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存 周洪興 高 波
徐水縣人民醫院作為二級甲等綜合性醫療機構,是全縣的醫療技術指導中心。為積極貫徹落實醫改有關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我院以強化制度建設為契機、以控制醫藥費用為核心、以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從管理體制、補償機制和服務模式三方面改革入手,積極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
公立醫院改革重在制度建設。為此,我院積極落實制度化建設、實行規范化管理,探索以人事分配為重點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一是改革決策執行機制。重新制定了人事、財務、招待、車輛等多項管理制度,分別成立醫療設備、后勤基建、藥品采購領導組織,對醫院重大事項實施集體管理和民主決策,建立行政、業務、黨務分工協作的運行機制。二是改革人事分配機制。根據我院編制床位、工作量和現有編制使用情況,科學合理確定醫院的功能定位和人員編制,按照床人比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滿足臨床需要。根據人員身份不同分別實施全員聘用制和院內合同制管理,在經濟分配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實施成本核算,逐步建立以質量、工作量、工作效率為主體的綜合績效考核體系,使職工的收入與技術水平、工作強度、工作質量、服務態度和勞動貢獻等因素掛鉤,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激發職工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農民看病貴問題,解決看病貴問題,醫保是基礎,醫藥是關鍵,醫療是根本。一是加強醫保和農合規范運行和監督管理,按照上級規定政策對城鎮職工、居民和參合農民實施出院即報,同時強化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督和指引,采取和獎金掛鉤的方式控制醫藥費用的合理增長。二是改革“以藥補醫”機制,探索實施“零、降、調、補”機制。我院對近年來的藥品收入、服務價格調查摸底和全面分析,在堅持公益性的前提下,下一步將積極實施藥品“零”差價銷售,“降”低部分醫技檢查費用,在物價部門允許的前提下,“調”整醫療服務收費,爭取上級財政部門的長效“補”償機制,包括醫院的基本建設、大型設備投入和人員工資福利支出。三是推行單病種和臨床路徑管理。積極建立和完善單病種規范化診療和臨床路徑,在原單病種和臨床路徑管理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單病種種類和臨床路徑管理的疾病種類,同時借助信息化建設平臺對病例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監測,規范藥品使用和收費行為的監督管理,同時推行“一日清單制、費用查詢制、價格公示制”和滿意度測評工作,努力做到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收費。
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是提升臨床技術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為此,我院從業務技術、醫療設備、服務質量和住院環境等多方面入手,以“四提升”為目標改革服務模式,積極加快醫院標準化建設。一是加強業務內涵建設,提升技術水平。每年投入不少于30萬元專項資金多渠道培養人才,鼓勵專業技術人員自學、引進、開展新技術項目,突出抓好業務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加強學科建設,拓寬服務領域。建立健全人才培養的運行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增強了醫院的發展后勁。二是引進高精尖醫療設備,提升診治能力。醫院不斷加大設備投入力度,引進了64排旋CT、DR、CR、四維彩超等先進的儀器設備,提升了醫院的診治能力,提高了疾病診斷的準確率和治療有效率。三是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量。醫院多策并舉強化服務教育、優化服務流程、延伸服務內涵,推出扶貧病房、優撫醫院等多項便民服務措施,全院推行“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強化醫療質量控制工作,提升了醫院的服務質量。四是優化住院環境,提升總體實力。醫院新建16層住院醫技大樓工程目前已經竣工,相關手術科室已經完成搬遷投入正常使用,擬對相關內科系統、門診醫技科室調整布局,使就醫流程和功能分區更趨合理、住院環境更加優雅。
今年是全面實施“十二五”醫改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重要的一年,我院將按照新任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提出的“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指示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制定切實可行的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積極主動參與公立醫院改革實踐,狠抓醫改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的落實,積極探索醫院改革的新途徑,有效減輕病人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全縣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安全、價廉的醫療保健服務。為全縣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