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當今,高等體育教育文化建設和教育滯后,阻礙其未來發展和軟實力建設。著名教育家陳希先生針對國內體育異化現象,倡導國家體育要“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并重”就是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統一的思想文化。高校健美操教育的本質和內涵是什么,這一直是健美操界研究的重要課題。當前研究健美操操作層面的人比較多,而深層次審視和探索其文化內涵和育人價值的人比較匱乏,大多數人重視的是健美操教育的健身娛樂方面內容,不太重視健美操教育更深層次的內涵,即通過文化來進行育人的思想,從而導致目前大學生文化匱乏的現象,這對健美操教育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深入審視和探索健美操教育的價值理性,對增加具有文化和育人附加值的健美操教育,促進大學體育教育發展和人的全面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其實質就是把培養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為高校發展的重點,文化部李洪峰在中央黨校以“大國的文化崛起”為題,論述了文化是國家的命脈,面對激烈的競爭,誰不認識文化的價值,誰不重視文化建設,誰將犯歷史性的錯誤。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體育教育一直在探索、改革和發展,但長期以來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滯后,導致高校體育教育發展緩慢,體育教育異化現象出現,這些問題與國內高校體育教育多年缺少以人為本的思想文化有關。因此,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要充分發揮體育文化知識的教育功能,通過體育項目的育人載體,傳承人類文明,傳承體育文化、提升育人價值水準,促進高校體育教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文化育人”是培育人本位的高校體育思想文化和實踐文化育人,增強高校體育教育的軟實力,實現高校體育教育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對培養全面發展的健美操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課程的文化傳承使命是被賦予教育文化復制的功能。傳承的意圖在于“掌握”,而不是文化的“生成”。它使教育只停留于淺層次的認知階段。文化與育人的結合的教育理念,是符合高等體育教育發展的基本思想。因為文化育人的健美操教育觀是與當今高等體育教育的改革是一致的。高校體育教育的目標就是把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緊密結合,創造更富有人性的教育。可見高校健美操教育的主旋律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措施是健美操與文化及育人的結合。將文化育人作為健美操教育的本質,既符合“以人為本”的現代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思想,又適應了當今人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健美操教育過程中,單純的技術教學很難滿足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要,是為了“物”而不是為了“人”。文化育人是培育人本位的高校體育思想文化和實踐文化育人,增強高校體育教育的軟實力,實現高校體育教育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將文化與育人進行整合融入到健美操教育發展中,并作為健美操教育的本質是符合高校體育教育發展的。
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在健美操理論、實踐方面均把文化內涵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健美操教育文化育人理念是依據健美操具有文化和教育屬性提出的。哲學界認為人具有“種生命”和“類生命”,健美操教育要利用“類生命”充分開發人的“種生命”,健美操教育的思想既是其文化的“核心”,又是其行動的“指南”。高校健美操教育欲求發展,教師必須要濾清其思想發展的脈路,不斷創新思想內涵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對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師素質,提升健美操教育發展的質量,占領大學體育發展的高地,追求“神圣”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對健美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健美操技術過硬,同時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扎實的文化底蘊。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提高,多看一些文化方面的書籍,多了解體育文化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2.3.1 構建“文化育人”理念下高校健美操教育思想體系
構建“文化育人”理念下高校健美操教育新體系,旨在培養具有文化內涵的優秀健美操人才。高校健美操教育不僅要使人“成人”,更要使其“成才”和“成功”。實踐證明,“文化育人”是“成人”的教育,健美操教育是“成才”的教育,二者結合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健美操教育過程中,“成人”是根本;“成才”是關鍵;“成功”是目標。未來的健美操教育將以科學的工具理性沉淀文化的價值理性,以文化理念升華科學的追求,只有將“文化育人”由內在的契合走向全面而深入的整合,教育才是完美的。過去,高校健美操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如何去提高學生的體能、技能、成績以及健身娛樂價值等物化層面的內容,即研究健美操教育的“物道”,這固然是重要的,但忽略了“物道”的“內涵”,既健美操育人的價值理性,從而導致目前的健美操教學與社會實踐存在重健身娛樂,輕文化育人,重肢體動作,輕思想內涵的現象,進而促使其面臨“異化”的挑戰,這對于健美操教育未來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未來的高校健美操教育發展中將專業技術由傳統的“健美操教學”變為“健美操教育”,教學內容由“技能傳習”變為“文化傳承”,以實現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統一,這是健美操教育與“文化育人”的結合,是高校健美操教育培養方法的改革,對提高健美操教育培養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2.3.2 構建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的實踐內容體系
當前,國內高校研究健美操實踐內容重點研究的是健美操健身與競技的特點、規律和功能等,而對健美操項目“文化育人”的特點、規律研究很少,這是導致國內高校健美操教育實踐教學內容基本都是知識、技術技能方面的內容比較多,對健美操文化方面研究和實踐的較少,未來研究高校健美操教育,要在“文化育人”的思想引領下,探索健美操教育的規律和動作,激發學生參與健美操運動的興趣和樂趣以及提升人靈魂境界的終極關懷,要加強健美操的競技性、健身性、育人性、產業性的傳承,培養學生做人、運動、創業的技能,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為其學會生存做準備。它對于抵制只重視技術、成績勝于重視人的靈魂的異化現象,培養“公民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健美操教育的價值理性揭示的是健美的心境,超越的理想的普世理性,是培育人類“體育大愛”的理性。
高校健美操教育與“文化育人”融合好似一對孿生姐妹,缺一不可。其中健美操揭示的是動作與技能,即身體運動規律和鍛煉效果等方面的內容,是健美操實踐教育內容的基本要求。“文化育人”理念是通過傳承健美操文化,提高健美操教育水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文化能改變學生的內涵和情感,從而使他們在學習健美操過程中激發思想情感,挖掘其內涵,提高理解音樂的能力,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動作和作品。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的實踐內容體系主要包括育人與動作、育人與音樂、育人與創編育人與放松、育人與評價。在高校健美操教育整個過程中均融入了“文化育人”內容,使學生不僅掌握健美操的技術技能,同時對健美操文化和育人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具有世界視野的身體、心理和社會三者和諧發展的健美操人才。
轉變教育觀念。構建“文化育人”理念是高校健美操教育發展的又一重要思考,是高校健美操教育的原動力,是評判高校健美操教育文化滲透好壞的第一價值標準,是高校健美操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構建“文化育人”體系。確立了“文化育人”理念的高校健美操教育新體系,使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個性品質得到全面、和諧、充分地發展,這是培養優秀健美操人才的重要舉措。內容創新,重構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統一的高校健美操教育實踐內容新體系,是踐行高校健美操文化的著力點,培育高素質健美操人才,實現高校健美操教育培養目標的根本。
[1] 宋繼新.競技教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2).
[2] 宋繼新.文化興體:建設體育強國的抉擇[J].2010(2).
[3] 孫延.健美操與人文精神相融合教學模式的探討[J].高校講臺,2007(6).
[4] 姜秀芝,王盛國.論健美操教與學的文化創新[J].體育學刊,2006(7).
[5] 薛繼升,王紅巖.高等體育院校人文與科學融合和諧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5).
[6] 宋麗媛,王鐵成,宋莉娟.籃球文化建設與教育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2).
[7] 趙紅.健美操教育[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
[8] 林鋒.論高校體育文化的素質教育價值[J].體育科學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