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和



雪崩防護氣囊展開后的樣子

雪崩防護氣囊的充氣把手
戶外運動是一項很好的體育休閑活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又能磨練人在意志。但是這些運動也同樣存在著一定危險性。如果不正確對待或做好防護工作就會產生不良后果,甚至釀成受傷乃至喪失生命的悲劇。
冬季越野滑雪也是一項很好的戶外活動,但常常有人會遇到雪崩的危險,目前有人研制了一種可以避免在雪崩中被雪堆掩埋的防護裝備。
去年冬天,愛麗絲·肖格斯塔來阿拉斯加的女職業滑雪者正在美國華盛頓州的雪山上滑雪旅行。就在她向下滑后不久,數噸重的雪向她沖來,她遭遇了雪崩。她說這次雪崩讓他感覺就像在洗衣機里一樣,迅速向山下落的雪流將她反復拋出又轉動,有時轉得暈頭轉向。
遇到雪崩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僅僅在美國每年就會有約25人死于雪崩,多數是由于在被雪沖下山的過程中撞上巖壁或者石頭上喪命的。其他人則被活生生埋在雪堆下。
那么肖格斯塔如何自救呢?
首先幸運的是,她被大雪卷下山的過程中,沒有遇到任何障礙物巖石或樹木。而且她還身著一個特殊的裝備,她認為該裝備可以自救。這種東西就是可折疊的充氣氣囊。
每當有雪崩襲來時,她有足夠的時間將背包的充氣把手打開,幾秒鐘內就能將兩個氣囊充滿氣體。在她被沖到半英里外的山下時,氣囊可以將她的面部和雙臂位于緊密包裹的雪團之上。
就在那天,和她一起滑雪的另外三個人不幸遇難。這幾個人沒有一個是穿這種氣囊的。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滑野雪愛好者、摩托雪橇愛好者學用了這種能幫助在遇雪崩時自救的氣囊。
雪崩的發生處,一般是多次降雪產生的雪層的結合部位。由于天氣的原因,一些雪層結冰且酥脆,有些被緊緊包裹著、有些又很疏松。那些疏松較軟的雪層在遇到上層的重力和壓力后就會塌陷,這樣就會造成頂層雪的崩塌并下滑。
一般來說暴風雪常會造成雪崩,但是有的時候僅一個人的重量就會造成雪崩。而后雪由于重力加速度越來越快,直至快速向山下沖去。一般在幾秒鐘內,雪崩的下滑速度每小時為160公里,這一速度比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滑雪速度都要快,所以與雪崩比速度是徒勞的。
設在美國蒙塔納州波茲曼的森林雪崩救護中心的主任卡爾·波克蘭說,遇到雪崩就像是身臨波濤洶涌的河流,不過這僅僅是其中一個糟糕的因素。因為人比雪的密度要大,所以總是會被卷入雪下,人一旦遇到雪崩就會死死地埋在雪下并且窒息。用愛麗絲·肖格斯塔的話說,就好像被困到了鋼筋水泥制的陷阱里。
爆發的雪崩經常會在下山的過程中勢能或動能變得越來越大,甚至能夠聚集1萬多噸的雪。如果你被埋在雪堆底部幾乎就不可能出來。如果雪停止滑動,其密度會變得更大。
有一種叫做逆分級(inverse grading)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各種物體混亂地攪在一起時就會發生。大的東西總會位于上面而較小的物體則會在下部,研制出產這種充氣氣囊的美國ABS公司的科研人員卡爾·波克蘭如是說。
卡爾·波克蘭說逆分級的現象,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就能發現。例如一袋炸土豆片,拿起這袋炸土豆片打開一看,大片的往往都在上層,而小塊兒的和碎的都在下層。
雪崩中的逆分級現象就好像是較碎的雪塊兒在下滑時填入了較大雪塊下的縫隙中并聚集在一起。通常雪堆塌陷時,腳下的物體會下降得更低,而較大的物體則會在表面附近卡住。
由于這種雪崩氣囊能將人體的體積加大,增加了遇雪崩人在下滑時保持接近于雪表面的機會。
若是這次雪崩像一袋土豆片,那么你就應當盡量成為這袋土豆片中最大的那一片,這樣你獲救的機會就最大。卡爾·波克蘭說,這種氣囊背包雖然能救人,但是并非每一次都如此。
當然,這種氣囊也不是包醫百病的千金方,也會有特殊的情況出現,還拿土豆片為例,有時打開的土豆片并非所有大片都在上面,也有一些在下面,這和一些遇到雪崩的人的情況也是一樣。
那么,這種氣囊對拯救遇雪崩的人有多安全呢?
卡爾·波克蘭說,最初的研究證實,氣囊能夠將人遇雪崩時的死亡機率降低30%左右,這一比率就相當大了。但是極限滑雪者仍不能掉以輕心,拿生命開玩笑。他們還需觀測天氣預報,攜帶其他救護的工具,如無線電信號反射器、雪鏟等等,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