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靜
(阜新市中心醫院骨外一病房,遼寧 阜新 123000)
專項護理干預改善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的療效評分觀察
翁 靜
(阜新市中心醫院骨外一病房,遼寧 阜新 123000)
目的觀察專項護理干預對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療效評分影響。方法新近在阜新市中心醫院骨外病房住院的21例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接受了專項護理干預,內容包括心理疏導、腹部按摩、叮囑飲水、飲食指導和鼓勵活動等內容,干預前后對他們進行“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問卷”評分。結果21例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專項護理干預后“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問卷”各條目評分及便秘癥狀總分均明顯優于護理干預前(P均<0.05~0.01)。結論專項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便秘癥狀及療效評分。
骨折;創傷性;便秘;專項護理干預;便秘癥狀評分;療效
我們對21例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進行了專項護理干預,干預前后接受“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問卷”評估,現結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在阜新市中心醫院骨外病房住院治療的成人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納入標準:①經臨床和影像學確診的骨折患者。②有明確的外傷史。③年齡≥18歲。④住院期間發生了便秘,且符合羅馬Ⅲ中便秘診斷標準。本文共入選成人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齡27~65(49.16±17.30)歲。
1.2 方法
1.2.1 專項護理干預內容及操作方法
專項護理干預內容及操作方法如下:①心理疏導,制定心理干預及疏導計劃。②腹部按摩,由下腹回盲部開始,從右至左,沿結腸走向環行按摩,力度中等,每天2次,每次5~10min。③叮囑飲水,每日飲水量大約在1000~2000mL。④飲食指導,囑其攝入有利排便飲食,同時多吃有利排便水果。⑤鼓勵活動,指導患者進行床上肢體鍛煉活動,盡早進行床邊活動,并做收腹運動。
1.2.2 便秘療效評估方法
本研究療效評估工具采用中華醫學會相關學組編制的“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問卷”[1],后者包括有6個方面內容:排便困難、糞便性狀、排便時間、下墜+不盡+脹感、排便頻度和腹脹。每項內容評分均按4個等級,分別記0、1、2和3分,分數越高意味著該項內容癥狀表現越重,6方面內容得分相加之后即為患者的便秘癥狀總分。入選對象評估時間設定在治療前和治療后3d內進行。
21例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干預前后療效評估問卷評分指標比較見表1。
創傷性骨折患者住院期間發生便秘多屬于慢性運輸型便秘,臨床上表現為大便性狀干硬、長時間不解大便或大便排出過程困難。其發生原因為:①臥床時間長,活動減少,胃腸蠕動減慢;②疾病導致食欲下降,攝入食水少,腸內容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動;③飲食構成不合理,過少攝入粗纖維食物及水分;④緊張、恐懼心理加之疼痛刺激引發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胃腸動力減弱。據國內相關文獻創傷性骨折患者住院期間發生的便秘發生率高達50%~70%之多,這些癥狀的持續存在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和疾病療效及康復,因此,尋找可靠和有效的干預方法也成為專科護理人員急待研究課題之一。我們選擇一組近期在我科住院的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為觀察對象,專項護理內容包括有心理疏導、腹部按摩、叮囑飲水、飲食指導和鼓勵活動等內容,干預前后應用中華醫學會相關學組編制的“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問卷”評估干預療效,后者可將便秘癥狀表現分層量化。我們觀察結果證實,接受便秘專項護理干預創傷性骨折患者的排便困難、糞便性狀、排便時間、頻度、下墜+不盡+脹感等方面評分及便秘癥狀總分均明顯優于干預前,這與國內護理學界一些類似調查結果接近[2,3]。

表1 21例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干預前后療效評估問卷評分指標比較(χ—±s)
總之,對創傷性骨折患者進行便秘專項護理干預使其排便功能更符合生理規律,改善了便秘癥狀評分,穩定了病情,提升了患者生活質量。該方法操作簡單,不良反應幾乎沒有,具有較好的依從性,值得在普通外科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1] 陳翠竹.預見性護理在骨折臥床患者便秘中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11):1713-1714.
[2] 王素美.早期護理干預對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0,35(9):959-961.
[3] 楊雄濤,寧中華,任燕,等.綜合護理干預對骨折臥床病人便秘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23):25-26.
R473
B
1671-8194(2013)17-0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