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房延輝
2003年,在中央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新形勢下,中共遼寧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做出了建設沈陽經濟區的重大決策。近十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進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
2010年4月以來,為支持沈陽經濟區建設和發展,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先后出臺了三個重要文件,即《關于批準設立沈陽經濟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關于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關于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通知》,這標志著沈陽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第八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務院在批復的《總體方案》中,明確了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并圍繞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市場主體發展、科技引領、人力資源、環境保護、統籌城鄉發展、公共服務均等化、財稅金融、行政管理、對外開放等十個方面,提出了體制機制創新的原則性政策措施,支持沈陽經濟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先行先試,銳意創新,率先突破,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國務院的重大決策和政策支持,為沈陽經濟區注入了強大動力,使之成為加快遼寧全面振興的新引擎。
在沈陽經濟區形成發展中,省委、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主要包括《關于進一步完善沈陽經濟區管理體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在沈陽經濟區城際連接帶規劃建設新城新市鎮的通知》《關于沈陽經濟區城際連接帶新城新市鎮主導產業園區產業項目財政貼息資金管理辦法(暫行)》《關于設立支持重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意見》,以及《關于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綱要》《關于加快推進沈撫同城化〈工作方案〉和〈議事規則〉》《沈陽經濟區中小企業優惠政策》《沈陽經濟區人才整體開發戰略的實施意見》《沈陽經濟區“十二五”時期實現同城化、一體化指導意見》等等,這些綜合性指導文件,涵蓋了包括土地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主導產業項目貸款貼息、區域行政管理、工商稅務、房地產市場、商貿流通、生態環保,以及交通、教育、醫療、社保、金融、旅游、檢驗檢疫、戶籍管理等百余項支持沈陽經濟區一體化建設的政策措施,為沈陽經濟區加快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在重點領域先行先試,率先突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目前沈陽經濟區現代產業體系框架初步形成,38個新城新市鎮建設全面啟動,57個重點產業園區粗具規模,五條城際開發大道建成通車,沈、撫、鐵三市024電信區號實現共享,教育、衛生、金融等領域的一體化取得新突破。
實踐證明,支持沈陽經濟區建設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和各項政策措施針對性強、含金量高、作用突出、成效明顯。有這些政策的強力支撐,沈陽經濟區不僅將成為遼寧全面振興的新引擎,而且也將成為東北地區乃至全國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