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白手創辦的“高郵巧妹子科技養殖園”名字一樣,48歲的薛巧云是個巧人兒。
第一眼見她,便撞上一雙特別的眼睛,安靜得如沒有一絲波紋的湖水,溫和地映出對方的影子,這種全然被看見被接納的感覺,令人安心愉悅。于是知道,她是有著特別故事的女人。果然,接下來,聽到她與小額貸款之間非一般的故事,那恰如一個身懷絕技的人,與成就她的江湖之間的牽牽連連。
尋到了路,自信便不會是左沖右突的小獸
26歲之前,薛巧云任性極了。富裕的家境,五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這些關鍵詞注定她被寵溺。從沒人對她說“你不行”、“你不好”,所以,她從小就自信充溢,什么也嚇不住她,攔不住她。
成年后,她開飯店、賣煙酒、辦超市……帶著玩票性質,全半途而廢。依然沒人責備她,不就閑了圖個樂么?她最后一任工作,是在紗廠打考勤,幾乎沒事做,就攥只扳手,四處轉轉,無師自通地修理機械,有滋味得很。
可是,老天似乎不想薛巧云浪費自己,給了她沉重一擊,也給她指出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那是在上世紀80年代,薛巧云的父親銷售啤酒,被合作伙伴誆去14萬元。他一氣之下,將承載了多年驕傲與財富的運輸船賣了,跑到上海某武警部隊幫人養豬。薛巧云去看父親,得知養豬四個月就變萬元戶,羨慕極了。她想從事這行,看起來輕省,還能重新光大門戶。
薛巧云停薪留職,借了800元,購入60頭豬仔,在上海日夜看護了六個月。最終豬仔病的病蔫的蔫,一結算,虧了3000元。她嚇壞了,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跑回高郵老家閉門反思了好幾天。
自信到底占了上風,薛巧云總結出經驗:不會選苗豬,不懂豬的習性,待豬不夠盡心……又揣著新借的錢上路了。
這回,她找到上海一個有名的萬頭豬場的歐陽老板,準備取經。恰巧老板出門會友半個月,家里只有老母親和妻子。即便不懂家務,薛巧云依舊上門熟絡地幫女主人料理家務。她不卑不亢的可愛、善解人意的討喜贏得了對方的歡心,順利登堂入室。
熟絡之后,薛巧云開口請歐陽老板做擔保,帶她去浙江選苗豬。對方不肯,她便說:“別的不用你做,就請你把我帶到熟識的老板家,我走一步看一步。”于是,她來到浙江嘉善。
在當地一個養豬老板家住了幾天,薛巧云再次憑巧心,得到了女主人的喜愛。這天,兩人正聊天,薛巧云聽見有織布聲,好奇地去看,才知當地戶戶還開有織布機。可惜全村兩百多臺機器,只靠一個很跩的維修工維護。養豬老板家四臺機器壞了兩臺,等不到人來修。薛巧云抿嘴樂了,以前“不務正業”的所學管用了。修好機器,她也得到了賒來的97頭苗豬。
薛巧云踏上了回上海的船,老板娘依依不舍送行,想留她做幫手。薛巧云動情地說:“我這次來是為了實現人生夢想,不是為了找安逸日子的,您的恩情我記住了。”
她沒說大話。從決心“總要做成一件事”的那天起,她所有的自信不再是盲目沖撞的小獸。尋到了廣闊草原,這股強大的力量便撒著歡兒,豪邁地奔去了……
用腦很好,但用心投情事情才能特別起來
第一批苗豬質量很好,薛巧云想善待它們,找個好環境。歐陽老板答應借豬圈給她,不用先付租金。不過,這豬圈不是誰都有福消受,之前五個養豬戶租用過,都遭遇了豬大批死去的慘景,落下“鬼舍”的名頭。
薛巧云不信邪,她只信自己的眼睛。她在“鬼舍”上上下下觀察了三天,斷定這里設施很好,只是用了十幾年,沉積了許多細菌、霉氣。她邀來十幾位老鄉幫忙,眾人挖地一公尺,墊上厚厚一層石灰,又把屋頂掀掉,暴曬多日,還給房梁噴上濃濃的消毒水。
在煥然一新的豬舍里,苗豬們成活率達99%,肥壯地出欄了。第二年,薛巧云就有財力包下萬頭豬場,自用一部分,剩下出租。到了第四年,整個豬場都不夠她用了。
創業前三年,薛巧云每天睡眠不過三四個小時。她卻不覺累,“累了煩了,就去豬圈待會,望著一片雪白小豬歡快地涌動,看著它們一天一個樣子的變化,那個美呀。”大約,此情此景在她心里,不亞于世界上最美妙的詩與歌。
只要空閑,她就會蹲在豬圈里,津津有味盯上半天。她注意到十幾頭豬中,總有個頭領,其他豬行事全看頭領;每當有豬病了,會散發出特殊氣味,引來別的豬群毆,直到將病豬打死以維護群體安全……她了解的,足可以拍上幾十集“動物世界”。
因為了解,所以心疼體貼。每天,薛巧云早四點起床,晚十二點睡覺,就為了兩次巡查豬圈;有小豬鬧肚子,她會擔心它肚子絞痛,便用糠皮鋪上暖暖小身體。有員工打亂計劃,提前給豬喂食,她就讓員工飯前“看菜”一小時,體驗餓的感覺。害怕帶入細菌,她剪了短發,每天出入豬圈幾次就洗幾次澡。有豬出欄時不肯離開,她還會去做“臨終關懷”……她的創業路一直很順,“我養豬比養嬰兒還上心,精心照顧著,哪會有那么多病瘟?”
最有趣的,是全國幾十家飼料廠來洽談業務,沒一個“拿下”她的。她不關心價格合格證這些一般性問題,她只要對方派來營養專家,然后問:飼料成分如何?吃了之后生長期多長?能讓豬長出的瘦肉占比率多少……專家傻眼了,說問題太奇怪。她扔下一句:“這些飼料配比不恰當,粗纖維不夠。”對方知趣離開。這么多年,豬吃的全是她親手配的料,肉質“一嘗就很特別”。她計劃開十六家肉類專賣店,現在已啟動三家,天天供不應求。
在上海奮斗十三年后,2008年,薛巧云回到故鄉,于一片荒地上開墾。剛建養殖園的兩個月,條件艱苦,苗豬又夾帶了病豬,疫情爆發。從南京趕去的幾位頂尖專家檢查一番后,同情地說:“幾乎每頭豬都感染有兩三種病,沒救了。”薛巧云不忍放棄,帶著全家人,每天二次給豬打針,再抱著它們一勺勺喂葡萄糖。熬了一個星期,竟有不少豬被救回來。
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在發生著,薛巧云說:“用心,把自己毫無保留地投入,這就是秘訣。”
不做空有武藝的人,我愛自己更熱愛江湖
薛巧云來到卸甲鎮周邶墩村之前,這里是高郵有名的窮村。村民多是漁民出身,因漸漸少了魚打,不得已上了岸。剛到這里考察時,在糟糕的土路上,薛巧云的鞋曾踩壞了好幾雙。
如今,圍繞養殖園,成立起來的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了周邊。村民有豐厚租金可收,還有許多工作機會,六七十歲的老人都不閑著,全村精神面貌也為之一新。
人們都奇怪,薛巧云不知疲倦的激情是從哪來的。她的養殖園里有水嫩的瓜果蔬菜,有在清澈池水里游動的肥魚,有遍地跑著的雞鴨鵝,還有年發電64萬度、造福周邊的大型沼氣工程。她頗有情調,籌劃著在新開辟的全自動養豬場里種滿鮮花,在路邊建造舒適的度假村……
就如好萊塢大片中的超級英雄一般,是薛巧云孤身挺進,改變了一個地方的面貌?她卻不這樣看。她說:即使有好武藝,沒有讓拳腳充分施展的江湖,也能憋死英雄漢。
她感激地提起2011年,第一次接觸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的情形。當時,她手頭資金緊缺,連苗豬都買不起,高郵婦聯得知消息,立刻給了她100萬元貸款。1萬頭苗豬剛拉回來,生豬價格就蹭蹭往上漲,薛巧云樂壞了,“沒有婦聯幫助,我怎能趕上這次好機會?”
今年年初的遭遇,更讓薛巧云激動萬分。因為邊建設邊發展,5月,連買飼料原料的錢都拿不出了。8000頭豬到飯點就嗷嗷叫,半里路外都聽得見,合作社里二百多名姐妹都來討主意,慌得薛巧云不知怎么辦。高郵市婦聯的盧琳主席知道了,立刻拿出準備給兒子結婚用的錢,讓薛巧云先應付著。隨后,當地婦聯幾位領導天天跑銀行、擔保公司,最終幫她爭取到一百多萬元婦女小額擔保貸款,令養殖園轉危為安。
9月,在揚州開會的薛巧云接到家里電話,說資金又不夠了。這一細節被揚州婦聯的楊敏主席看在眼里。她忙去安慰薛巧云,隨后聯絡各處,最終在江蘇銀行守了兩天,爭取了500萬元的貸款。
談起婦聯,薛巧云眉眼里全是笑意。她說對婦聯的“依賴”早在小額貸款出臺前就有了。婦聯的幫助早超過工作上的意義,有了娘家人的味道。缺資金,婦聯人把女兒出國留學要用的錢掏出來給她;她的銀行業務回執,婦聯人怕她遺失幫她保管;她需要寫材料,也讓婦聯人幫她潤色把關;周末,婦聯朋友招呼“來吃飯吧”,她就從后院拔點小菜,走娘家般自自然然去了;平時有煩惱,更是一個電話,就能得到婦聯人的耐心傾聽……
如今的薛巧云養豬再也不是為了糊口。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創業之星、江蘇省十大女狀元……那么多榮譽證書,她說:“大家都看著我呢,這么多婦聯的朋友信任我呢,養豬這件事越做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