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何長平

《黃鶴樓送別》一文,屬于“文包詩”的形式,敘述了年輕的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好友孟浩然之后,觸景生情,吟成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故事,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讀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眼前不由得展現出這樣一幅畫面:
櫻花三月,黃鶴樓頭。浩淼的長江上,一葉孤舟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天際;送別者仍然佇立岸邊,良久,良久……
這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送別詩。作者沒有落套于臨別的相互囑托,也沒有拘泥于離愁別恨,而是通過對送別場面中富有特征性景物的描寫,來寄托一腔惜別之情。
“櫻花三月”,本來是春光怡人,但作者因摯友離別而滿懷惆悵,因此選取空曠江面上“孤帆遠影”這一具有寂寥、蕭瑟異象的景物,與兩岸的無限春光映襯,構成一幅衰颯、凄靜的江邊送別圖,借以表達摯友別后的孤單、寥落的心情。細加品味,一縷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便會由遠及近、由淡而濃地罩在讀者的心頭。
這樣,全詩雖沒有一句描寫心境的話語,但作者的情感已寓于特定的景中。景,因情而具有藝術生命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情在景中情更濃。這種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是值得同學們在閱讀中學習、體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