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卿峰

黃永生與作者合影
2013年8月4日夜晚,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盆,似乎是在為故人哭泣。臨睡前,手機微信突然響起,朋友語音告知黃永生老師突發疾病去世。聞聽此噩耗,簡直難以相信。打開微信朋友圈,發現不斷有人發出悼念信息,我趕緊撥通了師兄邵印冬的電話做確認,得到的消息是確切。內心之悲痛難以言表……
昔日黃永生說唱藝校的同學劉佳若也給我打來電話說,“下午還去了‘曲藝大家唱’,與黃老師同臺演唱了《金鈴塔》,沒想到晚上黃老師竟然駕鶴西去……”劉兄在電話里哽咽了,他完全接受不了這突如其來的現實。我不由得感嘆,人生無常!
那一夜,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睡,腦海里浮現出一幕幕與黃老師交往的情景,耳邊回蕩起黃老師演唱的那熟悉的上海說唱。黃永生老師是我自幼崇拜的上海說唱大師,也是我在曲藝道路上的啟蒙老師。曾經在黃老師藝校學戲的點滴往事仿佛就在眼前,黃老師對我在藝術上的指點和教導至今歷歷在目。
黃永生老師一生致力于“上海說唱”事業,他是“上海說唱”當之無愧的創始人、領軍人物!他的演唱鏗鏘有力,收放自如,韻味獨特,魅力無窮。其代表作《古彩戲法》《買藥》《熱心人》《人民售票員》《勸君戒煙》《做人要做13點》《唱人》《唱山》《唱路》《唱燈》《唱門》《唱風》等一大批作品都膾炙人口,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也為曲藝寶庫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記得當時,我進入藝校學習時,黃永生老師已退休多年,但他依然留戀舞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和發展“上海說唱”。黃老師十分重視對曲藝的新人培養,他開設藝校,廣收學生和門徒,為年輕人提供機會,為專業院團輸送人才。
在藝校的2年時間里,黃老師手把手教我們藝術,他還一再強調“唱戲先做人”的核心準則。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他也總是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教。而對有些家庭貧困、喜歡說唱藝術的學生,他都是免收學費。“上海說唱不能斷種,上海說唱的未來在孩子”,這是黃老師經常說的話。
我從上海戲劇學院編導班畢業后,2010年進入上海人民滑稽劇團工作。期間,將更多精力集中在創作和表演獨腳戲、小品、滑稽戲上,上海說唱唱得少了,創作就更少了。但是,在各種場合碰到黃老師,他都會督促我,“要多唱唱上海說唱,多寫寫上海說唱,老本行千萬不能丟。”黃老師的話,對我既是督促,又是勉勵,我一直記在心里。在8月17日舉辦的“笑溢蘇河灣南北曲藝專場”上,我唱響了新創作的上海說唱《美麗上?!?,告慰老師的在天之靈。
黃永生老師德藝雙馨的高貴品質在圈內外有口皆碑。他熱心于公益事業,經常率演出團對敬老院等慈善機構進行免費慰問演出。每周一期的“曲藝大家唱”堅持了15年,服務廣大戲迷。黃老師用他的行動踐行了“生命不息,演唱不止”的諾言,這種對事業執著的精神值得我們后輩學習。
2013年8月8日,上千名同行、戲迷冒著40℃高溫趕到龍華殯儀館,送黃永生老師最后一程。人群把殯儀館擠得水泄不通,不少年逾花甲的老人苦等三四個小時,只為見偶像最后一面。這么多戲迷趕來送別,這也證明了植根于民眾的藝術家才能永生。
告別儀式前,滾動播放著黃永生老師生前的說唱錄音,兩側挽聯寫著“惜說今唱新上海風盡成絕唱,憶德高藝精大師情已燃典范”,簡簡單單兩句話,寫不盡黃永生老師在曲藝藝術的輝煌成就,也寫不盡黃永生老師對上海說唱熾熱的愛。
作為年輕一輩,我們將永遠懷念黃永生老師的音容笑貌和他帶給這個世界的歡笑,努力傳承好“上海說唱”,積極開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