從小到大,蕩漾開去,不斷產生,不斷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風徐來時,湖里各種色彩相互滲透、浸染,整個湖泊更是充滿了活力。
瀑布是其中的佼佼者。位于九寨溝中心部的諾日郎瀑布最具特色,它高25米,瀑頂寬270米,寬度為全國瀑布之冠。它常被作為九寨溝的象征。
九寨溝內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分布原生物257種。由于地處亞熱帶與溫帶交會處,景區內既有亞熱帶植物,又有適合在溫帶生長的油松、華山松等,形成植物垂直帶譜。還有脊椎動物170種,鳥類1418種,其中含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大熊貓、牛羚、金絲猴。
原始森林覆蓋了保護區一半以上的面積。樹木的樹冠能夠截留水,樹下的枯枝落葉以及植被可以涵養大量的降水。據科學家測定,在海拔2000米左右高山吸收的雨水,雨后70天才能從山頂流到山底。這也就是九寨溝長年清泉不斷的根本原因。
九寨溝的形成,是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地質地貌演變過程的。據地質學家考證,從上古生代到三疊紀時,九寨溝一帶還是一片汪洋和淺海。第四紀以來,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興起,包括九寨溝在內的整個青藏高原隆起,九寨溝一帶的許多山地海拔已達到4000米以上,達到了雪線。隨著冰川期氣候的到來,高山上發育了冰川。海拔2800米以下區域,由于冰川未曾抵達,被稱為活化石的大熊貓、箭竹等動物、植物殘存下來。后來,在流水、生物與巖溶等綜合作用下,鈣化層層堆高,堵塞水流形成湖泊或階梯狀的海子群。水流的外溢下瀉,又形成高大的瀑布或低矮的跌水,加上一些水生植物及藻類的繁衍,使得不少湖泊變得五彩繽紛起來。
我們感謝大自然給我們留下這一珍貴遺產,也應竭盡全力保護好這方凈土。
(選自《語文報》)
【閱讀訓練】
1.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和______的說明方法介紹九寨溝。
2.九寨溝的形成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____時期;二是_____時期;三是____時期;四是____時期。(請分別用四字詞語概括)
3.九寨溝長年清泉不斷的原因是什么?
(羅小軍 設計)
(參考答案見23頁)
《翠海應歸九寨溝》參考答案:
1.列數字、舉例子。2.汪洋淺海、高原隆起、冰川氣候、巖溶鈣化。3.樹木的樹冠能夠截留水,樹下的枯枝落葉以及植被可以涵養大量的降水。在海拔2000米左右高山吸收的雨水,雨后70天才能從山頂流到山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