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寬
【摘要】通過漏泄波導傳輸CBTC車地信息可以提高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基于漏泄波導理論,利用磁偶極子法研究了漏泄波導的傳輸特性,并將仿真結果與實測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同時,論文給出了積雪覆蓋條件下,波導傳輸性能的測試數據,由此針對積雪覆蓋的不同情況對傳輸信號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引言
當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已經步入高速發展的時期,而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基于通信的列車控制(CBTC)已成為地鐵列車控制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車地實時通信作為CBTC的基礎,是通過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來實現的。通過無線傳輸WLAN信號的途徑有以下幾種:天線自由波、漏泄波導、漏泄電纜。其中漏泄電纜尚未在CBTC中應用。
相較于天線傳播,漏泄波導有傳輸性能平穩和抗干擾能力強的優點,因此,它逐漸應用到CBTC中。隨著漏泄波導在CBTC中的廣泛應用,對其傳播特性的研究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在矩形波導理論的基礎上,對2.4GHz漏泄波導的傳輸性能進行研究。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仿真與實測相結合:分別進行仿真和實際測試,對仿真結果和實測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得到漏泄波導的接收高度范圍。其中,仿真采用專業仿真軟件Ansoft HFSS,而實際測試的地點是某條運營線路兩站間的一段隧道。
二、漏泄波導介紹
漏泄波導即是對矩形波導進行處理,使其表面縫隙化。
圖1中,長度為a的稱為寬邊,長度為b的稱為窄邊,且a逸b,標準矩形波導的尺寸滿足a=2b。
規則波導的常用參數有:截止波長姿c(截止頻率fc)和波導波長姿g。而CBTC中使用的是工作在2.4GHz的漏泄波導,其波長為姿=125mm約姿c。
矩形波導表面的縫隙之間的間隔為L。由于波導表面的縫隙都較小,且它們之間的間隔比它們的尺寸要大幾倍,因此每個縫隙的輻射都較小,且相互之間基本沒有影響。所以,連續縫隙的輻射可等價為用相同電源供電的連
圖2中,AP為發送端,WGB(Workgroup Bridge)為接收端。在不考慮RF放大器的情況下,即發送信號未經過射頻放大,按照圖3對CBTC車地通信進行鏈路運算。
依照表2的參數,可得漏泄波導始端接收信號強度為(同軸電纜按照5m計算):
-49.53dBm=14.77-6.3-0.2×5-0.2-65+11.5-0.3-3
距離漏泄波導始端600m處的接收信號強度為:
②實測結果
我們進行了不同接收天線高度下接收信號強度的測試,其中接收天線分別位于波導上方320mm、400mm和500mm位置處,采用定點測試,每4m測試一次,共300m。其接收信號強度如圖5所示。從不同高度的實測結果比較圖可看出,實測結果分析與仿真結果分析得到的結論相同:接收天線高度越高,接收信號強度越小,且接收天線高度不應超過500mm。而考慮到實驗環境等實際情況,進一步實測時將接收天線放置于波導上方320mm處。
五、結論
CBTC中可以使用漏泄波導作為車地通信的傳播媒介,本文從2.4GHz漏泄波導的基本原理出發,將漏泄波導的一系列縫隙等價為一系列偶極子,并利用該思想在仿真軟件的輔助下對漏泄波導的傳播特性進行仿真,得到不同接收高度下,及積雪覆蓋漏泄波導時的仿真接收信號強度。同時,與現場實際測試實測結果分析對比,得到漏泄波導的傳輸特性如下:接收天線高度越高,接收信號強度越小。通過仿真與實測,可得接收天線高度不應超過500mm,本文實測時采用接收天線高于距漏泄波導320mm。
參考文獻
[1] M. Heddebaut,“Leaky Waveguide for Train-to-Wayside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IEEE Trans. Veh. Technol., vol. 58, pp. 1068-1076, 2009.
[2] L. Zhu, H. W. Wang and B. Ning.“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rectangular leaky waveguide in CBTC,”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 pp. 951-954, 2009.
[3] L. K. Kong,“Research on performance of signal transfer in leaky waveguide of CBTC[D],”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10.
[4] Y. J. Xie and Y. Liu.“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Project of HFSS,”Science Press, 2009.
[5] T. Kawakami, T. Maruhama, T. Takeya and S. Kohno,“Waveguid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entralized railway traffic control,”IRE Trans. Veh. Comm., vol. 13, pp. 1-18,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