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莉
(蕪湖市青少年體育學校 安徽蕪湖 241000)
對跳水運動員的研究發現,在比賽中技戰術發揮不好的運動員,由于心理準備不足造成的失敗約占70%,而這些被動局面在我國跳水運動員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這和運動員早期的心理素質訓練基礎不夠扎實有關,因此,對于基層的業余體校教練員來說,應根據少兒心理訓練的原則,結合跳水項目的特點,從少兒時期開始,就針對不同的運動員采用不同的心理訓練方法,培養少兒跳水運動員的運動興趣和能力,從小就形成各種精細分化的感受性和專門化知覺;培養少兒運動員從小就具備勇敢、自信、果斷、自制、鎮定和必勝等正面的心理把控力;鍛煉他們在各種情境下的應急和應變能力。
我國的跳水運動員是在很小的時候就進入業余體校訓練的,而少兒時期往往是人的生理發育、心理發展較快的時候,它也是訓練和培養運動員良好心理素質的最佳時期。那么,究竟如何訓練和培養跳水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素質,本文結合多年一線教學實踐,做出以下總結和歸納。
意志是人們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通過行動表現出來的自覺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對于跳水項目,兒童一開始就掌握起跳技術,難度很大,這就需要教練員在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在日常的訓練和教學中,培養少兒運動員的意志力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結合少兒運動員體能的心理訓練;二是結合跳水技術的心理訓練。
(1)結合少兒運動員體能的心理訓練。現代跳水運動對運動員的體能要求越來越高,體能訓練就是要通過系統地增加負荷或難度提高運動員的身體能力。通過加大困難、克服困難、戰勝困難來培養少兒跳水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員要有目的地提高練習難度,包括人為設置障礙、制造疲勞狀態和消極情緒等,要求少兒跳水運動員經過努力去克服這些困難,完成任務。當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戰勝困難的喜悅時,他們就會增加信心,從而提高成績。
(2)結合技術的心理訓練。在業余體校的跳水訓練和教學中,作為教練經常會碰到的就是孩子膽怯、怕上器械,這是平時訓練中發生在孩子身上最常見的心理障礙。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除了教練員認真細致生動的講解外,準確、完美地給孩子做好示范是幫助運動員克服膽怯心理的有效方法。另外,在訓練中請孩子的同伴來做示范,往往激發有膽怯心理而不敢做動作的運動員的勇氣和斗志,從而幫助他克服害怕心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總結了一套有效的辦法克服運動員在學習動作時產生的心理障礙,那就是分解訓練法。在教法上,針對一些比較復雜的動作,我們采用分解教學法,比如:前后空翻可分解起跳、帶臂、扣臂、團身抱腿、翻騰等五個步驟進行反復練習,使少兒運動員在分解的動作練習中養成正確的動作定型,通過分解,使復雜的動作要領簡單化,對一些很難分解的要領采用慢示范的輔助性措施,這樣大大消除運動員學習時的懼怕心理,有效地提高了教學和訓練的質量。
教練員在對少兒運動員的訓練和教學中,首先就是確定尊重少兒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并根據少兒的心理特征,采用少兒化和游戲化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所謂的少兒化教學,就是針對兒童是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在訓練和教學活動中,教練員就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化的教學手段,按照童心、童趣來組織訓練和學習,防止少兒體育教學的“成人化”傾向,特別要防止單純以技術的傳授為主,單純用技術掌握程度來評定教學好壞的訓練。
所謂的游戲化,就是教練員在少兒跳水訓練中,應采用穿插游戲的方法進行訓練,因為游戲具有趣味性,對少兒有較大的吸引力。采用游戲法對集中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能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我在訓練中最深刻的體會是,加強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游戲都能吸引住每一名小運動員,通過游戲,提高少兒運動員對跳水項目的興趣。
針對跳水運動項目的特點,結合少兒早期訓練的實際,我認為,從小就培養孩子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非常重要。所謂自我心理調節主要是訓練孩子用意念活動來調節個人心理失衡的一種方法。比如由于參加重要的比賽引起情緒緊張,堅定信念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跳水運動員在走上跳臺和跳板時把這種堅定的信念通過心中默念的意念詞或口頭語言小聲地表述出來,達到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目標,在少兒階段就讓孩子養成一個自我暗示自我調節的習慣,有助于運動員從小就具備一個樂觀、快樂的比賽態度,從比賽中獲得快樂和美感。
從小培養跳水運動員積極的訓練和比賽意識,采用多種調節方法來調整跳水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負面情緒,就能達到在賽場上穩定發揮跳水技能、取得優異成績的目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呼吸調節法。從小就養成孩子在遇到比賽緊張時,通過深呼吸使情緒穩定下來;而表情調節法也是讓少兒跳水運動員培養積極的比賽意識的手段之一。運動員通過有意識地改變面部的表情,當感到緊張時,有意識地放松面部肌肉,或者用手輕搓面部,使面部肌肉有一種放松感。當心情沉重或情緒低落時,可以有意識地做出笑臉,強迫自己微笑來調節情緒狀態,這樣能夠快速取得積極的心態參與比賽。而音樂調節法是目前運動員在大型比賽中運用較多的方法,對于跳水運動員來說,如果有過分緊張的消極情緒,走上跳臺和跳板前聽一段輕音樂或自己喜愛的歌曲,往往能使自己得到情緒的良好體驗,增強運動員對比賽有積極的心理定向,把注意力集中到心理的正能量上來,積極地投入到比賽中去,最有效地實現比賽目標。
隨著跳水運動競技競爭的日益激烈化,心理訓練已成為跳水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跳水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訓練相結合,共同構成了現代跳水運動的完整訓練體系。心理素質的培養目的就是幫助跳水運動員提高和完善從事跳水專項運動所必須具備的各種心理素質和個性心理品質,掌握調節心理狀態的技能和方法,消除各種心理障礙,從而在跳水訓練和比賽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跳水運動員的潛能,為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1] 李益群.博弈制勝與競賽中的心理戰[J].中國體育科技,2000(1).
[2] 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徐益明.跳水訓練手冊[J].國家體育總局游泳運動管理中心內部刊物,2000.
[4]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楊樺,池建.競技體育實戰制勝案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