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 朱新博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央紀委向黨的十八大作的工作報告也要求深入推進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這些深刻論述,為進一步推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反腐倡廉各項工作,建設廉潔政治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一深刻論述,既展示了我們黨反對腐敗的堅定決心,又提出了建設廉潔政治這一反腐倡廉建設的戰略目標。
提出“建設廉潔政治”,是對我們黨長期以來反腐敗理念和實踐的總結。早在1941年,我們黨在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里就明確提出要“厲行廉潔政治”。后來,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等也都在不同場合對建設廉潔政治進行過重要論述。在實踐中,我們堅持不懈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取得反腐倡廉工作實效,贏得了人民的信賴和擁護。可以說,提出“建設廉潔政治”,是立足于建黨90多年來反對腐敗歷程基礎上的新的理論發展,體現了我們黨堅決反對腐敗、始終保持廉潔的堅強意志。
提出“建設廉潔政治”,是反腐倡廉建設在目標任務上的更高追求。腐敗不除,民心難安,國無寧日。黨的健康肌體容不得任何腐敗病毒的侵蝕,廉潔政治的地面上容不得任何腐敗莠草的生長。提出“建設廉潔政治”,就使反腐倡廉建設既有了“把腐敗遏制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的近期目標,又有了“建設廉潔政治”的戰略目標,有利于我們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也彰顯了黨中央最終戰勝腐敗的政治自信。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整體推進教育、制度、監督等各項工作,不斷完成反腐倡廉建設的階段性任務,為建設廉潔政治奠定扎實基礎。
文化潤其內,養德固其本。必須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不斷增強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為防治腐敗提供堅強的思想基礎和良好的文化氛圍。
教育是防治腐敗的基礎。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興國之魂,開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促進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做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模范。圍繞增強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這個著力點,建立健全分層分類施教機制,深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總體布局,廣泛深入地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將廉潔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使廉潔價值理念深入人心。
政之本,身也,身立則政立。要教育引導領導干部自覺遵守廉政準則,認真落實并不斷完善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加強管理的有關規定,堅決反對特權,著力解決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做到廉潔從政。
改革和制度創新是防治腐敗的根本。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健全反腐敗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風險,防止利益沖突,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為進一步推進改革和制度創新指明了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
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要堅持把從嚴治黨和依法治國結合起來,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健全反腐敗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執行力是制度的生命。要開展制度廉潔性評估,建立健全制度執行監督和問責機制,嚴肅查處違反制度的行為,增強制度的執行力。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繼續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推進行政審批、財稅、金融、投資、國有資產經營管理體制等改革,深化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考核評價機制,制定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干部實績考核評價標準。繼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司法公開,健全執法監督管理、辦案責任追究制度。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防止利益沖突制度,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防治腐敗。
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我們防治腐敗的核心。必須嚴格規范權力行使,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監督,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推進權力運行的公開化、規范化。
加強監督是防治腐敗的關鍵。認真執行黨內監督條例,更好地發揮巡視的監督作用,完善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監督的新途徑新辦法,做好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深入開展執法監察、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推進政府績效管理,著力強化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黨委(黨組)會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合理分解和科學配置權力,探索加強紀委對同級黨委常委會成員進行有效監督的途徑,加強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對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監督,堅決反對個人獨斷專行。
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是懲治腐敗的最有力的手段。要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嚴厲懲處腐敗分子,決不姑息、決不手軟。
要遏制腐敗易發多發的勢頭,就必須進一步明確查案重點。既要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的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化墮落、失職瀆職案件,又要堅決查辦嚴重損害群眾合法經濟權益、政治權益和人身權利的案件。嚴肅查辦發生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案件,嚴肅查辦商業賄賂案件。要繼續加大查辦案件工作的力度,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
對腐敗零容忍,既是一個決心問題,也對查辦案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腐敗行為更加復雜化、隱蔽化、智能化,揭露和查處的難度加大。必須深入研究新形勢下違紀違法案件發生的特點和規律,健全腐敗案件的揭露、查處機制和查辦案件的組織協調機制,完善國(境)外辦案合作和防逃追逃追贓機制,拓寬和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加強對重大典型案件的剖析研究,切實增強突破腐敗案件的能力,以懲治腐敗的扎實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