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燕
(山東萊陽海潤絹紡有限公司,山東 萊陽265200)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中央多次強調:企業黨建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在這個問題上,任何時候都不能含糊和動搖。因而加強和改進國企的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深化改革和企業持續發展中日益顯得越來越重要。筆者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作一探討。
一是,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輕視現象。部分企業“重經濟,輕黨建”,認為抓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是對立的;還有部分企業視書記崗位為二線,思想上存在不重視現象;還有的企業把認為黨建工作就是在報刊欄貼貼報紙,在黑板上寫寫板報,沒有深入細致地進行教育,不去追蹤考量教育的結果,結果致使部分黨員產生失落于抵觸情緒,對黨組織信心不足。
二是,黨組織作用存在一定的弱化現象。具體體現在企業黨組織的核心作用被邊緣化,在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上,管理人員的選拔和任用上,難以發揮作用,出現了“企業經理說了算,企業書記一邊站”的現象,部分企業黨組織還出現了工作“要看經理臉色行事”的現象。如此,部分黨組織面對企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職工切身利益問題,只能“退避三舍”,職工群眾訴求難以得到黨組織的關懷與解決。
三是,基層黨建人員隊伍存在一定的軟化現象。部分政工黨務人員感到工作不被重視,因而不熱心黨務工作,只要有人員調整,便想法設法“轉行”,出現了部分企業政工工作多由一些老弱病殘和閑雜人員擔任的現象。久而久之黨務和政工部分逐漸成為企業老弱病殘與富足人員的安置場所,黨務工作者整體素質日趨下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由于缺乏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教育工作難以得到良好實施。
一是,思想意識要實現轉變。首先,工作思路要調整。“三貼近”原則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脈門,也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精髓,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丟的東西。要把“三貼近”落到實處,關鍵是提高領導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只有領導重視了,推進具體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才容易打開口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找到“三貼近”的切入點,黨建干部才能真正深入基層和員工當中,與員工交心、交友、交談,在教育人、鼓舞人、激勵人、塑造人的方面做足文章,下足工夫。
二是,工作方法是實現創新。要善于運用總結經驗、創新工作方法,進一步提高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可以依托現代辦公網絡,積極推進黨務工作信息化建設,逐步改革傳統的工作方式,不斷提高企業黨建工作效率。要找準企業黨建工作著力點,精心設計,搭建平臺,整合資源,促進企業黨建工作由圍繞型向融入型轉變、由務虛向務實轉變。要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黨建“三聯”責任點制度、黨內定期表彰激勵機制等,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黨建工作基本制度,包括會議議事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評價考核等制度,使黨建工作有章可循,打開工作新局面。
三是,黨建隊伍要實現硬化。“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搞好基層黨建工作,關鍵是要有一批好的黨建干部。這就要求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質、思想作風、道德品質、業務水平過硬的黨務干部隊伍。要加大對政工干部的雙重培訓,在大力提高其黨建工作業務素質同時,加強其對經濟、管理、技術的培訓學習,使之既成為黨建政工工作的強手,也成為經濟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有計劃地組織黨務干部和經濟管理干部進行換崗交流,積極解決好黨務干部的待遇問題,在工資、住房、獎金、職稱等待遇上同行政管理干部一視同仁。要不斷健全完善選拔配備、管理監督等有效機制,著力培養造就一支守信念、有本領、重品行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和后備干部隊伍,為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