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碧燕
寧鄉縣中醫院,湖南長沙 410600
產科休克是指與妊娠及分娩因素直接有關的休克,其發病急癥狀兇險,對母嬰健康危害極重,如果搶救不及時患者在短時間內很容易發生大出血而導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早期診斷能夠明確產生休克的一些主要原因,而及時的搶救和治療、病因和止血是治療的關鍵[1],所以對休克的早期診斷和提高搶救水平對于降低產婦的死亡率有重要意義。為此本文對該院產科休克產婦的早期診斷及搶救處理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該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產科休克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1.7±2.6)歲;孕周36~41周。將給予經過早期診斷的50例作為觀察組,將未給予早期診斷的5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產科休克的診斷貴在早期診斷,休克的早期診斷有賴于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休克早期患者往往體征表現正常,但情緒呈亢奮型,自覺口渴,皮膚黏膜開始蒼白,舒張壓開始增高,脈壓差縮小,循環血量減少。實驗室測定孕婦血紅蛋白及血細胞比容,若各項指標值較低則有可能是出血性休克,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異常升高可能是感染性休克。
產科休克一旦被確診,應積極采取搶救處理,首先以最快的速度建立2條經脈通道,分別用來輸入藥液和營養液。然后立即糾正缺氧狀態,通過鼻導管或鼻塞給氧、面罩供氧和氣管內給氧等方式輸入氧氣;對于失血性休克立即進行成分輸血,補充血容量,改善血循環,采取以上措施后要積極查找休克發生的原因,根據原因積極施行手術,及早阻斷繼續出血。對于感染類休克要積極阻斷感染源,并根據患者的感染情況給予抗感染藥物治療,達到止血的目的;對于由羊水栓塞引起的過敏性休克要將患者體位擺放為左側頭低臥位,并積極給予抗過敏、解除肺動脈高壓等治療,具備條件者可置入高壓氧艙。組織細胞缺氧后容易導致大量乳酸產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而需采取藥物治療降低乳酸值。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數據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100例患者,觀察組50例患者通過及早期診斷和搶救后均成功,無1例子宮切除、圍產兒死亡及孕婦死亡出現;對照組50例1例患者采取子宮切除后治愈,1例圍產兒死亡病例,1例因早期發生內出血未能及時發現,在搶救時因出血量過多而死亡,經統計,患者休克救治率于是否給予早期診斷有很直接的關系。
產科休克是由于產婦有效血容量減少,組織灌注功能下降導致的一種疾病,其發生大多數與胎盤和子宮有關[2],對產婦自身和嬰兒的生命健康都有很大影響,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導致患者死亡。
傳統方法診斷產科休克主要根據血壓的降低程度,而出現此體征變化時往往已至休克中期甚至晚期[3],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故對產婦休克的早期診斷極為重要。
①臨床表現。休克早期產婦在情緒上會呈亢奮型,表現為焦慮、煩躁不安、易激動等,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血壓下降、脈細快;而休克晚期則轉為情緒抑制,甚至昏迷、皮膚發紺、四肢冰冷,血壓持續下降、脈搏減慢、尿少或無尿等。
②生命體征。檢測脈搏或心率是判定休克最簡單的方法,休克早期血壓尚未變化時脈搏及心率已經明顯加快,脈搏在休克早期血壓下降前往往細數,休克晚期則細而緩;血壓是監測休克的重要指標,當收縮壓<90mmHg或原基礎上降低20~30mmHg、舒張壓<40mmHg、脈壓差<20mm時應診斷休克,休克晚期則血壓降低更明顯[4];通過監測呼吸來判定產婦休克往往被臨床醫師忽略,休克早期呼吸加快,酸中毒時,呼吸深而快,待酸中毒加深時,呼吸深而慢,所以呼吸也是判定休克的重要指標。
③實驗室監測。主要的實驗室檢測手段有血常規、動脈血氣分析、電解質及凝血功能等,比較有價值的指標有血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及血細胞比容。而血氣分析方面:休克時pH、P02下降,PCO2上升。

表1 兩組治療結果比較 [n(%)]
各種不同類型的產科休克臨床表現相似,治療目的均為恢復組織灌注和對組織提供足夠的氧,但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故臨床要及時準確判斷出血原因、針對不同原因分別處理。
①補充血容量。補充血容量治療是治療產后休克的最基本手段[5],而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救治方法是給予成分輸血,當纖維蛋白原<100mg/L,血小板<30×109/L時可考慮凝血因子補充。
②病因治療。對失血性休克止血是關鍵,對于失血性休克立即進行成分輸血,在補充血容量同時如仍有出血,根據原因積極施行手術;對于感染類休克要積極阻斷感染源,并根據患者的感染情況給予抗感染藥物治療;對于由羊水栓塞引起的過敏性休克要將患者體位擺放為左側頭低臥位,并積極給予抗過敏、解除肺動脈高壓等。
③產婦休克會導致組織灌注不良、細胞缺氧,由此導致機體內乳酸的大量堆積,若乳酸值升高達8.8mmol/L以上,患者就很少能存活,因此要積極給予改善微循環的灌注狀態,降低乳酸值,對酸中毒治療最根本的方法還在于保全腎功能,糾酸藥物的使用只能起到治表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50例患者通過及早期診斷和搶救后均成功,治療成功率100%;對照組50例1例子宮切除,1例圍產兒死亡,1例產婦死亡,治療成功率94.0%提示提高醫護人員要及早發現休克征象,早期診斷,提高搶救水平,這對提高救治率,減低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有重要意義。
[1]王妙英,馮海芹,景麗,等.多中心預防措施在預防產科出血性休克中的臨床意義[J].河北醫藥,2009,31(20).
[2]肖靜.產科休克77例早期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8,17(10):59-60.
[3]張靜,黃雪琴.60例產后失血性休克的搶救與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20):254.
[4]魏久榮,常建軍.產科休克的分類、監測與診斷 [J].首都醫藥,2007,13(24):369.
[5]王慰敏,茍文麗.產科休克的分類診斷及監測[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1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