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詩齊/編譯
當代艾默生
——弗里曼·戴森
馮詩齊/編譯

弗里曼·戴森
● 就知識產權和文學成就而言,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的成就堪比哲學家拉爾夫·W·艾默生(Ralph W.Emerson)。
丹 麥 哲 學 家 索 倫·克 爾 凱 郭 爾(Soren Kierkegaard)認為,就人生而言:生活應當向前,而理解需要回味。因此,一個傳記作者必須在兩個方向上著力,一是講述生活中奮發向前的故事,另一是評估回味個中的甜酸苦辣。
為了追求一種懷舊、回顧性的理解,一個傳記作者要根據主題的需要而過濾生活。在我為科學家兼作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寫的傳記《特立獨行的天才》一書中,我將戴森的生活經歷按照他的職業生涯或曲折軌跡,分列到若干章節之中: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生物學家以及其他等等。
但對我來說,戴森生命中的中心主題是他對“意義”的探求。意義通常不是物理學家操心的東西,他們的目標是收集和整合事實和現象。作為一名科學家,戴森正是這樣做的,用傳統的數學語言和物理定律來闡述他的研究結果。
然而,作為一名隨筆作家,戴森又使用著一種完全不同的語言:使自己的角色既是歷史的,又是哲學的,甚至還是道德的,在科學和人文領域交界處徘徊,就是定義了戴森公共知識分子特殊角色的因素。除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已經贏取了許多重要的物理學獎項。盡管如此,我預計他最終還是會被人們視為散文家——事實上,他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拉爾夫·W·艾默生(Ralph W.Emerson)。
艾默生是誰?就主題的范圍、文筆的風格以及對其他作家產生的影響而言,艾默生是19世紀最重要的美國散文家。他一度是個一神論派(Unitarian)的牧師,后來卻棄離了教堂,以講座或在雜志發表文章的方式繼續布道。他說教的內容不是正規的宗教信仰,而是如何度過更美好的人生:一種“經過檢驗的”人生。他質疑傳統的智慧并尋求理解這個世界的新途徑。
戴森也致力于提升經過檢驗的人生。他注意到,確定性科學非常有價值,但只有一條通往知識之路。他堅持認為,我們是通過多個窗口來觀察宇宙的。換言之,我們在使用科學工具的同時,也在使用藝術和歷史的工具,來探索茫茫宇宙中人所扮演的角色。
艾默生和戴森有很多共同點。他們都以格言形式寫作,都喜歡涉及重大主題。艾默生:“在我所有的講課中,我曾教過一條原則,就是,人的(潛力)無限?!贝魃骸拔业男艞l是生活上無節制的揮霍必然造成人類命運的無界性?!?/p>
也許,艾默生與戴森之間最重要的相似就是他們對超越的渴望,對感覺不明顯的事物——崇高的東西往往使人畏懼或美麗,有時甚至危險——的洞察力。艾默生背離了傳統的基督教信仰,但繼續在像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浪漫派詩人塞繆爾·T·柯勒律治(Samuel T.Coleridge)和約翰·馮·歌德(Johann von Goethe)這類作家中尋求精神能量。
盡管戴森長大后沉迷于數學,以及后來的量子物理學,從青年時期起,他也同樣對精神的東西有興趣。在高中,他既貪婪地閱讀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詩,同時又閱讀有關微分方程的書。于是就造就了這樣的一個戴森:除了在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統計力學、核物理和數學物理領域發表了許多被廣泛引用的論文外,他還發表評論和隨筆——通常發表在《紐約評論》有關超感知覺、信息理論、哲學、神學、氣候變化和太空旅行的書評版面上。他創造了 “theofiction”這個詞來描述處于神學和科幻小說交叉點上的這一獨特的文學流派,并用這個詞來形容奧拉夫·斯塔普雷頓(Olaf Stapledon)的小說,但它也適用于但丁(Dante)和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的偉大詩篇。
戴森的見解經常引起爭議。在《紐約時報》的一篇人物簡介中,他對氣候變化的嚴重性表達了懷疑態度,并為自己贏得了一頂“全球變暖異見者”的頭銜。一個多世紀前,艾默生因脫離一神論派的教堂而遭到哈佛大學的責難——艾默生是一場短暫而具影響力、名為超驗主義運動的領袖,是科學、自然、文學和靈性的有趣混合。而戴森,通過他對這種像“戴森球”和“戴森樹”太空殖民思想的普及,激起了許多科幻小說作家的靈感——一個視頻游戲的角色以他的名字命名,而電影《星際迷航:下一代》中的情節圍繞戴森球的概念展開。
我想,要是戴森生活在19世紀中期的美國,他可能成為像艾默生一樣的思想家。相反,如果艾默生生活在強調科學和技術的20世紀或21世紀,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如戴森、卡爾·薩根(Carl Sagan)、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Wilson)、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einberg)、史蒂芬·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等我們時代優秀的文學科學作家這樣類型的散文家。
[資料來源:Physics Today][責任編輯:則 鳴]
本文作者:菲利浦·舍韋(Phillip Schewe),供職于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聯合量子研究所,著有《特立獨行的天才:弗里曼·戴森的開創性遠征》、《網格:一次穿越我們電氣世界心臟的旅行》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