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麗萍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立即行動起來,出臺了22項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惠民舉措,受到了群眾的歡迎與贊譽。9月18日,就省人社廳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相關情況,本刊記者專訪了省人社廳廳長李樹民。
記者:李廳長,您好!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遼寧省設定的有效載體是“機關轉作風、為民四服務”,那么,貴廳是如何豐富和深化這一載體的?
李樹民:對照省委“機關轉作風、為民四服務”方案,我們結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實際,從人民群眾實際需求出發,著眼于當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圍繞就業、社會保障、人才隊伍建設、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工資和人事制度改革、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等領域,確定了四項服務目標,制定了具有本部門特點的“為民四服務”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提出了22項惠民服務的具體措施。在立足崗位服務方面,我們要求負責綜合協調、審批、審核、經辦的崗位全面落實服務承諾制等6項制度,就業、社保、人事、人才、公務員、勞動關系等管理服務窗口全面推行服務行為規范。在上門服務方面,我們要求在就業服務、人才服務、養老退休審批、工傷殘認定、職稱評審、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海外研發團隊引進、外國專家管理、軍轉干部安置等工作領域推行直通車。在優化公共服務方面,我們要求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辦事大廳建設,對外統一提供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在陽光服務方面,我們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原則,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范疇,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和權力運行的全過程向社會及時公開。
記者:圍繞人社工作特色,人社廳開展了哪些具體活動?
李樹民:在教育實踐活動當中,我們緊扣主題,圍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實際,開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開展了機關建設大討論活動。教育實踐活動期間,廳黨組多次召開會議,提出“一手抓機關建設,一手抓業務工作,通過機關建設推動業務工作上水平”的指導思想,提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和強化基礎工作5項具體措施,力爭在轉變作風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開展了理論大講堂活動。
為了切實提高學習效果,我們發揮廳領導帶頭作用,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全廳不同范圍內,分別以“學習黨章,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作表率”等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理論輔導。
三是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活動。為了發揮典型引路作用,我們組織全廳黨員、干部觀看了兩部專題片,向黨員干部推薦《做最好的共產黨員》等讀物,使廣大黨員深受教育、啟發。我們邀請大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金英煥同志作個人事跡報告,廣大黨員對照先進典型找差距,進一步提升了服務意識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行動自覺。
四是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下基層、轉作風”主題實踐活動。我們要求所有廳領導和各部門領導干部,要面向服務對象,聽取基層意見和建議,了解基層單位和群眾的真實情況和想法。截至目前,共組織召開本單位職工和離退休老干部、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高校、企業、人社戰線、街道(鄉鎮)、社區(村)、服務對象等1029人參加的55個征求意見座談會,累計征求意見建議1630條,初步梳理匯總為214條。根據征求到的意見建議,對照“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初步查找了班子集體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五是開展“一對一”對口幫扶活動。堅持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繼續開展好“四進三送服務民生基層行”活動。特別是撫順“8·16”洪災發生后,我們第一時間與撫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取得聯系,了解災情以及災區實際困難,組織全廳干部職工積極為災區捐款11萬余元,第一時間將精心選購的1萬斤優質大米、1萬斤掛面和200套被褥等捐贈物資運達災區,并組織召開村干部和市人社局駐村干部現場會,具體研究對口支援和災后重建事項,并圍繞與災區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就業、培訓、社保、人才等方面制定了15項長效援助措施,切實將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轉化為援助災區重建的正能量。
六是舉辦了以“關愛農民工,幸福在遼寧”為主題的全省農民工服務月活動?;顒痈淖兞艘酝诰蜆I市場服務大廳舉辦招聘會的單一方式,直接將招聘現場搬到鄉下,把活動地點設在大集上,利用老百姓趕集的機會,直接把崗位信息、技能培訓、維權宣傳單等送到準備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者手中,為他們提供更加便捷的就業服務。
記者:在人社廳開展的這些活動中,目前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樹民:我廳的教育實踐活動是扎扎實實的,無論是在機關轉作風方面,還是在群眾得實惠方面,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從機關轉作風方面看,首先,最大的成效是我們對照“四風”查找了問題,我們對征求到的意見建議,班子成員作了進一步查擺分析,最終總結歸納出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深入剖析原因,形成了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我想這是目前最大的收獲。第二,我們進一步完善了機關工作制度,近期相繼出臺了轉作風實施細則、機關工作規則、會議管理制度、接待工作制度、車輛管理制度以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辦法、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行為規范等十幾項規章制度,對改進作風、促進工作、提高效率起到了積極作用。第三,制定了調查研究工作方案,我們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確定了53個調研課題,制訂了調研計劃,決定由廳黨組成員帶頭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直接傾聽群眾呼聲、掌握社情民意、了解基層真實情況,通過調查研究,著力解決當前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制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記者:在活動中,群眾得到了哪些實惠?
李樹民:首先,我們建成了廳政務公開辦事大廳,將廳機關8個處室的20項行政審批服務項目和23項階段性工作移到大廳辦理,對外統一提供文明優質高效的“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方便了群眾辦事,社會反響很好。第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在省政府取消和下放的第一批行政職權中,涉及我廳的就達到10項,其中取消8項、下放2項,近期我們還擬下放13項,受到了基層單位和群眾的歡迎。第三,針對基層單位提出的工資審核排隊問題,我們率先在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審核方面提供了上門服務、預約服務等多種個性化服務,對于職工人數較多的單位我們上門審核,僅8月份就上門為5.5萬人核準了工資和退休費。第四,在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啟動并大力推動企業養老保險擴面征繳百日行動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項行動,確保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確保了每一名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這些工作都是人民群眾、服務對象和基層單位最關心的現實問題。
此外,我們還在以下十個方面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一是為有就業需求的零就業家庭成員20日內提供就業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二是開發公益性崗位,對家庭困難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行兜底安置;登記失業的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年底前就業率達到100%。三是為每名有創業愿望的勞動者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創業指導,推薦3個創業項目;為有資金需求的創業者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四是為有就業愿望和培訓需求的城鄉勞動者提供就業培訓補貼,為有培訓需求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見習、專業轉換及技能提升培訓。五是及時為達到退休年齡的企業參保職工辦理退休審批手續,確保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六是及時為異地就業參保人員辦理社會保險手續,實現參保人員社會保險關系順暢轉移接續。七是簡化事業單位招聘博士研究生以上高層次人才辦理程序,開辟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八是開通職稱評審“直通車”,對人才密集的大型企業、重點產業園區以及高新技術企業開展上門服務。九是進一步轉變職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在已經取消和下放10項職權的基礎上,再下放行政職權。十是深化“12333”熱線服務,及時為公眾提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策咨詢、辦事指南、信息查詢、投訴舉報受理等服務。
今后我們還將深入推進教育實踐活動,使活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