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嵐
IPO停擺帶來的轉機
文/林嵐

自 2012年10月26日浙江世寶網上發行后,IPO至今已停擺5月有余,期間滬、深兩市分別上漲了6.80%、4.99%。正當人們對上漲意猶未盡時,IPO重啟之聲卻又此起彼伏,市場情緒再次受到影響。或許是為了穩定人心,4月12日下午,證監會舉行新聞通氣會,表示恢復新股發行仍沒有時間表,重啟IPO看來還需要一系列的準備。
本次IPO實質暫停始于浙江世寶去年9月28日招股之后。當時,滬指2000點岌岌可危,股市持續低迷,投資者看不到希望。但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企業的IPO熱情不減,隊伍越排越長。這一反差將A股市場重融資、輕投資的弊病暴露無遺。急速前進的IPO成為股市的沉重壓力。這把監管層推向一個兩難選擇:如果不暫停IPO,難以承擔市場對其造成股市下跌的指責;如果暫停,那么多排隊的企業怎么辦?在各方壓力下,IPO最終停發停審,并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
這并不是第一次暫停IPO。在此次暫停之前,曾經上演過七次IPO暫停與開閘。今年的這次停擺已經持續了半年左右。根據3月中旬證監會某官員的表述:“IPO重啟須待在審企業財務專項檢查工作全部整體完成之后。”這里指的專項檢查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自查階段,要求中介機構、發行人在3月31日之前完成自查并上交自查報告;第二階段為抽查階段,由證監會對自查情況進行核查,這項工作須在6月底前完成。在兩個階段整體完成之后,才可能重啟。
本輪IPO停擺,和過去幾次一樣,給股市資金面帶來了“喘息”的機會。同時,也適當恢復了投資者的信心。與之相呼應的,是2012年底至今的股市回漲。然而,或許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為監管層爭取了進行體制改革的時間。從監管層的最新表態來看,證監會換帥后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IPO的開閘將會建立在一個較為完善的機制準備的基礎之上。套用清科研究中心某分析師的說法,一系列企業為了上市而進行的惡意造假行為暴露了新股發行審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漏洞,證監會不得不暫停新股發行審核,就發審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省。這一切將為后續的機制改革奠定基礎。其中,財務核查就成為監管層邁出的第一步。
“財務核查”始于2012年12月28日證監會召開的IPO在審企業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此次會議上,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做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規定目前正在排隊的800多家IPO企業的中介機構必須在今年3月31日前遞交自查報告,證監會將在自查報告審核基礎上,開展重點抽查工作。并要求對12項粉飾操縱利潤的情形進行重點核查。從2012年4月啟動新一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以來,提高IPO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始終是改革的核心元素。專項財務檢查體現了“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套用證監會某負責人的說法,在我國經濟轉型、增速下滑,特別是去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復雜的狀態下,企業的業績下滑是正常的,監管層關注的不是企業業績好壞,現在更關注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財務專項核查將分“三步走”,分為自查、復核和抽查三個部分,耗時5個月以上。2013年1月至3月為自查階段,以保薦機構和會計師為主,對企業報告期內全部財務狀況進行自查。4月至5月為復核階段,由證監會審核部門對每家在審企業的自查報告進行全面復核,預審員還要結合審核中發現的主要問題進行反饋,發現有該查不查的,直接移交稽查立案。此后證監會還將抽調系統內100多位人員進行現場檢查形式的重點抽查。在此基礎上,證監會將對抽查出有問題發行人和中介機構進行監管措施和行政處罰兩類處理手段。監管措施包括談話提醒、出具警示函、誠信檔案記錄等。收到警示函的機構,將影響其公司評級,也影響其新業務資格的審批。行政處罰將按照法律上限來執行。
在證監會換帥之后,這一政策繼續得到了落實。盡管在證監會換帥時,有部分在審企業對于IPO重啟的預期心存僥幸,對是否要撤材料呈現出觀望態度。事實上,企業撤材料的增速沒有此前市場預計的那樣快。但是,肖鋼接替郭樹清出任證監會主席之后,繼續推進IPO財務核查,先推進體制改革再重啟IPO的基本政策并沒有動搖。在4月12日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證監會有關人士表示,信息披露仍是新一輪發行體制改革的核心。如發現中介機構內控機制不到位,盡職調查不充分,將依法律法規嚴查。對于發行人不配合中介機構實施核查,提供虛假資料的,將依法移送稽查,對于涉嫌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責。
財務核查同時起到了某種“擠水分”的作用。到4月12日晚間公布的排隊企業審核情況來看,2013年終止審查的企業增至168家,較4月初的124家增加44家。長久以來難以解決的擬上市公司“注水”問題,通過多輪財務核查和強制信息公開的改革舉措,或許將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
有消息稱,IPO重啟時間表與新股發行改革的配套方案同時推出。根據4月12日媒體通氣會上證監會發言人的說法:“我會今年將進一步深化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思路,相關新股發行改革思路和方案正在研究中,屆時會公開。”這一說法在業界的預期內,“IPO重啟的前提是發行體制改革,沒有配套改革,重啟還是以前的路子。”一位南方券商的投行人士指出。
因此,IPO重啟將會建立在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根據參與財務審核的某相關人士表示,相關的制度準備將會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一是修訂完善相關制度,細化信息披露的要求,淡化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二是開展IPO專項核查工作,并結合工作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檢查中取得的經驗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規范中介機構和發行人的相關行為;三是完善定價約束機制,會進一步提前預披露時間;四是根據詢價配售的新情況和新特點,繼續抑制炒新。五是打擊粉飾業績等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這五個方面的制度準備,將要求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