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2月23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審議“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關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草案”。如果獲得通過,單獨二胎政策將成為一項全國性的法規,夫妻雙方如果有一方是獨生子女,則可以生育兩個孩子。
點評:實行了4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終于出現松動,“單獨兩孩”政策的出臺,主要是著眼長遠,防止人口過快老齡化。但另一方面,中國資源環境的壓力依然存在,差不多的國土面積,美國只養了3億人,而中國則養活了13億人。所以,“單獨兩孩”不是鼓勵生育,更不是允許人們“放開了生”。
事件:12月1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了陜西農民張正友在山東萊蕪討薪的經過。張正友說礦主齊二丑欠他和他的70多名鄉親累計200多萬元薪水,他討薪反被當地派出所關押。當地派出所則說張正友涉嫌欺詐。問題的焦點最后集中到了幾張收據上:派出所出示了張正友收到工資的收據,而張正友說收據不是他寫的,要求做司法鑒定,當地派出所又說收據原件丟了。簡單事件成為一個詭局。
點評:問題的關鍵是對那組收據的司法鑒定。如果派出所拿不出收據原件,那么收據應被視為無效。如果派出所拿出了收據原件且鑒定為真,那么張正友詐騙無異,立即逮捕法辦。但最有懸念的結果如果出現,當地派出所及公安分局怎么辦?那就是收據鑒定為假。誰造的假?誰又把假證據變成了真證據?討薪事件的詭局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社會現實?
事件:12月3日,青島“11.22事故”最終死亡人數確定為62人,136人受傷。
點評:事故初步調查結果顯示,設計問題導致了輸油管道與城市生活管網交叉或太近是造成事故死亡人數眾多的主要原因。事故警醒我們,違背科學規律的發展,最后必然是難吞的苦果。
事件:12月19日,國內各大網站同時曝出一則小事,沈陽一位老人在被電動車撞倒后,對撞人者說:“孩子,我沒事,我有醫保,你趕緊上班去吧?!钡搅?2月22日,事件又有新進展,被撞老人其實并沒有醫保。
點評:當一系列“撞”字事件使有人嘆惜“壞人變老了”之時,沈陽的這位大爺為我們送來一絲暖意,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人與人之間需要互諒互讓,需要相互理解。潛臺詞中,大爺表現了對那些借機訛詐者的不齒,和對社會良知的呵護。
事件:12月16日,“嫦娥”號飛船和“玉兔”號月球車實現成功互拍,傳回了高質量的月球地面照,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控制指揮中心觀看了互拍全過程。
點評:數千年來,中國人把月球想象得太美了,廣寒宮里的美女嫦娥,以及與她相伴的玉兔都被賦予了活靈活現的故事情節;而這一天,中國人終于用自己智慧的眼睛看到了真實的月球景象。
事件:12月6日,有網友發貼稱,重慶長壽區一名一歲半的男童被婆婆誤留在電梯,被電梯里一位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抱起并摔到地上猛踢。男童婆婆追到25樓,找不到孫子。小姑娘還拍拍老人說“阿姨不要著急”。之后,孩子被找到,渾身是血地躺在小區樓下,生命垂危。
點評:事件持續發酵,一段時間以來,引起許多人的關注。但我們在關注事件本身的同時是否應該反思一下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造就了摔童女孩的暴虐性格?在兒童教育上,我們的教育方式還有哪些欠缺?
事件:12月15日,天津市有關部門突然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第二天起,凡購買小汽車者,均需搖號。
點評:當北京進一步收緊購車總量限制之后,又一個城市在環境的壓力下對汽車保有量的擴張進行管制,喜憂參半,喜的是城市環境有可能改善,憂的是民意對此的反彈。
事件:12月23日起,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布開始發售春期間客運車票,預售期為20天。
點評: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有人發愁:回家的車票哪里弄去?其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鐵路發展迅猛,但無奈的是,中國的流動人口增長更快。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故土到外鄉去撈世界,過年了,該回家了,但車票越來越難買了。
事件:莫斯科時間12月20日中午12時,俄羅斯總統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特赦霍多爾科夫斯基的總統令》,20分鐘后,在監獄里呆了10余年的俄羅斯前石油巨頭霍多爾科夫斯基重獲自由,并隨即飛德國,看望在那里住院治療的母親。
點評:《特赦令》彰顯了鐵腕總統普京的人情味。普京和霍多爾科夫斯基交惡多年,但在霍氏之母生病住院并提出特赦申請時,普京總統很快就簽發了《特赦令》。
事件:12月23日,山東省郵政管理局召開第二次新聞發布會,通報濰坊捷順通快捷有限公司(圓通網絡)運轉中心發生一起化學品泄露事件,先后導致8人中毒,1人中毒死亡的嚴重惡性事故。
點評:快件毒死了人,想來后怕。如果快遞公司送來的是炸彈怎么辦?根據有關規定,劇毒的氟乙酸甲酯是不能通過快遞公司遞送的,只能通過專業物流公司運送,但為了省錢,生產廠家委托給了快遞公司,結果毒物泄漏了??爝f業迅猛發展的今天,監管缺位是最大的“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