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娟
(陜西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3)
諧波齒輪傳動是性能優良的一種機械傳動,它有精度高、回差小、傳動比大、體積小、噪音低等優點[1,2]。柔輪的疲勞斷裂是諧波齒輪傳動最常見的主要失效形式[3]。柔輪是有多齒數齒圈的圓柱殼體構件,其建模的準確性直接影響柔輪的力學分析。
柔輪的結構形式主要有圓柱形和鐘形兩種,常用的是圓柱形柔輪,見圖1。

圖1 圓柱形柔輪的結構簡圖
ANSYS中不能建立曲線方程,Pro/E軟件很方便建立曲線方程,再用其參數化設計能簡單靈活地修改設計參數,因此,選擇Pro/E建模。具體參數見表1。

表1 柔輪三維建模參數
建立柔輪的有限元模型時,忽略了齒圈圓角、齒廓圓角、法蘭倒角等局部細節,簡化了有限元模型,使計算更方便。齒輪的主要命令就是“混合”。本例柔輪以模數M=0.5,齒數Z=427,齒寬B=40,壓力角 α=20°,齒頂高系數1,齒底隙系數0.25,變位系數0為例,講述柔輪直齒輪的畫法。
alpha為壓力角。d=m*z;db=d*cos(a);da=d+2*m*cos(c/2);df=d-2*1.2*m*cos(c/2)。其中,D為分度圓直徑(面圓錐直齒輪的基本幾何尺寸按大端計算)。
以FRONT為草繪平面,建成以直徑深度D為160 mm的圓柱體,見圖2。
圓柱面上繪制基圓,以圓柱體底面圓心為圓心,半徑R0=200.38 mm繪圓,得到圖形見圖3。

圖2 圓柱體

圖3 基圓
建立方程如下:theta=60*t;m=0.5;z=485;alfa=20;r=m*z*cos(alfa)/2;x=r*cos(theta)+r*pi*theta/180*sin(theta);z=0;y=r*sin(theta)-r*pi*theta/180*cos(theta)。選擇‘文件—保存—關閉’,確定,即可創建第一個漸開線曲線,見圖4。

圖4 創建的漸開線

圖5 鏡像漸開線
將漸開線曲線以平面DIM2為鏡像平面鏡像,見圖5。
以PRT_CSYS_DEF為參照,以W為距離創建坐標系CS1,見圖6。注意:要認清沿著哪一個方向進行偏移。
點取第二根曲線(注意此時曲線以紅色顯示)見圖7。主菜單“編輯”→復制主菜單編輯選擇性粘貼在操作面板上,選取“旋轉”按鈕選取旋轉中心軸輸入旋轉角度360/2/z+1.74,見圖8。

圖6 選擇坐標系

圖7 取第二根紅線進行偏移

圖8 將紅線進行偏移
用草繪曲線按鈕畫曲線,先畫一個齒根圓。
使用邊命令選取那兩根曲線和齒根圓,見圖9。
拉伸—草繪—選取步驟9的封閉線框,得到齒,見圖10。

圖9 選取那兩根曲線和齒根圓

圖10 拉伸得到一個齒
將得到的齒沿圓周方向進行陣列,繪制出齒數Z=247的齒輪,見圖11。2.12 執行一系列命令
再經拉伸等一系列命令,創建柔輪模型,見圖12。

圖11 陣列矩陣

圖12 圓柱杯形柔輪三維模型
通過Pro/E軟件,采用“混合”命令,對柔輪進行建模,得到柔輪的三維模型,為后續的力學分析提供可靠模型。
[1]M.H.伊萬諾夫.諧波齒輪傳動[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7.
[2] 沈允文,葉慶泰.諧波齒輪傳動的理論和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
[3]王文靜.諧波齒輪傳動短杯柔輪的結構設計及性能分析[D].北京:北京工商大學,2007: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