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巍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這短短二十個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新時期好干部的基本標準。能不能成為一名好干部,不僅在于對“好干部”的認同取向,更在于干部的日常工作,在于讓人民群眾普遍認同。
首先,要做到信念堅定。理想信念堅定,是好干部第一位標準,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這一條。習總書記指出,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不相信馬克思主義,不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上不合格,經(jīng)不起風浪,這樣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們黨需要的好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用堅定理想信念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習總書記對好干部理想信念的要求,是做好干部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我們教育干部、解決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只有信念堅定,才能成為讓黨放心、讓人民信賴的好干部。然而,好干部不是一朝一夕即可造就,更不是夸夸其談就能夠擁有,必須有干好工作、當好公仆的信念,要樹立愛民親民為民的良好形象,要做為人民服務的模范,要強化責任意識、公仆意識、服務意識,要自覺與人民群眾在一起,對群眾的酸甜苦辣、安危冷暖感同身受,盡心竭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真正把心為民想、利為民謀、身為民行體現(xiàn)在日常工作中。
其次,為民服務要務實。習總書記要求,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在改革發(fā)展的主戰(zhàn)場、維護穩(wěn)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砥礪品質、提高本領。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是要求干部要學會“圍著群眾轉”,這不僅是方法問題、作風問題,更重要的是群眾觀念問題。過去我們有些干部不是一切圍著群眾轉,而是只注重按上級領導的意圖辦事,只看重上級的“注意度”,卻忽略群眾的“滿意度”,違背了群眾的意愿。對此,我們通過作風建設,擺正了干部的位置,從過去的“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到今天的“講實話、重實干、辦實事”,這一可喜變化說明干部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增強了,“親民愛民為民”的作風實了,聯(lián)系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勁頭足了。只有為民服務務實,才能和人民群眾保持深厚的感情,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再次,工作要高效率。高效率的工作是干部的責任心問題,好干部在自己的崗位上有很強的責任心,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自己的職責負責。面對繁重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任務,好干部不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是一致的。日常工作中有許多工作落實不到位,關鍵是不用心、缺乏責任意識。群眾質疑,那些多年形成的社會問題,那些群眾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為什么一拖再拖、一推再推地不能解決呢?群眾認為,不是干部不夠用,不是干部素質不高,是工作效率不高。
最后,好干部是“用”出來的。干部的問題,說到根源是用人的問題。這些年,由于把干部選拔任用變成安排干部,變成平衡照顧和論資排輩,使大家對好干部的標準都弄不清楚了。眼見著左右逢源的人混得如魚得水,“圓滑官”、“老好人”、“推拉門”、“墻頭草”多了,踏踏實實干工作的人少了。用人導向問題,組織權重弱化,“牽扯因素”替代公道,導致信念動搖,工作務虛,服務低效。習近平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組織部門要拋開“牽扯因素”,公道正派選人用人,把好干部及時發(fā)現(xiàn)出來、合理使用起來,讓有本事、踏踏實實干事的干部成長起來,在選拔任用中營造好干部的成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