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斌
(中煤礦山建設集團 安徽安廈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我國現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體制是在舊體制的基礎上,逐步修訂形成的,或多或少還存在著政企不分、政出多門的狀況。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閉管理和內部監督體系,難以實行嚴格、公正的質量監督,使工程質量受到很大的影響。
有的企業管理職責不落實,資源配置不充分。對分承包隊伍的評價選擇和管理不能滿足實現質量目標的需要。對勞務分承包隊伍的評價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證件的驗證,忽視對其實際質量保證能力的評價、考察。預防、糾正措施的機制不健全。
有些工程違反法定建設程序,未辦理相應手續就盲目開工建設;有些工程層層轉包,企業資質審查不嚴;有些工程施工圖紙未經審查即開始施工,邊施工邊設計,盲目追求施工進度,留下很多質量隱患。驗收作為工程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有的質量監督部門監督不力,竣工驗收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些施工企業和施工技術人員質量意識淡薄,在施工活動中違反相關規范和操作規程,不按圖施工,不按順序施工,技術措施不當,甚至偷工減料,由此造成工程質量低劣,質量事故不斷發生。
市場準入制度是保證工程質量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而一些地方和部門,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業中出現虛假的有資質無能力或高資質低能力的不正常現象,或存在無證施工、借證賣照、超規定范圍承包,或逃避市場管理、私下交易等現象,必然對建設工程質量構成嚴重威脅。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中煤礦山建設集團工程質量管理暫行辦法》提出:要依照國家質量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對在建工程質量實行全過程控制、改進、監督等活動。作為集團下屬建筑施工企業,我們要提高對質量管理控制的認識,積極采取對策,切實解決工程質量管理過程中的難題。
建筑工程質量的特點是由建設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設生產特點決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產的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產品的固定性,生產的流動性;二是,產品的多樣性,生產的單件性;三是,產品形體龐大、高投入、生產周期長、具有風險性;四是,產品的社會性、生產的外部約束性。基于以上特點可以看出,建筑工程質量受設計水平、材料好壞、施工方法先進與否、技術措施是否到位、人員素質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響。
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5方面: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人的因素: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決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關人員的素質,或多或少地對工程質量產生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材料因素:構成工程實體的各類材料、構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與否,是決定工程質量的基礎。 機械因素:建筑施工所用機械設備包括配套的工藝設備和各類機具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方法因素:施工現場采用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科學,對工程質量有較大的影響。環境因素:環境條件包括工程技術環境、工程作業環境、地理環境、周邊環境等對工程質量的優劣特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中煤礦山建設集團公司法人代表是質量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副總經理對各自分管范圍內的質量管理工作負有直接領導責任,集團公司工程管理部負責質量工作的綜合管理和監督。集團各子 (分)公司、工程指揮部、直屬項目經理部承包經營責任人,是所在單位項目工程質量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進一步完善集團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明確各自的職責,制定工程項目的年度質量目標,解決工程質量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抓好生產過程中工程質量的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對本單位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負直接管理、檢查、監督的責任。項目經理(工程項目負責人)負責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的各項具體工作,對工程質量負有直接責任。施工管理人員(工長)對所負責的分部、分項工程質量負有直接責任。生產班組長對本班組的操作質量全面負責,生產工人對本人的操作質量負完全責任。
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當按照《中煤礦山建設集團工程質量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積極采取以下措施:
讓員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積極開展人員培訓,提高員工素質。要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質量知識、施工技術、安全知識等方面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特殊過程嚴格按作業指導說明書組織施工,施工人員需經培訓并取得資格。如防水作業、鋼筋連接等特殊工種,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一般工種也必須要求施工人員熟悉操作要點和難點,堅決杜絕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操作不當而導致出現的質量問題。
采購材料要廣開門路,掌握材料信息,綜合比較,公開招標,擇優進貨。進場材料、物資或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材質證明和使用說明書。物資采購主管要定期對供貨商進行評審、考核。施工現場材料管理人員要會同工地負責人、甲方等有關人員負責對現場設備及進場材料進行檢查驗收。特殊材料要有說明書和試驗報告、生產許可證,對鋼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劑等必須進行復試和見證取樣試驗。
每項工程有總體施工方案,每一分項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根據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對施工方案進行修改。施工單位在開工前必須對工程質量形成的全過程進行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并形成質量手冊、作業指導書、報告、表格等,明確質量管理體系人員,專人負責,層層把關。確定現場管理的目標和標準,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質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工序所構成,工序質量是構成工程質量的最基本的單元,上道工序存在質量缺陷或隱患,不僅使本工序質量達不到標準的要求,而且直接影響下道工序及后續工程的質量與安全,進而影響最終成品的質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嚴格的交接班檢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進行中,必須堅持自檢、互檢。完工以后,再由專項質檢員檢查,然后在自檢合格基礎上,向監理申請驗收,監理人員應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嚴格依據國家現行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進行質量檢查,檢查合格簽字確認后下道工序才可進行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把好質量關以外,政府部門要加大建筑市場管理力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堅決查處無證設計、無證施工、無施工報建、無委托質量監督的工程項目;嚴厲查處質量事故責任者。只有這樣,才能使建設活動各方真正重視工程質量,把工程質量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