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涉雨
8 月16日,一場特大洪災襲擊了遼寧省撫順市。8月24日一大早,由省人社廳廳長李樹民帶領的愛心車隊,承載著全廳黨員干部職工對災區人民的濃濃情誼,奔赴撫順市清原縣紅透山鎮下大堡村,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撫順市的洪災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關注,也牽動著省人社廳黨員干部職工的心。李樹民在災害發生后的第一時間與撫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通話,詢問洪災情況以及災區實際困難,表達對遇難群眾的深切悼念和對受災百姓的親切慰問,并表示省人社廳將舉全廳之力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8月21日,省人社廳召開專門會議,研究災區救援和幫助災后重建工作,并提出為對口救助的下大堡村受災群眾解決當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為支持災區群眾抗洪救災、重建家園,廳機關黨委、工會、團委聯合向全廳干部職工發出倡議,希望全廳黨員干部職工踴躍為下大堡村受災群眾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援災區群眾。一時間,一股愛的洪流在全廳涌動,僅2天時間,全廳黨員干部職工就捐款8萬余元。不僅如此,省人社廳還將1萬斤優質大米、1萬斤掛面和200套被褥,連夜運往災區。
8月23日,李樹民召開緊急會議,專題研究在撫順救災和災后重建中如何結合省人社廳職能,為災區提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個性化的政策支持。初步梳理出在社保、就業、培訓等方面的18項對口幫助措施:全力確保災區各項社會保險待遇補助金按時足額發放;本著“特事特辦”原則,認真核發因災死亡參保人員喪葬待遇;簡化參保人員就醫手續,全力確保受災群眾及時放心就醫;簡化工傷認定程序,全力確保在搶險救災活動中受到傷害的職工工傷認定和待遇補償;及時為有就業需求的災區城鄉勞動者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援助;大力開發與搶險救災相關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受災困難對象,并使之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切實發揮“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畢業生在抗洪搶險及災后恢復重建中的作用,增加受災地區計劃招募人員數量;援助受災技工院校在校生繼續完成學業,組織有條件的技工院校與災區開展對口合作,開展訂單式培訓;加大災區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力度;對受災地區有意愿到大中城市從事家政服務業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免費培訓(省市政府補貼目錄內專業),培訓合格后優先推薦上崗;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重建工作;根據受災地區實際需要,適時選派省內外專家到災區開展農業生產、林下經濟等方面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等服務活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聘請規劃設計、災害防治等方面的外國專家,對災區災后重建提供咨詢指導,并在引進國外專家項目和經費資助方面給予傾斜;深入災區企業調查了解勞動用工情況,加大對災區勞動者侵權案件查處力度,有效維護災區勞動者合法權益;指導受災地區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發現先進典型,在搶險救災工作結束后,建議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對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記功獎勵等。
8月24日是星期六,也是撫順洪災悼念日。李樹民親自帶隊,將賑災物資送到災區。在撫順市災害救援指揮中心,李樹民向撫順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詳細詢問了災情,分析了人社系統對口支援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研究落實救災任務。在下大堡村,李樹民和村民一道搬運救災物資。召開由村干部和市人社局駐村干部參加的現場會,具體研究對口支援事項,提出抗災工作要求。在災情最為嚴重的下大堡村上大堡屯,李樹民走山路,踏深溝,不時地停下腳步,關切地詢問鄉親們的生活狀況,鼓勵他們齊心協力,堅定信心,戰勝困難,重建美好家園。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含淚拉著李樹民的手說:“我活了這么大歲數,頭回遇到這么大的水,你們來了,我們心里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