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李燦
(四川省內江市內江師范學院 四川內江 641000)
近期,國內各項聯賽多次發生球場騷亂和暴力事件,呈現出“硬”暴力到“軟”暴力的轉變,從場內矛盾轉移到場外騷亂,從球員沖突延伸到球員、裁判員、球迷甚至是賽場管理之間的矛盾沖突。面對賽場秩序出現的新動向、新問題,加強球場騷亂和暴力現象原因剖析,提出建議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內很多學者對“球場騷亂和暴力”進行了研究,但是“球場騷亂和暴力”這一概念尚沒有統一的界定。通過對比和分析,較贊成張金成等學者的觀點:“球迷和球員侵犯他人人身、財產、情感等方面的非理智行為,甚至對體育運動觀念的曲解和誤導以及任何收買、侵犯、偏離和歪曲體育運動概念的東西都應稱為暴力。”但是認為有兩點待補充:(1)非理智行為包括騷亂和暴力,不宜將兩者分開;(2)球場騷亂和暴力的參與者并非只有球員和球迷,在一定程度上與比賽相關的各個群體,例如裁判、賽場組織管理、新聞媒體等都可能是騷亂和暴力的制造者、參與者。因此我認為,球場騷亂和暴力是指球類運動參與者侵犯他人人身、財產、情感等方面的非理智行為,甚至對體育運動觀念的曲解和誤導以及任何收買、侵犯、偏離和歪曲體育運動概念的行為。
同場對抗項目有著很強的對抗性,比賽中有著較為頻繁的身體接觸,運動員之間容易發生肢體和語言沖突。球類運動群眾基礎廣泛,球迷素質和自控能力參差不齊,裁判員的“偏袒”、“誤判”,運動員的情緒失控、粗野動作,球場管理的欠職業化,新聞報道的失實等都易引發球場騷亂和暴力事件。
運動員是球類運動的主要參與者,運動員在賽場上的非常規語言、動作是球場騷亂和暴力事件發生的導火線。
2.2.1 運動員自身素質有待提升
職業運動員往往較早離開家庭,大都缺乏家庭教育,在長期追求運動技能提高的同時忽視了文化知識的學習,在個人修養提升和價值觀念形成上存在較多問題。比賽中,特別是處于被動局面時,一些運動員往往會忽視自身動作和言語,故意攻擊裁判、對方球員甚至是球迷,引發球場騷亂和暴力事件。
2.2.2 競技動作有待規范
同場對抗性項目中,運動員為了獲得更有利的進攻、防守位置會制造較為頻繁的身體接觸,那些較為隱蔽的未被裁判員發現的違規動作,極易引發語言和動作沖突,情況惡劣的就能引發集群行為,形成球場騷亂和暴力事件。
2.2.3 賽場執法有待加強
裁判是比賽的監管者,關鍵時刻的一個判罰就能決定比賽的勝負走向。賽場情況瞬息萬變,裁判員素養高低有異,執法水平參差不齊,判罰尺度不盡統一,難免出現誤判、錯判,甚至是故意偏袒,當球員對判罰的不滿情緒沉積時就會對判罰產生抵觸心理。
除以上因素外,球員心情、宗教信仰、求勝欲望、身體狀況、天氣狀況等也是球員發生騷亂和暴力事件的影響因素。
2.3.1 裁判員職業操守
職業操守是指人們在從事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從的最低道德底線和行業規范。作為賽場規則的執法者,賽場行為的仲裁者,裁判員在比賽中舉足輕重。任何不負責行為,任何誘惑都會左右比賽結果,都可能引發賽場騷亂和暴力事件,這就需要裁判員在賽場內外遵守最低道德底線和行業規范,抵御誘惑,保證比賽的公正、公平。
2.3.2 裁判員業務能力
裁判等級、業務能力是決定裁判工作否公正公平重要因素。裁判員等級高,臨場經驗豐富,賽場執法尺度統一,交流暢通,配合協調勢必能減少“漏判、誤判、錯判”,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減少因裁判因素引發的騷亂和暴力事件的發生。
球迷是球類比賽中重要組成部分,給比賽帶來了更多的激情。隨著球類賽事的增多,球迷數量大幅增長,球迷群體也成為影響比賽秩序的重要因素。
(1)球迷素質參差不齊。我國球迷群體龐大,球迷受教育程度各有不同,個人素養高低不等,賽場行為大相徑庭,他們中不乏有少數低素質球迷,借比賽釋放生活壓力,借比賽攻擊對方球迷,在比賽后違法宣泄,故意鼓動球迷聚眾鬧事。
(2)球迷心理承受力有限。所有的對抗性球類運動中球迷都會形成兩大陣營,主隊球迷與客隊球迷。球隊獲勝令球迷興奮,球隊失利令球迷痛苦,兩種情緒的過度宣泄和碰撞極易引發騷亂和暴力事件。
(3)規則認知的局限性。球類運動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球迷群體龐大,面對比賽規則的不斷更改完善,他們卻很難有深刻的理解,況且即使是同類,比賽規則還略有不同。在這種情況下,球迷會對裁判員判罰持有不同意見,這種矛盾積沉較多時勢必會誘發騷亂和暴力事件。
(4)賭球干擾賽場秩序。自球類運動盛行以來,地下賭球活動就屢禁不止。隨著球迷數量的日益增長,居民收入的不斷升高,賭球現象有所抬頭。賭球往往涉及較大利益沖突,賭徒利益一旦受損,勢必會沖球員、裁判、球迷發泄不滿,一旦失控就容易形成騷亂和暴力事件。
賽場的組織和管理,關系到比賽的正常運行。比賽組織方應當減少裁判員選拔、培訓、監管,球迷秩序維護,賽場安保,場地硬件設施等方面疏忽,分離主客隊球迷,合理引導社會輿論,規范新聞報道,由此降低球場騷亂和暴力事件的發生幾率。
加強運動員文化素質培養,規范語言行為動作,培養運動員“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競賽觀念;增強運動員基本功,規范競技動作,切實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運動隊加強運動員心理評測和輔導,增加情景模擬訓練時間,提高不同比賽場景的干擾級別,幫助運動員提升應變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降低賽場風險,確保賽場氛圍積極向上。
體育職能部門應當嚴格裁判員的等級認定和管理,進一步加強裁判員職業素養提升,經常性開展業務能力培訓,廣泛開展“以老帶新”、“帶吹”活動,加強賽場監管和業務支持,廣泛推廣比賽錄像回放系統,切實保證裁判工作公正公平。
普遍提升公民素質,灌輸正確體育理念,引導球迷形成積極向上的體育觀。加強輿論引導和監督,規范網絡新聞媒介宣傳報道用語,營造良好賽場氛圍。進一步加強球迷組織和俱樂部管理,幫助球迷合理宣泄情緒。公安部門應當加強法制監督,嚴厲打擊球場騷亂和暴力事件的制造者、參與者。
在嚴格競賽裁判員選拔、培訓、監管制度,建立裁判員執法檔案,完善立法監督體系,嚴懲操控比賽、打假球、賽場暴力等違法行為。加強賽場安保工作,主客隊球迷硬性分離,提高入場安檢級別,制定應急預案。此外,加強體育彩票發行和管理,增強球迷參與性和娛樂性,嚴厲打擊地下體育博彩。
[1] 張金成,王家宏,舒鈞.我國球場暴力研究概述[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3).
[2] 錢宗梅.球場騷亂和暴力現象研究[J].考試周刊,2007(50).
[3] 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67299.htm.
[4] 劉沛文.足球裁判員的選拔與“帶吹”培訓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6,22(3):37-38.
[5] 佟瑞鵬.大型社會活動事故風險管理程序與方法[J].自然災害學包,2007(4).
[6] 石巖,唐文靜.我國球場觀眾暴力網絡新聞的理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