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長子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牛恩毅
近年來,長子縣紀委監察局緊緊圍繞“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針,針對產生腐敗的“權、錢、人”三個集中點,著力推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筑牢源頭“防火墻”,站好防腐“前哨崗”,為全縣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紀律保證。
公開+防控劍指“權力失控”。大力推進黨務公開暨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緊盯權力風險點,公開權力集中點,堅持把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作為公開的重點、要點、亮點,利用多種平臺,推進實施媒體公開、網絡公開、街巷公開,形成了坐在廣場觀公開、走在街上評公開、打開電視看公開、翻開報刊閱公開、擰開電臺聽公開、點開網站覽公開的全方位、全時段立體式公開局面,全力打造“陽光黨務”,有效地防止了權力尋租等“權力失控”現象。同時,在全縣60余個重要職能部門積極開展“五分式”廉政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建設,共計清理權力684項,繪制權力流程圖200余幅,查找廉政風險點2300余個,制定防控措施1800余條,完善各類規章制度650余項,實現了由事后懲戒向事前預警的轉變。具體實踐中,縣委書記、縣長根據崗位職責,帶頭對權力進行“瘦身”,積極梳理廉政風險點;縣紀委作為主抓公開工作的主要部門,帶頭對紀委常委會進行公開;全縣教育、衛生部門公開招聘工作中,實行招考政策、招考過程、自主選崗全面公開。這一系列舉措,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審計“1+5”劍懸“錢物失審”。一直以來,審計工作中存在的整改不到位、屢改屢犯等問題,已成為源頭治理腐敗的“頑癥”。為切實加強審計整改,推進源頭防腐工作,長子縣出臺了《關于建立審計整改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制定了審計整改聯席會議、結果報告、督察檢查、整改問責、結果公開五項制度,建立了“1+5”模式的審計整改長效機制。“1+5”模式運行以來,通過審計整改,已下撥滯留資金932萬元,歸還挪用的專項資金56萬元,上繳應繳的財政收入55萬元,上繳財政罰沒資金37萬元,調賬處理355萬元,并對19起應由紀檢監察和主管部門處理的案件作了移送處理。
輪崗+任職回避劍逼“干部失察”。針對部分單位存在的重要崗位工作人員長期不變動、親屬同是部門的領導干部等問題,在全縣開展了重要崗位輪崗、任職回避清查工作,有效地防止了“小官大腐”、“親戚店”等問題。在輪崗工作中,縣紀委積極征得縣委同意,本著盡力規避崗位風險、消除崗位疲勞和發揮個人潛能的原則,大刀闊斧地對內設9個科室的室主任進行了崗位輪換,既有效地規避了滋生腐敗的風險,又充分調動了干部的工作積極性。隨后,又在兩個重點職能局開展了輪崗試點工作,并順利推行,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時,縣紀委監察局制定出臺《關于在全縣黨政領導干部中開展任職回避清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對全縣100余家單位進行了清查,共約談問題干部7名,查處違紀干部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