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征漢
(江西南昌山湖園林建筑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46)
在傳統的設計理念中,“以車為本”長期以來一直是道路交通設計的出發點。道路僅是人和車輛移動的通道,設計工作者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使車輛能夠快速的通過。這種設計觀念導致了城市建設時不考慮地形特點,千篇一律的方格網式的道路網絡,導致了單調的城市道路,以步行和自行車為出行方式的弱勢群體其公平使用道路的權利被無形剝奪。而如今人性化的理念已經系統地貫穿于各行業的創造和設計活動中。
城市的建設,道路規劃先行。道路的規劃在建設中的地位很重要,城市建設依附于道路的規劃。所有的城市建設例如,城市的廣場,社區街道,旅游景觀等等的建設都應列入到城市道路規劃的行列中。而在目前的城市建設中,很難看到完整的道路規劃,通常表現的很隨意。可以理解出很多的原因,首先,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的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計劃沒有變化快;其次,從中牟取相應的利益,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個體的經驗者,他們更愿意在利益的驅使下,為尋求更多的財力,將土地出讓,這都將影響到城市的道路規劃的問題。
首先,從道路規劃過程看,人們群眾參與的程度是不夠的。其次,在道路規劃過程中,領導們總是以自己的意志進行判斷好壞是非,使道路規劃的獨立性和公開性被打破,人們的需要得不到反應。最后,城市的道路規劃的約束力不強,降低了人們對道路規劃的信任和關注。
在城市的道路規劃中,完全忽視了對文化的保護意識。一個城市的發展壯大,需要有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伴隨長期的歷史過程必然會有大量的文化遺產遺留下來。在城市的道路規劃的過程中,那些有深厚文化的底蘊的文物古跡,名勝風景,文化遺產已經遭到嚴重的損壞;其次,在城市的道路規劃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在城市建設規劃一方面帶來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煥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卻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產生強烈的沖擊。再次,在城市的道路規劃中,完全是追求速度忽視質量。有些城市完全是為了早日完成任務,早出功績,僅僅是追求城市的道路建設速度,完全忽視質量的問題,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嚴重損失。
首先,盲目的將道路拓寬,我國的城市道路紅線寬度普遍較窄,主干機動車道的道數較少,一般只有幾條。近些年,我國的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在不斷的增加,在道路上堵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許多機動車的要求,許多城市沒有經過具體的規劃就將一些舊的街道巷子拓寬,將機動車的道數增加到10條左右甚至更多。機動車的道路是越來越寬,占地面積越來越多,使得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其次在道路的交叉口設計缺乏合理性。大的交叉口是整個城市各類交通匯合、轉換、通過的地點,更是交通控制的地點,在交叉口范圍內,車速運行速度慢,通行的能力小,事故的高發地。在交叉口的設計中,交通設施不夠完善,主干道數不足,通行的能力與路段成反比,在交叉口排水的設施不暢,在下雨陰天雨水堆積;其次,與公路相比較,城市道路有一定的區別。城市道路功能的多樣性,組織很復雜,建筑密集,無論在地上還是地下布線很多,建設的周期短。由于城市道路是政府的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設的過程中,為了按照要求的工期完成,不得不降低標準。有許多主要的干道根本沒有采用科學的原理建設,由于基礎建設的不夠牢靠,許多主干道路在投入使用的不久,就出現路面斷裂,下沉等一些現象,嚴重影響了道路的使用質量。最后,在道路規劃建設中,忽視了我國的人口密集,行人與非機動車的交通量也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在開始道路設計時,首先應重視這個區域城市環境建設的規劃。根據系統論原理:系統的功能大于系統各部分功能的總和。在設計中設計者應該充分運用這個系統論原理。根據城市規劃了解清楚這條路在城市環境建設中的定位。摒棄以往景觀設計中拼貼、見縫插綠,只看局部,不看整體,缺乏系統的設計方式。要把這條路融入整個區域的綠色網絡之中,進行系統的分析。
充分了解區域規劃和道路周邊的人居環境和自然環境,才能使景觀創造達到各種因素的協調,尊重物種多樣性的存在,減少對資源的破壞并對自然資源進行保護與再生。道路景觀的創造和景觀序列的劃分,應結合周邊環境的特點,最大限度的保護和展現自然資源;并充分利用各種人的感覺要素形成各路段的景觀特色及復合多樣的景觀框架。通過景觀的創造和拓展,豐富和擴大目標范圍,創造連接各城市或節點的城市綠色走廊和網絡。
在設計之前,應對現場做好深入的調查研究。對道路周邊自然形成的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和現有的建筑景觀摸查清楚,并找到其特點。特別是對自然的山林、湖泊、田野要進行分析,在設計中把它們有機地融入道路景觀之中,創造出一個真正的和諧共生的生態走廊。
城市道路是聯系城市節點的交通網絡。其功能比較多樣,有車行為主的主要交通干道;也有以人為主的步行街等。作為設計者都應該遵循城市規劃的要求,及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合理種植的要求,系統地分析此路周邊的地塊功能,解決好此路段的人群所需要的功能,在此前提下創造好的景觀和綠化設計。
城郊道路的功能是滿足人們搭乘機動車往返市際之間,其特點是穿過大量山林、田野、湖泊、村鎮、農莊等地塊。由蜿蜒的平曲線和起伏的縱曲線組合形成一個使司乘人員心情愉悅,能體會到動靜之美的行車環境。
在城市道路規劃過程中,要采用先進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來規劃城市的建設,要依據本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所起的作用和所處地位,給城市做一個好的定位,制定一個有效的城市發展目標。城市道路規劃要堅持維護權威性和嚴肅性,不要頻繁的變換,否則必將導致建設工作的失誤。不能脫離實際的問題,可以從基礎著手,根據形勢進行研究,這對于城市的建設規劃很重要。要不斷的結合本身的問題,不斷完善城市道路的規劃體系,因地制宜,編造出更詳細更專業的道路規劃設計.
城市的道路規劃發展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要保證城市的道路規劃的順利實施、順利進行,各級城市行政主管部門需要將規劃實施的監督工作落到實處。首先要做好土地的審批,使用,建設工作,嚴格監督正在進行的規劃工程,按照主管部門提出的要求完成。要經常進行監督檢查,若發現有些違法的行為,要按照相關的制度進行糾正或處理。只有相應的制度才能維護監督的權益,使得管理規劃工程更順利的進行下去。[本文轉自:lunwen.1kejian.com]
城市及城郊道路規劃設計應在城市規劃(包括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指導下進行,運用景觀生態學規劃的原則、線性空間設計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在城郊道路景觀設計中應充分利用自然群落形態和自然景觀資源,取得良好的景觀效果。城市道路的規劃設計則應盡量在有限的土地上結合當地環境,人文條件,優化道路景觀各種元素的設計,創造以人為本的多形態空間,使其成為城市中具有良好景觀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城市景觀道路。
[1]蔡志洲.中國公路景觀文化及實例[J]中國園林,2004,20(4):42-48.
[2]張旭.城市詳細規劃設計實訓[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5.
[3]馬青,呂正華,趙明.以人為本的城市街道設施規劃研究[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