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焜
元旦的鐘聲尚未從耳畔消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如何跟上時代節拍,又成熱議話題。日前,劉云山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強調的“政治意識、服務意識、問題意識、改革創新意識”,尤其是重提“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要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與時俱進,釋放許多意味深長的信號。
某種角度看,這也是新一屆領導集體“求真務實”作風向宣傳文化戰線的延伸。
聚首京城的各省市宣傳部長們,想必也感受到了這強勁的節拍。一個國家要發展進步,離不開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引領;一個社會要和諧穩定,必須靠良好輿論環境來支撐。當此之際,各地宣傳戰線的管理者能不能踏準中央的節拍、順應時代的節奏,不僅關系新一屆領導集體樹立的務實開明形象,更關乎改革開放大業的推進、兩個百年目標的實現。
在我們黨領導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時期,思想文化宣傳無疑起到輿論先聲的重大作用。
然而,當下擺在新聞宣傳管理者面前的考驗,前所未有。各種思潮此起彼伏,凝聚共識的任務更加艱巨。壯大主流思想變得異常重要。也因此,那些不利于打通心結、凝聚共識的僵化觀念,那些放任信仰缺失、價值迷失、信任流失的錯誤行為,那些手段單一、自以為是的生硬說教,都應堅決摒棄。
由此觀之,中央領導強調“四個意識”,提出宣傳思想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可謂點中要義。思想文化戰線的管理者不妨思考探索:社會觀念多元多樣,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才能讓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內化為群眾的認同感?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可以讓黨心與民意同頻共振?面對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如何發揮輿論監督的建設性作用,解疑釋惑、疏導情緒、培育良好社會心態?傳播技術、媒體格局、輿論生態發生變化,如何強化受眾意識、時效意識、服務意識,集聚推動發展的正能量?
“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好,把當代社會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實現這些“好”,唯有更深入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唯有更堅定地站穩立場、直面問題、改革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