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紹維
黨的十八大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我們要以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強化領導干部服務觀、增強黨員服務力為重點,從回答好“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入手,不斷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進一步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是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的科學化,離不開“發揚民主”、“尊重民意”和“群眾公認”。只有不斷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傾聽、把握和回應客觀真實的民意,才能贏得群眾更主動的參與、更廣泛的支持、更理性的監督,才能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奠定基礎。
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是建設服務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由之路。建設服務型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無論是謀劃還是推進工作,都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只有不斷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才能找準人民的利益是什么,才能找準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利益的道路,才能用最易于被人民接受的方式把服務做實做到位。
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是進一步密切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舉措。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必須與人民心相連、情相系。只有不斷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才能真正了解群眾的生活條件、生活狀態,才能真正體悟群眾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才能真正明白群眾的所憂、所怨、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帶著“血濃于水”的親情融入群眾、服務群眾。
必須盡心盡力辦好群眾期盼的急事。要大力推廣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等成功做法,堅持開展“走進萬戶千企百村(社區)”等活動,做到群眾有什么“難心事”,黨員干部發現就辦,人民群眾提出就辦,不厭小、不厭細、不怕難,把雪中送炭、急人所難的事情辦得迅速,落得扎實。
必須想方設法辦好群眾關心的大事。聯系服務群眾,既要及時解決群眾生存的基本問題,更要讓群眾生活安定、安心。我們要堅持“大調研、大走訪、大調解”、送學送教送醫送崗位下基層和暢通便民訴求“綠色通道”等做法,在建設保障性住房、推進充分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護治理環境、促進教育公平、確保食品安全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中不斷提高服務效能。
必須全力以赴辦好群眾關注的長遠事。為人民謀利益,既要立足當前解決現實問題,更要著眼未來謀劃發展大局。我們要以“四個先鋒工程”為抓手,充分激發黨組織、黨員和領導干部的潛能,充分凝聚群眾的智慧,共同把科學規劃、發展目標、工作思路、推進措施、項目建設、城市改造、社會管理等大事要事謀劃好推進好,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不斷增強人民對未來的信心。
要帶著感情主動做。感情篤則干勁足。營口市在縣處級和科級干部培訓中開展“情感教育”的實踐證明,群眾是最好的教員,群眾的生活是能讓干部動心動情的最好教材。我們要堅持這一做法,促使黨員干部保持與群眾之間的情感投入、情誼積累、情懷相通,從而更加自覺地從群眾的立場想問題、以群眾的視角做決斷、用群眾的利益辨得失,用真心真情把群眾工作做到位。
要以人為本具體做。服務只有“見人見事”才能直指人心。我們要堅持“黨要管黨就要管到黨員、服務人民就要服務到人”的理念,用好“黨員走進千家萬戶連心卡”、“對接幫扶臺賬”和“民情檔案”等載體,摸清“誰需要服務、需要什么服務”,既要根據群眾所需研究政策、改進服務,更要把事關具體人的具體事解決好、反饋好。
要創新機制長久做。不斷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出凝聚力、出生產力、出軟實力的系統工程。我們要以完善“黨群連心工程”和“十百千萬”評選等配套制度為重點,進一步創新聯系服務群眾工作體制機制。要按照“重心下移”的原則,不斷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充分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為群眾服務,抓緊建立來源廣泛、數額穩定、使用合理、管理嚴格的經費投入機制,為不斷提高聯系服務群眾科學化水平提供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