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瑛
(1.湘潭大學 法學院,湖南 湘潭411105;2.湖南警察學院 偵查系;湖南 長沙410138)
秘密偵查作為懲治某些隱性新型犯罪的利器,為快捷高效地發現犯罪線索、收集犯罪證據、打擊犯罪行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偵查活動的對抗性決定了對相對人的權益具有侵害性,秘密偵查的秘密性及強制性更增加了對相對人權益的侵害。在保障人權成為現代法治國家共同追求的今天,面對我國“重實體輕程序”的刑事訴訟傳統,對秘密偵查進行法律上的程序規制顯得尤為必要。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從程序上對秘密偵查進行了限制,但規定的過于原則、模糊。本文根據新修訂《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結合我國司法實踐中秘密偵查的實際情況,對如何加強秘密偵查的程序規制提出幾點建議。
對秘密偵查的程序規制,首先應從啟動程序著手。 我國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148 條雖然規定了采取秘密偵查措施應當“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但并沒有對什么是“嚴格的批準手續”進行明確的規定,且就我國目前狀況而言, 秘密偵查的批準程序全部是內部審批程序,不受外部機關的任何制約監督,缺乏分權制衡機制。 這種內部審批的啟動程序對秘密偵查措施的規制具有天然缺陷,因為不管法律規定的批準手續多么嚴格,審批者和執行者畢竟是一個單位,面臨同樣的破案壓力,執法利益上具有一致性,這就導致審批者可能更多考慮偵查的便利,而忽視對相對人權利的侵害。
由于秘密偵查措施的使用可能嚴重侵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多數法治國家在啟動程序的審批上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我國也應該完善對秘密偵查措施的啟動程序。 首先,對嚴格的批準手續進行明確、具體的規定,要求申請者應以書面形式做出,在申請書中寫清楚實施秘密偵查的理由、對象、時間、地點等,尤其是要對“偵查犯罪的需要”進行具體說明,不是在窮盡其他一般偵查手段無法收集犯罪證據的情況下,不能采取秘密偵查措施,以更好的保障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其次,改變內部審批的做法,借鑒域外先進做法,實行外部審批。 根據世界主要國家中對偵查行為的監督主要由法官來行使的通常做法,我國理想的模式應該是法官行使秘密偵查的審批權。[1]但就我國目前的體制和實際情況來看,公安機關的秘密偵查由檢察機關來行使比較合適。 具體做法是可由同級人民檢察院進行審批,審批的時間應該限定在3 日以內,對于特殊情況的,可以邊申請邊啟動秘密偵查措施。對于人民檢察院的秘密偵查,可探索交由法官進行審批。
秘密偵查中,嚴格的實施程序對于限制偵查權的恣意妄為、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及訴訟程序的公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刑事訴訟法》第150 條規定,偵查機關為了偵查犯罪的需要實施秘密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經過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進行,這些規定為相對人及其他公民權利的保護提供了一個初步的程序法保護框架。[2]但是我國對秘密偵查的使用地點沒有規定,在秘密偵查措施的期限上,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每次可以實施三個月,對于復雜、疑難的案件,經過再次申請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且次數沒有限制。 這樣的規定不利于相對人的權利保護。
對秘密偵查進行程序規制, 必須健全我國秘密偵查的實施程序。首先,嚴格秘密偵查期限延長的審批。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秘密偵查的三個月期限屬于較長的期限, 以秘密偵查中常用的監聽措施為例,日本的期限是10 日,可以根據情況申請延長,但對相對人總的監聽時間不得超過30 日;意大利的期限為15 日,沒有關于延長的規定;和日本、意大利相比,美國的期限較長,為30 日。 因此,我國在現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應嚴格秘密偵查期限延長的審批。其次,限制秘密偵查的使用地點。世界上不少國家對秘密偵查的使用地點都有比較嚴格的限制,如德國對相對人進行監聽,只能監聽相對人的電子通訊、相對人在公共場所的會話,若要對相對人在私人住宅的會話進行監聽,則需要滿足相當苛刻的條件。 我國對秘密偵查措施的使用地點沒有任何限制,因此,應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限制秘密偵查的使用地點,如不得隨意對相對人的住宅實施秘密偵查措施,通過秘密偵查使用地點的限制,起到減少秘密偵查使用機會的作用,從而更好地保障人權。
對于非法的秘密偵查行為,必須要有完善的制裁機制,制裁可以分為實體性制裁和程序性制裁兩種類型,程序性制裁就是通過法律規定的制裁方式,使非法的秘密偵查行為不具有預期的法律效力。 我國新《刑事訴訟法》將秘密偵查納入立法規范的范圍,是立法適應時代發展的一個進步, 但非法秘密偵查行為的程序性制裁措施,《刑事訴訟法》在立法上仍付闕如。[3]
對秘密偵查進行程序規制, 應規定秘密偵查的程序性制裁措施。筆者認為,應主要通過以下程序性制裁措施來遏制司法實踐中的非法秘密偵查行為。首先,終止訴訟或撤銷訴訟,如果非法秘密偵查對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較為嚴重的侵害,應當終止或撤銷訴訟;其次,訴訟行為無效,訴訟程序中,對于嚴重違反程序性的秘密偵查,法官可以裁定其不具有法律效力。再次,減輕處罰,對于偵查機關的秘密偵查存在程序性瑕疵,侵害相對人權益的,可以通過減輕處罰對相對人進行一定的救濟。
[1]何家弘.秘密偵查立法之我見[J].法學雜志,2004(6).
[2]李明.進步與不足:新刑事訴訟法技術偵查措施規定之反思[J].時代法學,2013(1).
[3]張建偉.秘密偵查的程序要求與方法限制[N].檢察日報,2012-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