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三 董慧軼
人走茶涼的住建委副主任
文/廖三 董慧軼
官場如舞臺,善于導演者則能演出一幕幕精彩的戲劇,有的人是為人民服務而演,有的人是為了自己的貪婪私欲而演。
廣西賀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李璟鵬,經過幾年苦心經營,通過各種手段降服了賀州市廣大房地產商。他在這個市場上說一不二,通過以“拖”弄權,以“罰”示威,以“恩威”并施控制著賀州市地產商。這些房地產商在他的導演下,粉墨登場,演繹了一幕幕精彩紛呈的行賄劇。
2004年到2011年7月,李璟鵬利用職務之便收受16家房地產公司賄賂和勒索兩家房地產公司打折銷售別墅,共計121萬多元。2013年8月,李璟鵬被市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沒收財產30萬元。對李璟鵬退出的贓款人民幣33萬余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并繼續追繳李璟鵬受賄所得贓款。
李璟鵬,一個從普通技術工人的角色,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最終到了正處級的領導,這是一個知識分子艱苦奮斗的輝煌過程,又是一個從領導再到階下囚的過程。縱觀李璟鵬的幾十年人生,不難發現,其中有其自身貪欲過度而自毀的原因,也有社會負面價值觀過分宣揚而影響了他對人生的正確判斷的原因。
李璟鵬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個子不高,還不足1.7米,體形略胖,圓形臉,架著一副近視眼鏡,一眼看上去更像一個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
如果他不在這個職位上,也許沒有多少人愿意與他交往,賀州市房地產界約80%的老板都跟他有交往,而這種交往更多的是權錢交易,沒有“知心”可講。正是他掌握著整個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審批權、施工許可審批權和工程質量監督權,才能引來無數的阿諛奉承,違心夸贊。
賀州市豹森房地產公司的老總紀某是老江湖,上世紀80年代就在賀州從事建筑行業,官商兩道都熟悉。從2005年到2010年的中秋節、春節前共送20萬元給李璟鵬。紀某說:“我每年都送錢給他,他已經習慣了,我也沒有和他說太多就走了。”紀某每次都是直接到李的辦公室或者車上,把錢送給他,三言兩語,就連常規的噓寒問暖的禮節性的話都沒有。“因為李璟鵬性格有點內向,合不來,我本來就不愿意與這種人交往,平時與他也沒有什么交情。除了辦事要去見他外,我與他沒有私下的交往。”
這有點像到菜市場買菜。問:“瘦肉多少錢一斤?”答:“純瘦十五元,要多少?”“來一斤。”接著就是“噗”的一聲沉悶的砍肉聲,再就是“哐”的肉扔上臺秤的聲音,最后是付錢走人。錢貨兩清,各干各的事,行賄者和受賄者大多是這種情況,沒有超出權錢交易之外的情感可言。
賀州市天蘭房地產公司劉總一直以來擔心李璟鵬害他,不得已每年都送錢給李,他說:“我覺得李璟鵬是監督管理建筑領域安全和質量的建規委副主任,我的大廈在報建、建設和竣工后的安全和質量都需要李璟鵬把關審核,我是開發大型房地產的商人,我擔心他會利用職權刁難我、卡我、我只好在過年過節送點錢給他。如果他不是建規委副主任,我是不會送錢給他的。”

俗話說,人走茶涼。在建規委位置上的李璟鵬受到房地產商的追捧,而一旦他沒有了審批實權后,便門前冷落鞍馬稀,一片蕭條景象。
李璟鵬調離建規委是2011年7月,一個多月后的9月12日便是中秋節,這個節日讓李璟鵬感到無比凄涼。往年的這個時候,市內大部分有頭有臉的房地產商都是排著隊給他送禮。雖然是中秋節,但是他從來沒收到過月餅,收的全部是錢,都是白花花的真金白銀。這年的這個節日,讓李璟鵬很不適應,從前門前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最少的紅包也有一萬八千的,一個節下來收到的錢基本上有近20萬,而現在剛剛調走,立刻便如從云端掉落般凄慘,真是世態炎涼啊。
2012年,賀州市官場出現一場大地震,副市長毛紹烈因涉嫌職務犯罪被立案偵查。有不少自身行為不檢點的官員處于惶恐不安的高度緊張之中,李璟鵬在這個時候也嗅到了味道。畢竟他長期以來收受房地產商的賄賂,而且有的是帶著索賄的性質,他擔心被別人舉報。就在這段時間里,李璟鵬每天都關心檢察機關發布的消息,他急切地想知道毛紹烈案后檢察機關對賀州官場的查處會不會擴大。
2012年清明節前后的一段時間他預感到情況不妙了。一天早上他剛剛出門想去上班,到門口時不小心被地上的什么東西絆了一下,差點摔了個跟斗。這天他又折回來,沒有去單位。他的擔心和預感終于來了,來得太快了,超出了他的想象。2012年年初時,廣西自治區檢察院已經掌握了大量關于李璟鵬受賄的舉報,同年4月6日,自治區檢察院偵查指揮中心的督辦命令下到了賀州市檢察院。4月11日,賀州市檢察院對李璟鵬立案偵查。
李璟鵬受賄案偵查沒有遇到什么阻力,進展還算順利,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取證,李璟鵬受賄案的基本事實慢慢浮出水面。2012年8月2日,偵查終結。
通過偵查發現,李璟鵬之所以能掌控整個市的房地產公司,是因為其擁有讓這些公司不得不屈從的行政審批權和行政處罰權。根據《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房地產公司要進行房地產開發,必須走完下列程序:
發改委立項——政府詳細規劃和建筑單位方案批復——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規委的行政審批權)——施工許可證(建規委的行政審批權)。根據《建筑安全法》,工程質量監督權的執法主體也是建規委。2004年3月,李璟鵬升任建規委副主任,主管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的審批。2009年后又多加一項職權:工程質量安全監督。三大權集于一身,讓李璟鵬有一種所向披靡無所不能的感覺,一朝大權在握,便在房地產市場上呼風喚雨,瘋狂斂財。
根據李璟鵬案發后供述:“只要進入建規委范圍內的審批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兩證就是我一個人說了算,不用經過班子討論的,只要材料齊全,經過我批準后,直接到大廳辦證就可以了。”這種方便的辦證流程,讓李璟鵬充分享受到了權力給他帶來的好處:他想批就批,不想批就不批,可批快點,也可批慢點。他就像一個高級的烹飪大師一樣,辛辣咸淡,煎蒸爆炒,運用自如,得心應手。
江臨房地產公司老總郁成申報的項目被他打太極一樣左推右推;浙江籍房地產商金生被他嚴厲處罰;建廣房地產公司王總吳副總被他恩威并施最后屈服……所有這些與李璟鵬過過招的老板無不有苦難言。
2007年,廣東籍房地產商華炳登來賀州開發高檔別墅小區,這是賀州市比較早開發高檔別墅小區的開發商。作為外地開發商,在賀州市投資,在各方面的行為自然是謹言慎行,特別是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時候,更是遵紀守法,誠實經營,童叟無欺。經過幾年的努力,華炳登注冊的房地產公司經營得風生水起。華炳登在小區開發過程中自然少不了要到建規委辦理各項行政許可證,自然而然地也就認識了李璟鵬。
2011年5月初,華炳登的下屬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客人對別墅的位置、設計風格都十分滿意。接待員小劉事后回憶說:“當初我接到這位客人后,從以往的經驗看,客人購買房子的意愿已經有八九成。”如果客人決定購買后,小劉的工作業績又可以上一個臺階,她非常高興地把這事告訴了華總:“華總,有一個老板來看房子,如果沒有什么意外,他可能近段時間會來簽合同哦。”華炳登交待小劉注意緊密跟蹤,一套別墅賣出去公司收入又可增加幾十萬。
幾天后,客人又來了,他提出要見華總。華炳登一見客人便大失所望。原來,客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璟鵬副主任。可能因為李璟鵬“名聲”在外的緣故,當華炳登得知李璟鵬想購買他們的別墅后,不禁暗暗叫苦,但是他還是表面上裝得十分高興的樣子:“哎呀,李主任光臨,有失遠迎,多多海涵啊。”隨后,華炳登帶著李璟鵬到了事先看過的別墅。李璟鵬問:“華總,這棟別墅多少錢?”華總對李的來意十分明白,說道:“只要你喜歡,價錢好商量,一定以最優惠的數目給你。”2011年5月25日,華炳登把近400平米,價格100多萬的別墅,以65萬的“優惠價”賣給了李璟鵬。
表面看這是一個“優惠”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實際上只有李璟鵬這樣的人才有這樣的“優惠”,若是其他人也能以這樣的價格購買,華炳登的房地產公司不知道要倒閉多少回了。李璟鵬事后交待:“我買他公司開發的別墅的時候,該樓盤驗收的后續質量和安全問題也要我委負責監督管理的,這方面的業務最終決定權也在我這里。華老板為了以后順利通過驗收,以便更好地開展業務,就少收我的房款了。如果我不是建規委副主任,他是不會給我優惠的。”看來,這才是“優惠”的真正原因所在。
自從李璟鵬掌握了這幾項關鍵的行政審批權和行政處罰權后,賀州市的房地產公司老板們都聞風而來。賀州市房地產發展起步慢,2002年時全市的房地產公司也就10多家,到2011年時也就30多家,而根據案卷記錄,向李璟鵬行賄的公司有20多家。而這些房地產公司向李璟鵬行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掌握著主管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的審批。案卷反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擔心李璟鵬刁難,害怕辦證時被卡。”更有甚者:“我擔心他害我。”
房地產商們對李璟鵬如此懼怕,關鍵還在于李璟鵬掌握的這些行政權力基本是不受監督的。從其供述看,李璟鵬主管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在建規委內部基本沒有監督制約。
李璟鵬對管理部門的辦事機構也是獨斷專行。2005年,賀州市建廣房地產公司建設的時代廣場還沒有辦好報建手續就開始鉆探和打樁工作,建規委對報來的詳細規劃進行審查后發現,時代廣場沒有必須預留的停車位,需要在廣場項目紅線往后退兩米。規劃科討論認為可以尊重現狀,通過該公司的規劃審批。因為沒有見到該公司老總來孝敬,李璟鵬否決了規劃科的意見,不予批準。
一個人行使的審批權,變成了個人索賄受賄的砝碼。李璟鵬這些年來一直把規劃審批權當成了一棵搖錢樹,搖得揮汗如雨,不亦樂乎,最終把自己搖進了監獄。
很多房地產商沒有基本的法律常識,這大多與他們的成長經歷有關。從案件反映的房地產老板從業經歷看,他們大多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或60年代,有的是下崗工人,有的是農民,也有的是個體戶。他們基本上都是從改革開放時開始干起,經過了十幾年積累,取得了原始資本。當我國房地產進入飛速發展時期,正好是他們有資歷有資本的年齡段,于是便又毫不猶豫地扎進了房地產市場的大海里,奮力撈金,發展壯大。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推進,依法治國水平越來越高,無法而治的年代一去不返。我國的行政執法越來越規范,從過去依靠行政命令、決定推行政務的時代,進入了行政法時代。自2004年3月,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出臺后,依法行政更是走上了快車道,《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城鄉規劃法》等各種規范性行政法律文件不斷制定出來,行政執法體系日益完善,為依法行政提供了“有法可依”的條件。
然而,法律知識的教育和普及顯然還與時代的發展存在一定距離,依法辦事的觀念尚未形成。“人情禮儀”的辦事思想根深蒂固,這種思想對人們的日常行為、從事商事活動還存在一定影響力。從本案中行賄人絕大部分的行賄行為還是發生在傳統節日中秋節、春節的時間點看,人們受傳統禮儀影響還十分深刻。在這種節日里行賄至少伴隨著一種傳統禮儀的因素,行賄人和受賄人都受這種因素影響,送錢人尋求一種心理安慰,收錢人也心安理得。
由此,“禮”便成了行賄人行賄的一個心理由頭。于是,在工作中也存在一種心理寄托,行賄之后希望受賄者工作上給予其關照。在這種情況下,禮儀規則便突破了傳統的意義而觸犯了法律。這種求“禮”而不求法的情況在當今社會還是存在的,正是因為有這種社會心理基礎,阻礙了依法行政的開展。
李璟鵬履行的是建設工程規劃審批和施工許可審批行政職能,這兩種職能直接涉及到房地產商的商業行為,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城鄉規劃法》規定,要在城市區內進行房地產開發,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行政審批。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除法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外,行政機關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日,并應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根據該法規定,統一辦理、集中辦理的行政審批最長的時間也就是六十日。《行政許可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申請人的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法律有了明確規定,而且房地產商在取得建設用地時,合同明確規定土地用途是房地產建設,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是規劃管理部門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只要申請材料符合要求,行政機關就應當依法履行審批職責。如果行政機關不履行審批職責,申請人還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李璟鵬案發后,所有送禮給李的開發商都表示:“怕他在辦證時刁難。”這種心理無疑是對法律的無知而產生的不良心理,是整個社會應該慢慢糾正的劣根心理。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