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那亞港是意大利一座古老、美麗的海濱城市,是意大利的第一大港,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熱那亞灣,南臨漫長的海岸線,向東西方向延伸約25公里,北靠連綿起伏的亞平寧山脈,向內陸伸進約15公里,整個城市依偎在山坡之上。熱那亞歷史悠久,曾是海洋霸主熱那亞共和國的首都,熱那亞還是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和小提琴大師尼科羅·帕格尼尼的家鄉。熱那亞及其所在的利古里亞海岸沿岸為著名旅游勝地。筆者當海員和自費出國旅游曾多次出入這個城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東西很多,熱那亞的游艇就是其中之一。
熱那亞人很會生活,是什么年代有了屬于自己的游艇,而且都是上檔次的游艇,筆者沒有查證過。熱那亞人也很會給自己的游艇做廣告,每年熱那亞要開一次國際性游艇展,2012年熱那亞國際游艇展已經是52屆了,是2012年10月6日-14日召開的。熱那亞游艇展也是歐洲最大的專業豪華游艇展。1962年,第一屆熱那亞游艇展舉行,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型貿易展,總展出面積僅有3萬平方米,而今經過近五十年的蓬勃發展,熱那亞游艇展已經成為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歐洲最大的專業豪華游艇展。至今,意大利熱那亞國際游艇展水區面積已擴增至10萬多平方米,展館面積也隨之擴大,戶外面積僅次于熱那亞海港。熱那亞游艇展于每年10月上旬舉行,仍吸引了32.4萬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參觀者,1650家參展企業出席了此次展會,其中國外展商達594家。總共展出2500艘游艇,其中600艘首次出現在該展會上,97艘超過24米,更有48艘身長超過30米的超級游艇。
業內人士說,意大利游艇的優雅和時尚更是舉世聞名。而且從目前內地已售游艇來看,意大利游艇在銷售總值上的略勝一籌似乎也能說明:歐式(尤其是意大利風格)風格更受內地消費者的歡迎。因而如果鐘情于亞平寧風格的話,直接到意大利國內最大的綜合游艇展——熱那亞游艇展挑選絕對是個最佳的選擇。
2012年熱那亞游艇展展品內容很豐富:豪華游艇,輕型游艇,摩托艇,皮劃艇,帆船,橡皮艇,拖船;各種船舶及水上運動;船舶電子設備,發動機與零部件,船用裝備,船舶周邊產品;造船及船塢工業,驅動設備,船上控制設備,碼頭設備及服務;船舶技術交流,海事旅游文化及推廣交流等。
熱那亞所處自然地理條件、消費水平及人們生活取向的不同,擁有自己的游艇早就是普通人家的生活目標,大多數人家都實現了這一目標。港灣里,整齊有序的游艇靜靜的泊著,每到節假日,乘游艇游玩的、垂釣的,使港灣成了時尚的風景線,給蜿蜒的藍色海岸線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筆者航海時沒少到過這座城市,從海平面向上看,城市建筑群落依山勢向上而建,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真是一座低頭看水、抬頭看山、山水交融的城市。日前,筆者又做了一次西歐內陸旅行,有一條路線是從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到摩納哥、到法國的尼斯,再從尼斯去意大利的米蘭,往返兩次路經熱那亞,真正領略了熱那亞的另一景觀,就是山區隧道和橋梁。這里是山區和丘陵地帶,海拔較高,據說有些地方高達1000米以上。熱那亞也可稱其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了,北部山脈為熱那亞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擋住了來自內陸的氣流,加上漫長的海岸線帶來的影響,所以該地區屬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
在山區盤山高速公路上行駛,除了難得一見長長短短的隧道和橋梁外,就是山上繁茂的松柏等樹木。因為這里越往北,大陸性氣候越明顯,秋冬季節雨量較大,適宜于樹林生長,所以這一地區也是意大利樹木最密集的地區。最讓人開眼界的是,隨著這里海拔高度的不同,所生長的樹林的品種也不同,從下往上依次是灌木叢和松樹、栗樹、榆樹、桉樹、櫟樹、冷杉及叫不上名的樹種。
而山溝斜坡上的另一景觀就是建筑別致的民居,這些民居依山勢而建,順河流而建,有山做屏障,有水做環繞,山上樹木繁茂,山下綠地成片,屋前鮮花盛開,有彎彎曲曲的黑色路面相通,門前停放著小轎車。偶爾見到山民們種植的葡萄、橄欖、桃、杏、等水果和花卉,誰不感嘆這里真是世外桃源。
熱那亞是地中海沿岸僅次于法國馬賽的第二大港。早在中世紀,熱那亞港、威尼斯、比薩三個港口就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港口了。現在港口由老港和新港兩部分組成,新老兩港的水域面積共45平方千米,碼頭長22公里,可供200多艘大型船只停靠。供100多艘貨船同時作業。特別是近年來,集裝箱運輸業發展很快,每年進出口船只達到1.6萬多艘,吞吐量為6000多萬噸,過往旅客約50萬人。
熱那亞歷史悠久,如果說,現代海盜是航海人深惡痛絕的事,但是歐洲人對過去的海盜都是有深深的留戀之情,特別是北歐的幾個國家,都建有海盜博物館。因為海盜在領土擴張的同時,對探險,發現新大陸,促進人間交流往來,在歷史上的確也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且當時一個國家強盛,也的確是以海盜這種形式發展起來的。
在中世紀,熱那亞是一個獨立而強壯的海洋共和國,并與威尼斯、比薩齊名。熱那亞共和國從今日的熱那亞向外伸展,直到今日的利古里亞及皮埃蒙特。她在地中海沿岸有好幾個殖民地,分別位于中東、黑海、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北非。在最強盛的時期,熱那亞完全控制了意大利半島以西的第勒尼安海的所有,包括科西嘉島。但19世紀初期,拿破侖的擴張使熱那亞共和國變成法蘭西帝國的一部分。1815年,根據維也納條約,除科西嘉島以外的熱那亞共和國領土都被割讓與撒丁尼亞王國,并稍后隨著撒丁尼亞統一意大利半島,成為意大利聯邦的一部分。
讓熱那亞人感到自豪的事情很多。世界上第一家銀行誕生在熱那亞,“貸款”購物這種如今普及全球的商業模式也最早出現在熱那亞,可見當年熱那亞的經濟是如何發達。熱那亞還有不少著名的歷史名人和航海家、建筑家、音樂家、詩人,以及許多名勝古跡。
最著名的人物排行榜當數馬志尼和哥倫布了。馬志尼是意大利資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國家的獨立和統一,他英勇奮斗了一生。從青年時代起,他就參加了革命活動。加入過燒炭黨。為了斗爭需要,在他流亡法國期間,于1831年在馬賽創立了青年意大利黨。從法國歸來后,他又積極投入1848年的獨立運動。第二年,被選為羅馬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的愛國精神在意大利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他的革命意志使意大利人受到極大的鼓舞。
航海家哥倫布于1451年出生在熱那亞,年輕時當過水手。1476年他旅居葡萄牙,過了9年,他又移居西班牙。1492年,他開始遠洋探險。1493年、1498年、1502年三次西行,在人類歷史上,他首次橫渡大西洋,為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及世界航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熱那亞人為紀念哥倫布,他那座出生的小屋如今已辟為一個小小的博物館。門前上方的白色大理石上用意大利文刻著:哥倫布誕生于此。
熱那亞也是當年關押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地方。馬可·波羅1271年隨父親和叔叔前往東方,4年后到達中國,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他在中國生活了十幾年,遍游全國,直到1295年才回到威尼斯。馬可·波羅后來在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中被俘,就關押在熱那亞港附近的監獄里。他在獄中講述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被同獄的魯恩梯謙筆錄下來,這就是后來廣為流傳的《馬可·波羅行紀》。
熱那亞的名人還有好多,古跡、宮殿、教堂、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也不少。人們形容熱那亞是一本讀不懂的史書。一座得天獨厚的,依山傍海的濱海城市,一個有著悠久文化底蘊的古城,應該說叫人想讓人戀才對。事實正好相反,只要你在西歐轉一圈,就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熱那亞的社會治安、環境衛生、交通狀況都不盡人意。所有景區景點較之意大利的其他地方都顯得冷清,更不用說與其他國家相比了。那些作古的大師和圣賢也一能感覺到有一種強烈的被遺棄感,只有教堂的鐘聲被定時敲響,這就是這個城市帶給每一個觀光客的感受,以至很多旅游團都僅僅是路過,并不進城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