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松
(廣東電網公司惠州供電局,廣東 惠州 516000)
在提高變電站供電可靠性的工作中,變電運行是可靠性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變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直接關系到整個電力系統網絡的安全穩定運行,是電力網絡公司生產運行經營的生命線,其主要的任務是轉變電壓及輸送、分配電能,其供電可靠性對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變電站的供電可靠性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電力系統是指從發電廠、變電站、輸電配電線路以及到電力客戶的一個完整電能輸送的系統,變電站是電網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千千萬萬的電力設備以及其保護和控制裝置,而且分布在各種各樣不相同的地區和環境,都很有可能發生各種情況的事故或故障,大大的影響了電網的正常供電運行和對客戶的可靠供電。
供電可靠性體現電網持續供電的能力,是考核電網電能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由客戶平均的停電頻率(CAIFI,次/年)和客戶平均停電的累計時間(CAIDI,min/年)以及全部客戶的平均供電時間占一年時間的百分數來體現。CAIFI=客戶停電的總次數/停電的客戶總數;CAIDI=客戶的停電累計時間總和/停電的客戶總數。
由此可知,要提高變電站供電可靠性就得想辦法如何減少停電時間,降低停電的次數,本質就是,減少一個統計期內總的停電時間。根據變電站電力設備和變電站運行工作內容的不同之處,進一步分析是什么原因影響著變電站的供電可靠性,從而提出一些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措施和辦法。
2.1 計劃停運。
變電站設備因為大、小修、做試驗、清掃和進行施工改造的需求安排計劃停運。
2.2 非計劃停運。
變電站設備因事故故障等原因不能用,卻不是因為計劃停運。
2.3 停電安排安排過程不緊湊,工作人員熟練程度和作業效率差,誤倒閘操作或操作超時等各種外因影響了客戶停電時間,以及客戶的復電時間太長。
3.1 加強變電站人員的操作管理,縮短值班人員的操作時間。
在保證倒閘操作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倒閘操作的時間,來滿足減少停電檢修時間和提供優質服務的需求,在各種方面意見的前提保證下,對變電停電檢修操作管理規定要求如下:確保停電檢修內容和時間的正確性;確保停電檢修工作充分齊備;變電站工作票嚴格按要求,提前在前半個工作日或工作前一天傳至工作現場,這樣變電站值班人員就可以提前進行審核和填寫操作票,減少了現場辦票和停電時間;在變電站設施停、送電操作過程中,如果沒有特別原因(如打雷下大雨),各級電力調度員和變電站值班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調控中心批準的停送電時間及時進行停電操作并及時完成送電。對于一些大型復雜操作,組織有關電力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的協調指揮操作,提前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并要做好有關“危險控制點的分析和預控”工作,保證倒閘操作的安全和質量。
3.2 各方面配合開展進行變電站設備狀態檢修,減低因設備事故而停電檢修。
根據電網公司開展的設備狀態檢修要求,要一步一步取消定期檢修制的有關規定,變電站值班人員應該要積極配合變電站設備狀態檢修工作,這樣才能更能有效調整對變電站設備的檢查范圍和重點,利用設備帶電測試、絕緣在線監測和紅外線熱像儀監測發熱點等各種措施,進一步加強對變電站設備的監測工作,大大的降低了設備停電的次數和用戶供電量的損失和設備因為過熱而引起的電力事故。如果確實需要停電處理的線路,也可以利用發電車和負荷轉移倒供等各種措施實現對客戶的連持續供電。
3.3 合理電力調度減少客戶停電次數
為了實現提高供電可靠性的目標,要充分發掘電網系統的潛力,從生產安排計劃、電網運行方式、計劃停電等按最佳的辦法控制對客戶的停電時數,按照能夠帶電作業的,決不可以停電;能通過倒閘操作改變電網運行方式來減少停電的,絕對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實現,以及對停電計劃要以如下原則實行“先算后停”、“先算后報”、“先算后干”,還要從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幾個方面來減少對客戶的停電。對確實不能夠倒供配網負荷的,就想辦法采取臨時供電的相關措施,如增加發電車等辦法,或者站外用其他10kV電源反供變電站10kV母線。
3.4 減少計劃停電時間,做好停送電的各項準備
依據以提高供電可靠性來承包停電操作方案,變電運行人員的操作時間包括停電期間的兩票(工作票、操作票)準備時間以及停送電操作所占時間。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減少因為辦理工作票或操作所占時間。變電站值班人員及時掌握變電站現場工作進度,做好一切設備停送電的準備;還要積極和施工公司及相關部門配合計劃內和計劃外的停送電項目,提前做好操作及相關工作準備,通過采用微機兩票(工作票、操作票)管理系統,加強兩票(工作票、操作票)準備工作;實行操作、工作雙監護制,安全、按要求時間內圓滿完成設備停送電工作任務。
3.5 完善員工管理、員工培訓系統
變電部門要制定嚴格的技術指標考核制度,按要求做好相關管理措施,定期開展變電站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可靠性管理檔案和資料,令可靠性管理工作變得規范標準;將供電可靠性指標一層一層分解責任和任務到各個供電所,充分發掘供電潛力,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各項工作;每個變電站要定期認認真真地準確及時進行供電可靠性統計工作,按相關要求和規定上報;安排人手定期檢查供電可靠性指標的完成情況及進度,并且安排變電運行專責有關人員寫出可靠性總結分析報告,及時準確地向有關上級部門及領導說明正存在的相關問題,對沒有原因超時上報人員作有關懲處。
另一方面,加強變電運行人員及相關班組(如檢修、繼保等班組)成員技術培訓,提高相關業務素質,掌握變電站日益增加的新設備特性和新技術,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基礎是加快提高變電值班人員業務及工作水平和工作態度。使用變電站設備新產品,將有利于提高變電運行設備的可靠性,并且認真踏實地做好各方面變電站運行巡視檢查維護工作,提高變電站設備的健康水平,降低設備故障率。
供電可靠性體現電力系統對客戶持續供電的能力,是電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一個電網公司管理水平、技術裝備的綜合表現,供電可靠性的高低不僅僅代表著電網公司的服務水平,而且直接關系到電網公司的經濟效益。要提高變電站供電安全可靠性,運行設備是基礎,變電管理才是關鍵,尤其需要在變電管理上下足功夫,進一步加強在變電運行、停電、檢修等各項相關工作的管理。
[1]崔福宏.淺談變電站供電可靠性[J].華章,2010.
[2]王業成.淺談提高變電站供電可靠性的措施[J].廣東科技,2011.
[3]康巖,白洋.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發展現狀分析[J].科技傳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