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永水
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和國家取得偉大成就的法寶。黨員干部聯系群眾要做到經常化、真實化和制度化。
一是服務群眾經常化。黨員干部要深深扎根于基層,把經常性服務于民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一種重要方式。群眾有困難,就要第一時間趕到;群眾有需要,就盡所能幫助解決;有利于群眾的事再難也要做,而且要做好;損害群眾利益的事再小也不能做。要創新服務群眾載體,豐富服務內容,通過開展發放“黨員干部便民連心卡”、創建“黨員愛心扶貧超市”等,搭建黨群、干群之間的“綠色通道”,實現服務群眾的常態化。
二是走訪慰問真實化。黨員干部走訪群眾,是宣傳黨的政策、化解干群矛盾、密切黨群關系的需要。黨員干部走訪慰問要做到實事求是,定期深入到基層群眾中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要建立黨員干部定期走訪群眾長效機制,做到“四必訪”:節假日期間必訪、春種秋收必訪、群眾有困難必訪、群眾有重病或去世必訪,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只有長時間與群眾接觸,群眾才會逐漸敞開心扉說出內心所想、所急、所盼,工作才更能有的放矢。只有深入百姓家中,才能真正走進百姓“心中”。
三是公開承諾制度化。黨員服務承諾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有益嘗試。黨員干部要立足實情提出服務群眾的各項承諾,目標要明確,措施要具體,方式要得當,年終要兌現。要通過黨員干部承諾,切實帶領群眾發展產業項目帶領致富,解決鄰里糾紛促進和諧,加強科技培訓提升素質,倡導文明新風轉變觀念,帶領農民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黨員干部服務承諾,叫響了“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黨員真心為群眾辦實事,他們才會把我們當“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