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斌
(牡丹江市河道管理處,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鐵嶺河為牡丹江右岸的一級支流,它發源于磨刀石鎮東南的大頂子山,河流自磨刀石鎮由東向西流經鐵嶺鎮匯入牡丹江,河流長37.7 km,流域總面積413.5 km2,流域地理位置為 E129°38'~ E130°00',N44°39'~ N44°26'。
鐵嶺鎮位于牡丹江東(右)岸,與市區僅一江之隔,隸屬于牡丹江市陽明區[1]。鐵嶺鎮轄11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辦事處(下轄10個居民委員會),轄區總面積269.5 km2,總人口4.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萬人,城鎮人口1.9萬人。鐵嶺鎮地理位置優越,301國道、201國道、濱綏鐵路穿鎮而過,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
鐵嶺河上游為山區(穆棱市磨刀石鎮),由于20世紀70—90年代初掠奪式開荒,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短歷時局部暴雨就能產生較大洪水,加之下游河道狹窄,堤防防洪標準極低,極易發生洪災。從1991—2002年間共出現較大洪水4次(其中20 a一遇洪水2次),2000—2002年3 a連續受災。尤其是1991年8月3日和2002年7月31日的兩次大水,造成的災害損失極大。例如1991年洪水,僅相當于20 a一遇,由于右岸興隆、鐵嶺鎮屬無設防區,洪水淹沒了大片農田和大量房屋、沿江工廠企業,造成停產,原材料及成品被淹,損失巨大[2]。
流域內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攔河設障、向河道傾倒垃圾、生活污水、違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現象日漸增多,多年未實施清淤,致使河道萎縮嚴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對鐵嶺鎮的防洪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在頻繁發生洪澇災害的同時,還存在著水污染加劇、河流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一系列問題,已造成河流基本功能衰退,使沿岸人們健康生命受到嚴重威脅。這些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并且嚴重影響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鐵嶺河作為鐵嶺鎮城區主要的泄洪和城市內雨水的河道,由于支流流域內的水土流失和沖刷嚴重,沖下來的泥砂大部分淤積,加之管理不善,河道內亂建、亂倒垃圾殘土等現象嚴重,使河道通水斷面小,阻水嚴重。為了增強河道的防洪、泄洪能力,必須對鐵嶺河進行全面的河道清淤治理。
清除嚴重的淤積灘地,同時對河道內阻水嚴重、防礙行洪及嚴重影響城市環境的橋梁、居民點、建筑物等阻水物提出明確清除規劃。通過河道清淤,提高防洪標準和橋梁的泄洪能力,以增加河道行洪能力,確保汛期河道的防洪安全。
1)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綜合治理。本次規劃本著長遠、立足當前、全面規劃、統籌兼顧。
各種整治措施必須密切配合,相互為用,合理解決經濟開發上的矛盾,滿足各部門的要求,并美化城市、凈化環境。
2)實事求是、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本次規劃根據河道的自然特性及其水勢,從河道演變規律中因勢利導,創造有利條件改變河道的不利發展趨勢,以達到穩定河勢目的。
3)分步實施與重點整治相結合,達到整治一段則鞏固一段,逐步控制河勢。
4)依法整治,認真貫徹《水法》、《防洪法》、《黑龍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及《鐵嶺區河道管理條例》等法規,使整治規劃做到有理、有節。
5)對影響河道行洪、排水的隔埂、違章建筑、垃圾等按照“誰設障、誰清理”的原則進行限期清理。
6)對未按照防洪標準設計、阻水嚴重的碼頭、圍墻、及其他建筑物,由建設單位按照防洪要求限期改建或拆除。
7)逾期不予清除的,由有關部門強行拆除;對于損壞水利工程或防礙執行公務的責任人和單位,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法律,分別給予賠償和罰款等處罰,情節嚴重的給予刑事處罰。
清除嚴重的淤積灘地,同時對河道內阻水嚴重、防礙行洪及嚴重影響城市環境的橋梁、居民點、建筑物、圍堤等阻水物提出明確清除規劃。
通過河道清淤,提高防洪標準和橋梁的泄洪能力,以增加河道行洪能力,確保汛期河道的防洪安全。清淤范圍為左右岸現狀河底之間。
2.3.1 河道內現有阻水物
根據水面線計算成果,對鐵嶺河2.85 km河道內阻水嚴重的橋梁等確定出清障設計。對于嚴重阻水的橋梁,建議拆除按設計標準重建。
1)鐵嶺河鐵嶺鎮段上的3處橋,其中2處青梅橋、鐵嶺第二小學橋,橋孔斷面太小,河水流量大時嚴重阻水;若>10 a一遇洪水,橋孔堵塞時,易發生危險,本次設計2座橋不做工程設計,只對橋梁作規劃設計提出設計要素表。
2)禁止在河道內設新障。一旦發現新的障礙物,本著“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
3)今后修建跨河橋梁及線路,設計標準≥50 a一遇洪水。
根據水面線計算成果,對鐵嶺河2.85 km河道內阻水嚴重的橋梁等確定出清障設計。
2.3.2 阻水狀況分析
本次清障設計,通過整治后河道水面線推算,認為主要阻水建筑物為橋梁工程,其原因是:橋梁設計年代不同,設計標準不一致;設計洪水位不夠準確。造成阻水嚴重后果,宣泄設計標準洪水時淹沒梁底。造成阻水并危機其安全。鐵嶺河流域為漂浮物較多的地區河流(主要是垃圾),漂浮物堵塞橋孔水位迅速上升,威脅橋梁及地方的安全。
阻水建筑物現狀表見表1,阻水建筑物規劃設計見表2。

表1 阻水建筑物現狀表

表2 阻水建筑物規劃設計表
本次設計清淤工程清淤到設計溝底高程上,清淤范圍為左右岸設計河底之間,平均寬度30 m。鐵嶺河樁號0+000~2+850段,清淤長度2.85 km,平均清淤深度30 cm。局部段結合翻修進行清淤,清淤量1.79萬 m3,清除建筑廢料及生活垃圾5萬m3。
通過計算河道清淤、清障后的水面線下降了,證明了工程實施的作用,說明工程實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水面線對比見表3。

表3 鐵嶺河水面線對比表 m
鐵嶺河河道治理工程不僅有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也十分顯著。雖然工程沒有財務收入,但該工程為社會公益性質的水利工程,保護著鐵嶺河沿岸2.7萬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環境免受洪水破壞,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百年大計,只有提高鐵嶺河鐵嶺鎮左岸堤防工程的防洪標準,增加防洪的保護能力,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3]。建議早日實施,盡早發揮效益。
中小河流具有分布面廣、河道長、交通道路不暢通、河道管理難度大的特點,應加快對鐵嶺河中上游治理,解決在河流流經城鎮、村屯河段存在的問題,主要問題是村鎮建設發展侵占河道和河道上亂設障,其次往河道內傾垃圾現象十分嚴重。
建議鄉鎮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員會重視防洪安全工作,加強建設項目的土地審批,留出河道保護范圍,凡涉及河道的建設項目,必須經河道管理部門審批后方能建設。同時要加強村鎮的垃圾管理,采取集中存放處理,避免污染河水和淤積河道[4]。
[1] 牡丹江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牡丹江市陽明區陽明新城總體規劃[R].牡丹江:牡丹江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10.
[2] 牡丹江市河道管理處,牡丹江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鐵嶺河近期治理規劃報告[R].牡丹江:牡丹江市河道管理處,牡丹江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09.
[3] 牡丹江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鐵嶺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鐵嶺鎮左岸堤防初步計報告[R]牡丹江:牡丹江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11.
[4] 朱國琴,王素慧.河道治理工程的設計方式探討[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0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