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作為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的“中國實驗快中子反應堆工程”通過了專家組驗收。自此,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之一。中國實驗快堆熱設計功率65兆瓦,電功率20兆瓦,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功率,具備發電功能的實驗快堆。
快堆,即快中子反應堆,是世界上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的主力堆型,代表了第四代核能系統的發展方向。目前,全世界400多座核電站采用的還主要是熱堆(即熱中子反應堆)。熱堆在技術上比較成熟,但是不足之處也很突出,它的核原料利用率只有3%左右,其余產生的都是核廢料。而快堆可以將核原料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同時降低核廢料的產生,減輕放射性危害,從而實現世界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
為什么快堆要比熱堆的核原料利用率高得多呢?在天然鈾中,僅有0.714%的鈾同位素——鈾235能夠在熱中子的作用下發生裂變反應,而占天然鈾絕大部分的鈾同位素——鈾238卻不能在熱中子的作用下發生裂變反應。不過,鈾238在吸收中子后,經過幾次核衰變,可以轉換成另一種可裂變的核材料钚239。而快中子對鈾238的轉換效率遠遠大于熱中子,從而導致快堆的發電效率要比熱堆大得多。所謂快中子,是相對熱堆中的“慢中子”而言的。在熱堆中,中子的速度要通過慢化劑慢化之后才能起作用,而快堆因不需要慢化劑而令其中的中子速度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