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勛
(渤海大學文理學院 遼寧錦州 121000)
實踐中可以看到,體育是當前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人類社會文明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類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對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活動自身所具有的魅力恰好迎合了這方面的客觀需求,因此體育健身服務成為當前需要重視的重要工作項目。因此在當前的形勢下,加強對大眾健身服務制度建設及其創新問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當前在大眾健身領域,人們已經轉變了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了健身意識,健身參與率明顯有所提高,而且健身人群已形成層次化的格局。從實踐來看,當前國內大眾體育健身水平仍然非常的低、不全面,而且發展也不平衡,難以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大眾體育組織化程度非常的低,人們普遍缺乏健身消費意識,這是困擾大眾健身事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之所以要全面建設大眾健身服務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最廣泛地去開展社區性的大眾健身運動,提高居民整體素質和身體健康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使得我國的體育服務體系得以改善和健全,通過改善健身環境,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
從實踐來看,當前國內大眾健身服務主要表現為以下五種模式,即有傳統的單一職工體育模式,逐漸轉向現代的單位體育、家庭體育、社區體育以及學區體育和俱樂部等健身服務模式。當前國內社區體育基本結構是領導、操作以及協調等子系統,加之市、區以及街道和具體鍛煉點等層次共同組成,其中街道社區是體育健身服務體系的關鍵一層;當前國內社區健身服務制度的建立,健身設備的建設和宣傳指導,多是由政府及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的。
《中國城市不同類型社區居民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的研究》將城市社區分為四種類型:(1)舊城區地帶;(2)以單位社區為代表的混合居住地帶;(3)綜合社區;(4)城鄉結合社區以及邊緣社區。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眾健身服務制度將更加的完善。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大眾體育建設文化事業呈現W型模式發展,雖然近年來服務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實踐中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對社會各個階層進行調查發現,當前大眾健身服務制度中存在著的主要問題是資金短缺、體育發展事業投入不足,這兩個問題是制約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和桎梏。此外,部分社會階層人士還認為對大眾健身活動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全民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熱情非常的淡漠,加之缺乏體育鍛煉氛圍,所以大眾健身服務制度的落實可謂履步維艱。投入力度不足,公共場館建設受阻、活動組織數量非常的稀少;宣傳力度不足,則難以有效宣傳體育健身的意義和功能,體育健身事業難以蓬勃發展。通過對管理人員進行調查發現,當前存在著的主要問題是體育場相應的設施開放程度明顯不足,健身設備的有效利用率太低;體育活動組織開展次數太少,而且缺乏創新。
由此可見,社會各階層與大眾健身服務管理人員都將場地、設施建設問題作為大眾健身服務制度中存在著的主要問題。同時,通過對管理人員自身的困難、問題研究發現,缺乏場地設施及相關經費,依然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基于以上分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應對上述問題。(1)加大資金投入;(2)給予大眾健身服務工作以高度的重視;(3)加強體育場所的規劃與建設。同時,還要不斷的呼吁要加強全民健身活動,科學地指導人們參與健身活動。在此過程中,應對健全法規以保障公民體育權利;建設更多公益性的體育場館。在大眾建設服務制度落實過程中,應當弱化地方政府部門的權限,擴大社會力量、全民健身的自主權,同時還要建立以政府為導向的現代多元化建設資金投入模式,這是改進大眾健身服務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加強各部門、系統之間的溝通,進一步擴大社會團體、企業以及個人興辦大眾健身體育活動的自主性。同時,還要不斷激發大眾的體育需求,并以此來引導大眾轉變習慣,激發體育健身消費熱情,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大眾建設服務制度的建設質量和有效落實。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大眾對于養生、健身的理解與關注越來越多,對于自己身心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參與健身活動已然成為一種新的社會潮流。但與此相反,我國的大眾健身服務基礎設施存在許多不足和亟待加強的地方,這成為制約與影響大眾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因素,體育健身俱樂部的設備和條件較好,但存在規模,經營狀況,服務理念等都存在很大的問題,亟需我們的更正與創新。大眾服務健身創新的必要性就在于健身俱樂部本身存在的誤區和困境。
健身俱樂部發展的誤區與困境有許多,比如健身俱樂部的投資缺乏理性,對于硬件的投入過大,軟件服務無法與之匹配。很多私人教練的技能也不過關,很難滿足大部分顧客的要求,所以帶來高端會員的心理失落感,還有大眾健身的營銷手段也過于單調,導致消費者對其失去信心,所以一定要對其進行創新與改進,否則只會惡性循環。其中最需要創新的原因大概在于其教練水平的問題上,現階段的健身俱樂部的教練培訓的機構混亂,缺少統一的管理和監督。由于制度不規范,體系不完善,導致招生培訓的效果讓人很失望,漸漸就失去了大批會員。針對健身教練出現的問題,也亟需創新與改變當前的局面。
隨著大眾健身的發展與普及,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也不斷加強,所以必然帶來新的健康消費的觀念,逐漸將體育鍛煉融入自己的生活,這種需求的存在也為大眾健身服務提供了基礎。針對目前存在的許多問題,我們將提出一些針對大眾健身服務創新的相關策略,來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誤區。
首先,我們應該加強大眾健身,健康的宣傳,積極的引導大眾參與到體育健身消費當中,開拓大眾健身的基礎,讓體育成為大眾們必要的文化消費。還有建立開展多元的經營模式,以提高會員的滿意度作為中心,在過去統一的服飾,體育用品基礎上,將娛樂,餐飲,影視和健身進行一體化的經營,建立產業化立體俱樂部,讓大眾在健身中體驗快樂與舒適。還有經營者和投資者還應該依據當前健身市場的需求和趨勢做好前期的投入分析,以此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和擁有的資源現狀,考慮品牌的樹立和整體形象,不可盲目投資。當然還要進行市場化的運作,盡量避免以價格戰作為營業的手段,建立起規范的服務與管理體系,用個性化與差異化的服務來提高俱樂部的質量和核心的競爭力,從而建立起行業優勢。
其次,健身俱樂部還要積極與體育院校在人員培訓,技術訓練,實習和就業等方面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以此來提高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綜合整體素質,讓俱樂部的硬件與軟件相互配合。與此同時,還要建立起應屆畢業生就業培訓基地,用來儲備人才,提倡科學健身提高俱樂部的層次和會員認可度。為了取得非價格的競爭優勢,可以采用TOM質量管理模式,通過熱情的服務和主動聯系來加強與會員之間的溝通,提升會員的歸屬感。還要定期對健身的機械器材進行維修保養。為了對會員的運動安全,健身質量等要素負責,俱樂部可以對會員提出相應的要求,規范俱樂部的健身大綱。
最后,俱樂部和員工一體化可以提高俱樂部效率,提升俱樂部形象,激發員工的潛力和工作熱情。俱樂部員工一體化的具體辦法有增加員工和經營者之間的雙向溝通,體會員工的內心狀態,形成必要的默契。讓員工知道并接受俱樂部的長期規劃,幫助他們建立與俱樂部總體發展方向一致的職業生涯規劃。培養俱樂部集體榮譽感,用精神與物質激勵員工更好的工作,保持工作的熱情。經營者還要好好聽取員工的建議,常開展一些活動,和員工一起為俱樂部提意見,集思廣益。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員工的福利制度,這樣才可以讓員工放心,安心的為俱樂部工作,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熱情。
[1] 丁輝.我國大眾性體育健身俱樂部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2(8).
[2] 于善旭.論《全民健身條例》對公共體育服務的制度推進[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0(4).
[3] 梁勝男.論大力發展全民健身活動的政策設計與制度創新——以樂山市全民健身活動為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