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展
(南師附中江寧分校 江蘇南京 211102)
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社會和學校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休息和鍛煉時間嚴重不足等情況,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方法也有很多,但在諸多方法中,如果能在高中學業測試中引入體育科目無疑是最高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方法實施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我想這個問題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立場,回答肯定也是多種多樣,但相信看完下面的數據后,答案會變的簡單許多。
(1)我國中小學生的超重和肥胖檢出率仍在上升,在7~22歲城市男生群體中,肥胖率達13.33%,超重率達14.81%。
(2)2011年,江蘇省7~22歲學生的近視率為67.8%,比2010年增加了4.4%。初中生(12~14歲)的近視率為76.9%,高中生的近視率為89.4%。
(3)監測結果顯示,相比2005年監測數據,我國19~22歲大學生的爆發力、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進一步下降。
從1985年開始,我國建立了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制度,以每5年為一個周期,在全國范圍內對多民族的7~22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調研,定期公布調研結果。體質健康監測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指標持續下降,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顯增加。這些問題如不切實加以解決,將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乃至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體育鍛煉和體育運動,是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發育、審美素養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當下,以高考為唯一目標的應試教育,嚴重阻礙了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了,而改革最有力的舉措無疑就是在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中引入體育科目測試。
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引入體育科目,是一項重大的教育改革,必將涉及社會的諸多層面,也必將遇到很大的阻力,面臨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那么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究竟能否引入體育科目。
我覺得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各地中考加試體育科目已經實施多年,可以為此提供許多可以借鑒的經驗。各省市結合地區自身情況設置了不同的測試項目和標準,經過多年的實行雖然尚存一些不足,但其對學生體質健康的促進作用是巨大的、有目共睹的。幾乎所有初中畢業生的體質在這一年均有較大增強,甚至經常出現學生初三測試成績優于其后在高中階段的相同項目測試成績,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非正常的退化現象,我想這主要是中考這根指揮棒指揮得當,而高考這根指揮棒沒有發揮它在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方面應有的作用。既然中考可以成功引入體育科目測試,那么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中引入體育科目,理論上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只要能博采眾家之長,不斷改進完善,相信這會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改革舉措。值得慶幸的是,有些省份已經開始行動,在探索將體育科目引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可行辦法了,且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和影響力。
方案一:達標測試,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兩種,成績作為能否高中畢業與參加高考的條件。
高三畢業生都要參加體育考試,成績不合格的將無法拿到高中畢業證,具體考試時間和考試安排將由各市執行。一般來說,考試放在秋天較好,這樣不會影響高三學生的備考,如果有考生成績不理想,還有機會補考。
高中畢業生體育考試項目設置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基本依據,從標準中選取項目作為考試內容。考試項目6月份公布,以測試學生的耐力、力量素質和運動能力為重點。考試成績達不到要求的按肄業處理,但允許學生在下一年的春季參加補考。因病或殘疾不能參加體育考試的學生,持醫療單位證明和學校證明,到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辦理申請免試手續,經核準后方可免試。
方案二:通過項目測試,按等級(A、B、C、D)進行劃分,并計入高考成績(以江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模式為例)。
江蘇省高中學生共考查10門學科,語文、數學、外語是高考必考科目,物理、歷史、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是學業水平測試科目,技術科目(通用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考查則在上1年12月完成。以此為基礎,體育科目可以分兩種形式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1)將體育科目測試與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合并為技能類必測;(2)將體育科目作為必修科目,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之上,增考一門體育,在高考前一年秋季進行測試。
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等級劃分:90分以上為A等級;89~75分為B等級;60~75分為C等級;60分以下為D等級,沒有比例限制。
科目每獲得一個A加1分投檔,現在是獲得必修科目全部4個A總共加5分投檔。依此可將體育科目作為增設一科,學生獲得5個A加5分投檔。
方案三:通過項目測試,直接以分數計入高考總分(以山東省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為例)。
2012年山東省高考的最大變化是增加了體育測試內容,體育成績滿分20分,測試時間定在4月份。體育測試項目設置為:男子1000m、女子800m跑;立定跳遠;擲實心球。體育測試的項目分值為:男子1000m、女子800m跑滿分12分,立定跳遠滿分8分,擲實心球滿分8分。考生可從3個高考項目中任選2項進行考試,不過若考生選擇了立定跳遠和擲實習球這兩項,即使兩項測試全滿分,也只能得16分,如果考生在長跑很占優勢的話,那體育高考就能沾光了。身體殘疾喪失運動能力、傷、病等考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核準后可享受照顧,予以免試,成績原則上按當年全省應屆畢業生考生體育平均成績計算。
根據山東省的規定,以后每年的高考體育項目,由省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專家在12月底依據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取第二年體育測試項目,提前向社會公布。
建議:以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依托,每年隨機抽取測試項目。隨機的優點在于這樣可以避免學生考什么項目,就專門練那一項目,而其他運動都不參與,從而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全面發展。也可以各省依據自己的地方特色,自行設置考試項目,但體育的測試項目最好是那種易于普及、簡單的。
建議:采取按等級劃分和按分數計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兩種形式,也可采用達標測試的形式,不達標不予高中畢業證書和參加高考資格。但考評時,要科學合理的設置標準,以絕大部分同學通過適當努力都能取得較好成績為評價目標,盡量避免使之成為學生新的沉重負擔。
建議:由于體育項目的特殊性,組織測試有其自身特點,受天氣、裁判、場地、器材等多方面的影響,實施過程一定要統籌安排,科學操作,這方面可以借鑒各地中考體育科目實施的經驗。
建議:為了確保公平公正,需要加強對裁判人員的培訓,加強考試過程中的監督,體育進入高考最關鍵的就是保證成績的真實性,公平是第一位。測試項目盡量避免那種需要太多人工操作的,最好是使用電子設備檢測考生成績,把人為因素降到最低。
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引入體育科目,引起了社會上不少的爭議,爭議的最大之處就是體育會否也因此成為應試教育的一部分,從而增加學生的額外負擔。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改進的。從古至今,又有那一項改革的舉措是所有人都同意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不也是在爭議中摸著石頭過河的嗎,只要方向是正確的,就要勇敢的邁出步伐,哪怕是一小步,也是偉大的;哪怕這一步歪了些,同樣也是進步的。只要我們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定執著的走下去,一定會使學生體質健康之路越走越順,越走越寬闊。
[1] 代小琳.青少年體質近20年持續下降,超一半學生血壓偏高[N].北京晨報,2006.
[2] 劉陽.中國學生體質調查之二——學生體質下降孰之過[EB/OL].www.xinhuanet.com,2006.
[3] 楊則宜.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8,27(3).
[4] 國家教育部.教育部關于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R].2006.
[5] 慈鑫.我國大學生體質狀況繼續下滑[N].中國青年報,201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