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彥軍
人文關懷,在現在看來,已經不是什么新鮮詞匯了。我們說政府的工作要重視人文關懷,我們說一個企業的管理離不開人文關懷,我們還說人文關懷是社會和諧文明的一種體現。是的,人文關懷的確是個法寶,我們需要它,解讀它,倡導它,就像電視專題片里流露的那樣。電視專題片以講述歷史,展現人的真實生活,以及對人的尊重、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憂思而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
在電視專題片中體現人文關懷,是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體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的需要,是歷史賦予新聞媒體的責任,同時也是新聞媒體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取勝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來,電視專題片主要展現人的生活及生存狀態,啟發人們進行理性思考。所以,電視專題片最主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利用人們的視覺去感知世界,然后啟發人們進行理性思考,引導觀眾去捉摸這個世界,它十分講究紀錄的人文關懷性。在研究和記錄人類各種生存狀態時,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實就是現實與歷史之間的交融。進一步說,電視專題片中體現的人文關懷,是沉積的民族記憶,是各種生命、生活狀態和智慧的展現,應超越民族本身的接受性,激發人類的精神潛能。從電視專題片的文化意義方面講,它需要以人為本,因為它肩負著對歷史現實紀錄的使命和責任,可以讓不同的國家、民族相互認識,思考當前人們的生活處境,提升對世界的認識,提升人們的素質和文化,具有反思性價值。同時,在激烈的競爭中,那些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的專題片更能受到觀眾的歡迎。所以電視媒體要想留住觀眾,就必須讓電視新聞節目變得越來越有“人情味”。
分析當前我國的電視專題片,它的人文關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電視專題片的工作者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力圖按照人類的生存環境,探究人類的精神含義。在進行拍攝的過程中,攝像機利用其自身解釋功能,清晰而又赤裸裸地展示了我們平常所忽略的東西,復活了現實生活中那些枯萎的人類精神,呈現出較強的思考深度和理性光輝。
人是電視紀錄片永恒的主題。提倡電視專題片的人文關懷,旨在呼吁人們關注我們的生活,紀錄這個大千世界中普羅大眾的歷史和人生,片中有驚天動地的大人物,更有那些來去匆匆、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所以,電視專題片更多地關注的是社會中的普通人,關注非主流人群及邊緣人群,記錄弱勢群體的生活場景。通過感受電視專題片的語境,觸摸那些模糊的形象,揭示、隱喻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存境遇及各種噴薄欲出的現實來讓我們理性地思考。就算人物的生活平淡無奇,但電視專題片對那些瑣碎的日常生活及人物命運的關懷的記錄,都能夠折射出其所在的時代的歷史。例如,在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的電視專題片《望長城》開始關注人類自身,這在我國電視專題片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價值意義。
一直以來,電視專題片都具有廣泛的題材,它通過記錄現實來啟迪人們對歷史、對生活進行深刻的思考。所以,電視專題片在追求對人的終極關懷的同時,也包含了豐厚的歷史底蘊,它始終是站在人類文化及生存這個大的理性的舞臺,它帶著創作者的審美價值及現實的思考來記錄那段歷史。因此,電視專題片的人文關懷必須具有歷史深度,借助于對歷史的記錄,能夠提供給觀眾某些記憶乃至思考的影像,促使人們反思歷史。這也要求創作者能夠站在一個較高的哲理起點,利用歷史學家豐厚的手筆,為觀眾呈現一種歷史的觀照乃至人類現實的生存之鏡,促使人們在這個生存之鏡中清楚人類的生存狀況。關于這一點,在汶川地震的記錄片《楊柳坪七日》中,柴靜的采訪讓人一直難以忘懷。一直以來,柴靜在做《新聞調查》時都給人展現出一種犀利的采訪風格,但是在《楊柳坪七日》中柴靜只是默默地陪伴在村民身邊,忠實地記錄和認真地傾聽,沒有喋喋不休的同情,更很少追問。這樣的記者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拉近了媒體與觀眾的距離,讓人們感受到電視紀實的人情味。
近年來,世界地理、全紀實等電視專題片正在為人們打開了觀察世界的窗口,吸引了觀眾的眼球。一直以來,電視專題片都采用真實的追蹤方式對人物和事件進行追蹤,它是人類歷史的影像見證。所以,不論是哪一部電視專題片的制作,都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沉積,需要創作者多次進行原始素材的采集,需要創作者長期關注的情感。而且在電視專題片的后續創作工作中,記錄的重訪及追憶能夠巧妙地借助于時間的跨度,強烈地揭示物是人非等,給人深刻的震撼。從另一方面來講,電視專題片的創作者,需要洞悉生活的本質,他們可以體味記錄前后的變化,見證時代的發展縮影,通過還原某些細節來點燃和照亮那些被歷史遺忘的角落。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要把鏡頭對準百姓生活,始終堅持人文關懷的創作理念,關注人類的生存狀態和社會心理,講述和記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在創作者的視野中,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能夠引起人們的共同關注,刺激人們的共同記憶,這些也正是電視專題片中人文關懷的真正價值和使命。例如,韓國紀實片《牛鈴之聲》,通過單純、原始的方式進行拍攝:老牛沉重顫抖的步伐,老人強忍病痛辛苦勞動等,一個個細節的聯合,無聲中給人們真實生活的迫近之感,編導的真誠和耐心、影片內涵的生命價值等都讓觀眾肅然起敬,收獲心靈的感動。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它要求關注人的生存狀況,維護人的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電視專題片只有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體現節目的人文關懷精神,才能真正地贏得觀眾,才能走出困境與尷尬,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