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峰 靜麗賢 馮晶
(1.河北聯合大學; 2.河北聯合大學以升創新教育基地 河北唐山 063009; 3.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天津 300132)
當今世界,體育產業已成為最具活力、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河北省2010年的GDP是20197.1億元,全國排名第六。2011年國家印發《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管理辦法(試行)》,體育作為一項朝陽產業快速發展。河北省地處北京與天津兩市的外圍,河北省借助絕對優越的地理位置,建設“環京津健身休閑圈”根據河北省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現狀,充分利用環繞京津的獨特區域優勢和豐富的體育、文化、自然資源優勢,整合和開發河北體育產業,為河北省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契機。
河北省體育及相關產業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我省GDP為16152.554億元,體育產業總產出為66.98億元,從業人數為61774人,增加值為28.59億元。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在17個省市組織的體育產業調查數據表明,我省體育產業總產出和增加值均列第五位[1]。“十一五”期間,河北省體育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置于經濟社會大背景、大環境下謀發展,緊緊抓住“兩個優勢”、“三個機遇”,大力推進“環京津體育健身休閑圈”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河北省根據區域優勢條件,加大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目前,建成的大型體育運動場所有動力滑降傘場所、熱氣球場所、漂流、潛水、射箭、射擊、滑冰、輪滑、攀巖、蹦極、卡丁車、游泳場所等,場地設施不拘一格,運動場所涉及齊全。此外,邯鄲市首個滑雪場在涉縣五指山景區開建,大型場所的建設大大推進了河北省體育產業的發展。河北省體育贊助趨勢有所抬頭,并將于雨后春筍般的發展。河北晟大華健體育器材有限公司無償贊助第八屆全國殘運會盲人乒乓球比賽項目并捐贈價值2萬元的比賽器材4件。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裝備中心的中國體育產業年鑒(2009)和體育商鑒(育資源網,2009)以及通過河北省中小企業局實地調查。河北省體育用品企業有近1020家,營業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20家。[2]就參加2011年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河北省廠商共有41家,這充分的說明了體育用品產業正在茁壯成長。河北省體育彩票事業蓬勃發展。2010年河北省體育彩票銷售總量達到18.74億元,2011年河北省體育彩票銷售總量達到22.57億元。
雖然我省體育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整體上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與國內的同類產業及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例如:體育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還比較低,尚未發揮出新興產業的潛力和優勢;體育企業數量不多,規模不大,缺乏龍頭企業,競爭力不強;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結構還不完善,體育服務業還未成為體育產業的支柱;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現象仍然存在,體育產業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體育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體育市場不成熟,管理不規范,監管體系不健全,手段和方法滯后;高素質的體育產業經營人才匱乏,經營管理水平落后等。究其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為人們判斷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意識形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消費者價值觀與意識形態,決定于消費者的物質力量和經濟基礎。長久以來,人們對體育的理解和認識停留在,體育僅僅是一種促進人們身體健康和為國爭光的手段,體育的經濟價值并未被大多數國人所發現和認可。雖然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后,國人對體育所帶動的體育旅游業和體育競賽表演業等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體育產業的整體認知水平尚屬于起步階段。目前體育消費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人每消費8美元,就有1美元花費在體育消費上,在校大學生僅有過觀看體育比賽消費經歷的人數一項竟達100%。在我國,在校大學生有過觀看體育比賽消費的人數不足大學生總數的40%。[3]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形成一定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定勢,是不易改變的。所以說人們形成的這種固有的價值觀念是不容易改變。因此,我們應當加大對體育產業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體育產業的認知水平,從而促進人們對體育產業傳統價值觀念的轉變和思想意識形態的轉化。
2.2.1 “舉國體制”的影響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體育事業的發展依靠于政府,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強調體育要依托社會、面向市場,走產業化道路。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以體育教育教學模式轉變和體育經濟管理人才培養為先導,公共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各類體育項目俱樂部建設和體育產業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為輔助手段,體育賽事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為結果的產業發展形態,全面推進各類體育產業、體育事業平穩協調的向前發展。目前我省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政策法規的研究和制定都落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我省體育產業的相關政策尚屬空白。河北省體育產業管理體制主要以政府辦體育為主,很難與市場經濟相適應,河北省的一些大型的比賽很難做到真正的市場化,比賽的舉辦都是有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操控。在舉國體制下,造成了政府單一的供給能力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參與性健身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也制約了各類體育市場的培育和發展。只有擺脫傳統體育管理模式的影響,才能夠使河北省體育產業步入市場化發展的軌道。
2.2.2 經濟因素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體育消費水平的高低從根本上決定著體育產業的發展水平。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河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2.23元,2010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5958元。河北省居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較大,而河北省農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農村人均純收入相差較小。體育產業在城鎮發展比較快,而城鎮的收入相對于全國來比又比較低,這勢必會對河北省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直接影響。北京市2007年頒布了《關于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設立了北京市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每年投入5億元。截至2009年,已投入15個億,共扶持產業項目41個,帶動社會資本近30億元,充分發揮了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4]我省目前還沒有用于體育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雖然各地市政府及部分單位都在積極想辦法向體育事業投資,但對于起步階段的體育產業來說,政府投入仍顯不足,與發達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相比,更是差距巨大。我省體育產業自身“造血機能”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各方面:(1)多強調國家投入,卻較少注重自身的商業開發,民營資本介入渠道不暢,不利于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格局;(2)大型體育賽事數量較少,賽事的系統化和常規化程度不高,且市場化運作水平較低,賽事帶動效應不強;(3)河北省現有體育場地設施開發利用水平不高,服務單一,導致經濟效益維持在較低水平。
2.2.3 人才培養和合理使用
21世紀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是各類體育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合理使用。發展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為先導,隊伍建設是關鍵。目前中國已有20余所高校開辦了體育經營管理類專業。目前,我省還沒有設立體育產業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已經處于劣勢,且尚缺乏有效的措施吸引和留住外來人才,使得我省體育產業發展失去了智力支持。可以說,在我省“環京津健身休閑圈”建設不斷提速和我省體育產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的過程中,高素質復合型體育經營管理人才的缺乏已成瓶頸。[5]加快培育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成為我省體育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河北省要根據本省的實際發展需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加大對各類體育人才培養力度,促進人才的合理使用。加快高水平項目職業化的步伐,鼓勵高等院校開辦體育經營管理專業或專業方向,在高等體育院校建立國家級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基地。以上因素嚴重制約了河北省體育產業的發展,與北京、上海等一線大都市和國外體育產業的成熟狀況相比,河北省體育產業還處于幼稚期,因此,應該結合河北省的實際需要,加強體育產業的發展戰略研究。
目前,建設中的“環京津健身休閑圈”,對推動河北省體育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宣傳退管力度稍顯薄弱,應加大“環京津健身休閑圈”,各子項目宣傳推廣力度,將項目的進展情況和項目所取得的成果透明化、公開化,挺高社會各界對項目的關注程度。
進一步轉變政府對體育產業的管理方式,改進宏觀調控手段,減少體育行政部門對具體產業開發和市場經營活動的直接干預,加快適宜市場運作的體育領域的產業化進程。進一步開放體育市場并完善體育市場管理法規,加強體育市場的規范管理,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準入制度和監督管理制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群眾的體育需求為目標,積極引導群眾進行健康文明的體育消費,進一步完善體育產業政策。
為使體育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體育部門應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適應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加強體育產業管理機構和隊伍的建設。結合河北省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組織實施工作,注重合理布局,兼顧區域分布,逐步建立體育產業信息發布和宣傳制度,創新體育產業發展模式,建設體育產品開發平臺,形成良好的服務配套體系,向體育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政府服務和優良的公共服務,強體育產業聚集效應,以此來推動河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
[1]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體育事業統計年鑒[M].國家體育總局內部資料,2007:35.
[2] 董振喜,畏玉擴.河北省體育用品企業體育贊助策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0(26):26.
[3] 王金福.河北省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研究[D].2005.
[4] 孫班軍,李燕.河北省體育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體育學院學報,2011,25(2).
[5] 春江,曹煥男,陳躍華.河北省體育產業現狀及結構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8,22(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