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 (山東淄博 255000) 唐元生
近幾年公司為了項目施工降本增效,大力倡導和推廣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接工藝,對此我們結合項目焊接施工需求,決定采用實芯焊絲熔化極MAG焊進行A335-P11(以下簡稱P11)材料的焊接工藝評定,以滿足現場的焊接施工需求。
耐熱鋼P11近似于國內材料珠光體耐熱鋼15CrMo,我公司采用的鎢極氬弧焊打底+焊條電弧焊填充、蓋面焊接工藝非常成熟,但采用實芯焊絲熔化極MAG焊接P11等耐熱鋼在公司范圍內應用較少,經驗不足。
測試焊接過程中,在P11管材實芯焊絲熔化極MAG焊接工藝評定試驗時,彎曲、拉伸試樣出現了裂紋。對此,我們對P11材質、焊接材料、焊接工藝等進行了分析和反復試驗,找到了出現試驗裂紋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了焊接工藝評定合格,并給現場焊接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避免類似質量問題的重復出現。
(1)裂紋形狀 裂紋出現在工藝評定焊接接頭彎曲試樣、拉伸試樣的焊縫內部和熔合線附近(見圖1),熱影響區沒有出現彎曲裂紋。大部分呈縱向撕裂,造成焊接工藝評定不合格。經用檢測尺測量,有四處裂紋長度大于5mm,深度達到5mm,放大鏡觀察裂紋內部,沒有金屬晶間撕裂痕跡,但有污物和未熔合跡象。我們調出試件RT拍片,看出焊縫內部有明顯的條狀不規則缺陷,疑似夾渣、未熔合。

圖1 P11材料實芯焊絲熔化極MAG焊接工藝評定試件
(2)原因分析 P11材料管道在高溫下具有較高的熱強性(σb≥440MPa)和抗氧化性,并具有一定的抗氫腐蝕能力。由于鋼中有一定含量的Cr、C和其他合金元素,所以鋼材的淬硬傾向較明顯。根據經驗:當Ceq>0.4%時,焊接接頭淬硬傾向大,可能出現冷裂紋,而P11鋼的Ceq值約為0.545%,故淬硬傾向大,焊接性較差。
熔化極MAG焊絲采用國內江蘇某公司生產的耐熱鋼實芯焊絲牌號MIG—1CM,焊絲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如表1所示。從表1中看出,管材、焊材的成分基本相同,力學性能近似,只要嚴格按照焊接工藝規程施焊,應該不是產生裂紋主要原因。

表1 P11管材、焊絲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摘自SHT3520)
通過焊接工藝評定焊接時的監控,焊工嚴格遵守指定的焊前預熱、層間溫度、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等施焊工藝規程,焊后熱處理是在正規檢測公司進行爐內整體675℃×2h熱處理,也不是裂紋產生主要原因。
后經認真觀察和分析,國內某公司生產的耐熱鋼牌號MIG—1CM焊絲,按照其說明書,熔化極MAG焊接時保護氣體配比為(95%~98%)Ar+5%CO2。由于MIG—1CM實芯焊絲有一定含量的Cr等元素,本身熔池的熔深較淺,所以焊接時采用95%以上氬氣作為保護氣,易造成熔池表面張力增大,導致熔深更淺;同時電弧飛濺較大,容易聚集在熔池前方,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夾渣、未熔合缺陷。
(3)裂紋缺陷的鑒定 最終得出初步結論:造成試件拉伸、彎曲試樣裂紋的原因是焊接保護氣配比不合理(主要為氬氣占保護氣體比例95%以上),造成熔池表面張力較大,導致熔深較淺,同時造成的飛濺堆積在熔池前方,焊工焊接時稍不注意,造成焊縫內出現夾渣、未熔合缺陷,最終在拉伸、彎曲試驗時出現超標裂紋。
通過缺陷分析,我們首先對MIG—1CM實芯焊絲進行了優化選擇。焊材選用時對比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和母材相匹配,同時結合出現焊接工藝評定試件開裂的原因,在采購焊絲時,校對了焊絲說明書保護氣體氬氣、CO2氣的配比。
從熔化極的氣體保護原理分析,氬氣作為碳鋼、低合金鋼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時,會造成熔池表面張力大、熔深淺等,氬氣中加入一定的O2或CO2可提高電弧的穩定性,降低熔池的表面張力,使熔池液態金屬流動性會得到改善,增強熔池表面的潤濕性,減少咬邊缺陷。但如果保護氣中的CO2過多,焊接過程中CO2氣體高溫下分解CO+O,燒損材料里面的合金成分,也會造成飛濺較大。由于制作工藝的原因,國內的耐熱鋼實芯焊絲基本都采用氣體比例為95% Ar+(2%~5%) CO2。
近幾年,國內焊接材料制作工藝逐漸成熟,有效地克服了焊接過程中CO2氣體高溫下分解對焊縫化學成分的影響。經過調研,國內錦州某公司生產的φ1.2mmMIG—1CM 耐熱鋼焊絲,其推薦保護氣比例為80%Ar+20%CO2。其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如表2所示。由于保護氣體中CO2氣體比例增加到20%,可有效改善熔池表面張力大造成的熔深較淺的弊端,避免了因熔深淺而造成的未熔合和夾渣,所以可作為焊接工藝評定適用焊材。

表2 國內錦州某公司產焊絲MIG—1CM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摘自焊材說明書)
(1)焊前準備 焊接管道規格為φ325mm×31mm,焊縫選擇管道5G位置,工藝為TIG打底焊,MAG焊填充蓋面。焊接采用標準60°坡口形式,將工件坡口及內外壁兩側各50mm范圍的鐵銹、水、油污等清理干凈。為保證管口內部成形美觀,管口組對采用“搭橋”方式點固,即采用四塊鐵塊對管口均勻分布固定點焊,這樣點固可以減少焊接接頭,降低焊縫間隙收縮量,并保證焊縫內部質量。點固時注意焊縫間隙,保持在3~4mm,如果間隙太小,容易出現未熔合、未焊透和夾渣等缺陷;間隙太大,則容易燒穿,出現焊肉下墜和氣孔缺陷。正式打底焊接時,橋接點固點采用砂輪機磨掉,點固示意如圖2所示。

圖2 焊縫采用鐵塊搭橋組對
(2)焊接過程 焊接前對焊工進行認真交底,分析焊接缺陷產生的原因及避免措施,并要求焊工嚴格按照工藝卡進行操作。按照工藝要求焊縫預熱溫度150℃,焊接時層溫≥150℃,為防止中斷焊接而引起試件的降溫,施焊時不能停頓,由兩名焊工交替操作。第一層采用手工鎢極氬弧焊打底,為避免仰焊處焊縫背面產生凹陷,送絲時采用內填絲法,即焊絲通過對口間隙從管內送入。
熔化極MAG焊接時,焊槍角度保持垂直熔池90°,要根據管子軸線位置隨時調整,確保氣體對熔池有效保護,避免焊縫產生氣孔、夾渣等缺陷。干伸長度保持在10~15mm,不宜太長,否則會由于氣體保護不良出現氣孔。接頭必須打磨處理,焊接接頭時宜在修磨斜坡前方打火,等電弧穩定后,拉到坡口處正式焊接。
整個坡口全部焊完后,立即用硅酸纖維氈將坡口包裹起來,以降低冷卻速度,防止產生馬氏體組織。熱處理的工藝為:升溫速度為200℃/h,升到(675±10)℃保溫120min,降溫速度100℃/h,降到300℃后空冷。其焊接參數如表3所示。

表3 參考焊接參數
試件完成焊接后,按JB4730《壓力容器無損檢測》標準進行RT拍片、100%的超聲波探傷檢測,焊縫為合格Ⅰ級。沒有再出現未熔合、夾渣等缺陷,從基礎上排除了因焊接缺陷導致的力學性能不合格。
按NBT47014《承壓設備焊接工藝評定》標準進行焊接工藝評定試驗。彎曲、拉伸試驗全部合格,沒有再次出現超標裂紋等。硬度指標為焊縫179HBW、熱影響區161HBW、母材152HBW, 拉伸試樣全部斷在母材,說明焊縫的抗拉強度高于母材;彎曲試驗全部合格,說明焊縫的塑性較好,焊接工藝評定試驗合格。
由于P11材料管道為含有Cr、Mo元素的耐熱鋼,焊接時要考慮高溫熔池對合金元素的燒損,所以一般選擇富氬MAG氣體保護焊接。P11材料管道采用實芯焊絲熔化極MAG焊接在公司應用較少,通過本次焊接工藝評定暴露出的焊縫未熔合、未焊透缺陷,經過原因分析,找到了缺陷產生原因,提出了避免此類缺陷產生的措施,為此項焊接技術今后在公司的推廣應用打好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