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風
日本軍國主義被趕出東北后,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人民清剿日偽殘余勢力,進行土地改革,并在建立各縣市民主政權的基礎上,先后成立了各省民主政府,最終召開了東北各省代表聯席會議,成立了東北一級的民主政權——東北行政委員會。從此實現了東北人民當家做主,奠定了東北解放的政權基礎,掀開了建設新東北的嶄新一頁。
東北解放區在普遍建立縣、市民主政權的基礎上,先后成立了熱河省、遼寧省、遼北省、安東省、嫩江省、合江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綏寧省、松江省等10個省級民主政府和沈陽、長春兩個特別市民主政府。
1945年10月,部分地區的人民代表匯聚沈陽,醞釀召開民主大會,準備成立東北一級的民主政權。可11月份以后,東北形勢劇變,國民黨向東北解放區大舉進犯,尚未開幕的大會不得不宣布臨時休會,人民期待的東北最高民主政權未能在沈陽成立。
盡管如此,大會還是選出了林楓、呂正操、張學思、栗又文、白希清、扎木蘇等七人組成的主席團,選舉林楓為主席團主席。大會要求主席團繼續負責與各省代表保持聯系,籌備大會各項事宜,待時機成熟后,再行復會。
在國民黨將近一年的瘋狂進攻中,東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堅決的自衛戰爭,被國民黨反動派破壞了的民主政權又相繼恢復與建立,召開成立大會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1946年8月6日,東北各省代表齊聚哈爾濱第一中學禮堂,召開了開創東北未來的大會——東北各省市(特別市)代表聯席會議。
出席大會的代表應為186人,實到178人。參加聯席會議的代表中,有提前10個月到達的,也有大會閉幕3天后才到達的。提前10個月到達的代表,是參加沈陽會議的一些人。因為沈陽會議未能開成,他們輾轉來到哈爾濱繼續等候。當然,這些代表在這10個月中,并沒有一味地等待,而是為籌委會做了很多工作,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為大會的順利召開做出了貢獻。
興安省代表達瓦敖斯耳、綽克巴圖爾、賈石、特克喜博彥、長林等一行六人,因接到籌委會的通知較晚,在大會閉幕3天后才趕到哈爾濱。當然,他們也履行了代表的權利與義務。他們對《東北各省市(特別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綱領》與《東北各省市(特別市) 行政聯合辦事處組織大綱》提出補充意見,如尊重蒙、回等少數民族的文字,吸收蒙古族代表參加民族委員會等。這些意見,均受到重視與采納,補充到正式文件之中。
大會于1946年8月7日上午隆重召開。開幕典禮由馮仲云主持。在他宣布大會開幕后,德高望重的高崇民首先致開幕詞。繼而由抗日聯軍代表周保中、中共中央東北局暨東北民主聯軍代表彭真先后致詞,祝賀大會勝利召開。
之后,東北民主政治協會負責人陳先舟,中蘇友好協會會長謝雨琴,工人代表張克勤,農民代表喬傅義,婦女代表韓幽桐,蒙古族代表鄭金銘,回族代表丁克全,部隊代表楊國夫相繼發言。他們的發言無不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激與對東北美好未來的期望。
特別是東北的工農代表和少數民族代表,第一次出現在東北最高政權性質的會議上,充分表現出翻身以后的喜悅。他們用極生動的言詞,申訴著過去的苦難,暢談著今天的幸福。他們發出誓言,要堅決保衛民主的勝利果實,要同國民黨進行堅決斗爭。
齊齊哈爾臨時參議會副議長查安蓀老先生,時年62歲,與黃興、宋教仁是同學,參加過同盟會和反抗袁世凱竊國運動。“八一五”光復后,他被選為齊齊哈爾臨時參議會副議長。他在會上發言說:“以歷史作證,真理正義必將勝利,袁世凱竊國沒有成功,今天的篡奪者也一定不能成功!”“我年老了,不能上戰場,但我能喊,我會喊,我要把人民喚醒,知道誰好誰壞。把日本打跑了還不能算是勝利,因為今天美蔣合作正要奴役東北人民。所以,我們還要扛起救亡大旗,繼續東北的救亡斗爭……”
由于大家發言踴躍,興致高昂,開幕式進行了整整一天,在日落時分才宣告結束。
8月9日,大會由于天放主持。林楓、高崇民分別對《東北各省市(特別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綱領》進行說明與解釋。之后,各代表團分別舉行小組會,研究討論施政綱領及各項議案。
關于施政綱領的討論,歷時整整一天。代表們字斟句酌,逐條、逐句、逐字地反復辯論,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土地、宗教、民族等問題上,這些都是當時東北最現實的問題,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當討論土地問題時,地主代表和農民代表紛紛發言,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后,大會綜合各方面的意見,按照“耕者有其田”的原則,達成共識。而地主階層代表提出的照顧他們生活的建議,也得到大會的認可。
當討論綱領第五條時,代表們懷著感激的心情紛紛發言,贊成將條文中“保證給養”改為“保證供給”。有一個代表動情地說:“我們民主聯軍的戰士們,在山海關戰役后,一個排有26名戰士是赤腳的,只有鞋子,沒有襪子,一下雪就結了冰,許多人的腳都凍傷了……”其他人也極力號召用一切力量支援軍隊。在表決時,沒有一位代表反對將“保證給養”改為“保證供給”。
經過反復醞釀和一整天的爭論,代表們終于達成一致,通過了建設民主新東北的根本大法——《東北各省市(特別市) 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綱領》。該綱領共為八條,主要內容是:
團結東北各階層人民與各民主黨派,反對獨裁內戰,徹底肅清日本在東北的侵略勢力的殘余;實行民主地方自治,選舉聯合政府;達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保護獎勵與扶植民族工商業,恢復并發展公營企業,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建立統一合理的稅收制度,減輕人民負擔;鞏固、愛護東北民主聯軍和人民自衛武裝;廢除法西斯的奴化教育,普及國民教育,推廣社會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師范教育與專門教育;保障東北人民的人身、言論、宗教、選舉等自由,提高婦女地位;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文化、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
《東北各省市(特別市) 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綱領》,是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綱領在東北的具體化,指明了東北黨政軍民的斗爭目標。
8月12日,大會通過《東北各省市(特別市)行政聯合辦事處組織大綱》,決定東北各省市(特別市)行政聯合辦事處(即東北行政委員會)為東北最高行政機關,統一東北行政領導,負責制定各項法令條例,任免縣長、旗長以上行政人員,執行大會決議,負責日常政務。選舉行政委員27人,組成行政委員會。行政委員會設主席1人,副主席2人。行政委員會下設民政委員會、財政委員會、教育委員會等9個行政機關具體擔負東北一級政府的行政職責。
8月14日,根據大會通過的《東北各省市(特別市) 行政聯合辦事處組織大綱》和《行政委員會委員選舉法》,大會進行選舉。
選舉由呂正操主持。首先,大會通過了各代表團提出的候選人名單,下午2時正式開始投票,下午5時開始唱票,經過兩度點票驗票,直到深夜11時,才統計完選票。隨即,選委會當眾宣布林楓、呂正操、張學思、周保中、車向忱、鄒大鵬、馮仲云、萬毅、閻寶航,高崇民、栗又文、劉瀾波、唐洪敬、于毅夫、陳先舟、李杜、李延祿、關俊彥、金光俠、寧武、韓幽桐、周鯨文,哈豐阿、徐壽軒、朱其文、宋慎德、特穆爾巴根等27人當選為東北行政委員會委員。
這27名當選委員中,包括各黨派、各階層、各界、各民族的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匯聚了東北各層面的精英。
8月15日,大會舉行隆重的閉幕典禮。在閉幕典禮前,行政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推選林楓為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張學思、高崇民為副主席。
閉幕式上,全體委員在正副主席的帶領下宣誓就職。之后由林楓主席致閉幕詞,明確指出要在一年內打下基礎,進行東北的各項民主建設。車向忱、萬毅、陳泝、關俊彥、高崇民、查安蓀等代表也相繼致詞,表達了為民主事業奮斗到底的決心和民主必勝的信心。在雷鳴般的掌聲與歡呼聲中,東北各省代表聯席會議勝利閉幕。從此,第一個完全屬于東北人民的民主政權——東北行政委員會正式誕生。
東北行政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東北解放區的政權建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它在統一東北解放區的行政領導,強化民主政權,恢復和發展生產,動員人力、物力、財力支援戰爭方面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