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
紀檢監察干部要拉長耳朵,瞪大眼睛,嚴肅查處頂風違紀的典型,樹立好典型,把經常性檢查監督和有針對性的抽查結合起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打鐵還需自身硬,職務就是職責,權力意味責任。面對黨和人民的信任,首先要從我和中央紀委常委做起,紀檢監察干部要做嚴守紀律、轉變作風、拒腐防變的表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強調
為了發展,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做好犧牲自己的準備,要犧牲時間、精力,甚至是自身。當然我們會旗幟鮮明地保護好干事、創業的干部,讓他們放手去干。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李兆前在山西省第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的大同代表團全團會議上說
權力來自哪里,掌權者自然就向哪里負責。這既是職業道德,更是生存法則。從這個角度理解習近平關于“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講話,就是要真正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這便是推進制度反腐的最好辦法。
——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說
老百姓會問:“他們要那么多錢干什么?”這就是貪欲的無止境和擴張性,抑制貪欲靠的是企業家的信念、良知和守法底線,如果他失去做人的基本信念和企業家的基本追求,良知讓狗吃了,不愿堅守法律底線,貪欲就會橫流。
——中國犯罪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工業大學法律系主任張荊教授在“2012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發布暨刑事法律風險防控研討會”上說
防范舌尖上的腐敗,一方面要從源頭上控制,建設有效的預算監督機制,推動政府部門三公賬本公開;另一方面也要啟動監督、問責機制,內部調查和外部監督雙管齊下,該處罰的處罰,該問責的問責,該公布的公布,才可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讓“潛伏”的腐敗失去生存空間。
——新聞評論人李妍在中央電視臺聚焦“舌尖上的浪費”時說
打擊貪污有四部曲:教育——不想貪;高薪——不用貪;預防——不能貪;執法——不敢貪。
——香港廉政公署前副專員郭文緯在談香港反腐經驗時說
權力可以為人民服務,也可以拿來為私利服務。所以,限權不是遏制腐敗的根本。我始終認為,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有序地參與對政府權力的監督,也讓媒體依法監督政府權力,是根本出路。
——新華網友200891在“限權是不是管住一把手的關鍵”的互動話題中說
對于網絡監督,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但總的來說網絡監督利大于弊,關鍵是怎么引導、怎么規范。網絡監督應該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真正發揮作用,建立網絡舉報長效機制。建議取消網絡實名舉報限制。應該降低網絡舉報的門檻,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收集、甄別和處理各種網民所反映出來的信息,設立一個專職的網絡發言人。同時,應該保護網絡的有效信息,規范網絡的各種相關措施。
——新華網友張大虎在《讓網絡成為干部監督的利器》的博文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