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杰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0)
寄生蟲學檢驗是研究與人類健康有關的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和人體的相互關系,以及寄生蟲感染(病)實驗診斷技術的一門科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人體寄生蟲學的基本理論及檢驗技能,并能應用寄生蟲檢驗技術對感染人體的寄生蟲進行檢查和鑒定,從而為寄生蟲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1]。寄生蟲學檢驗的實訓課與理論課教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實訓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通過實訓將學生的學習目標與工作崗位的需要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對寄生蟲學檢驗知識、技能的掌握及臨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
傳統的實訓教學采用單一的教師傳授模式,每次實訓課都由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提前做好一切準備,上課時先由教師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驟,然后示教,由于學生圍在一起,導致部分學生視聽不佳,且示教時間過長,學生易開小差。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如用顯微鏡觀察蟲卵),需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而一位帶教教師遠不能滿足幾十位學生的需求,致使學生實訓操作質量不能保證,缺乏對臨床寄生蟲病診斷的能力。因此,改變傳統的實訓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
教師在實訓課利用多媒體可直觀反映標本形態結構,并且示教內容統一,避免了認識上的誤差。如進行蟯蟲病原學檢查時,通過多媒體播放蟯蟲成蟲夜間在肛周產卵視頻,生動展示成蟲產卵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理解為什么夜間肛周查成蟲,清晨排便前用透明膠紙法在肛周查蟲卵。用多媒體清晰展示蟯蟲蟲卵及成蟲形態特征,有利于學生對其形態的掌握。原蟲包囊的檢查也可采用動畫的方式演示操作步驟,使學生直觀了解每一步驟怎么做。對一些耗時較長的實驗,如鉤蚴和毛蚴的培養,可運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全過程,有利于學生對整個過程的了解。多媒體實訓教學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合,使實訓教學內容得到全面表達,為實訓教學創設了逼真的效果[2]。
集圖、文、聲、像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多感官刺激,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枯燥內容生動化,微觀世界宏觀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升了學習效率[3]。如弓形蟲檢查時,先展示多種畸形兒的圖像,提出系列問題,然后用動畫演示生活史,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其熟悉弓形蟲的形態、生活史及致病機理的前提下,快速掌握弓形蟲檢查時采集標本、選用檢驗方法、做出正確檢驗并快速發出檢驗報告的方法。課余時間學生可登錄寄生蟲學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充分利用網絡課程,搜索感興趣的資料,了解本學科最新成果。
課件是集教學思想、手段、經驗和編導水平于一體的智慧結晶。課件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授課教師精心設計制作課件,達到圖、文、聲、像并茂。
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若機械復制課本內容,以大段落的文字描述實訓內容,容易引起學生視覺疲勞,或有些學生忙于記錄而忽略了教師的講解,影響學習質量[4]。有的教師選取了很多圖片,但與講述的內容關聯不大,且色彩過于絢麗,形式過于花哨,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沖擊了主要內容,造成主次不分,從而不能體現學習重點和難點[5]。
教師在準備實訓教學內容時,沒有根據實訓大綱要求選材、精心設計制作課件,而是將實訓指導內容簡單再現,講授時照本宣科,重點不突出,布局不合理。
教師要對實訓指導進行嚴格、細致的剖析,重新優化組合知識結構,形成一個學生易于接受的知識框架。在形式上,力求清晰、具有層次感。每張幻燈片應有一個突出的重點。字體一定要醒目,注意色彩搭配協調,避免視覺疲勞。圖片影像資料要清晰,動畫形式要豐富多樣,表格要簡明,文字內容要恰當,重點要突出,整個內容要適度[6]。
多媒體教學能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方法及實驗影響因素。對教學難點重復演示,可使學生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因此,實驗步驟可采用流程圖或者動畫方式進行展示。如講述改良加藤厚涂片的實驗步驟時,先做好操作步驟的流程圖,然后將每一步驟制作成動畫,一步步講解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傳統教學中某些具有優勢的教學方法應作為多媒體教學的重要補充手段,如實物的利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教師的肢體語言等。教師藝術地使用板書展現重點和難點,如板書實訓操作注意事項,引導幫助學生正確操作,避免失誤;板書實訓操作流程,使學生一目了然。總之,不同教學媒體的合理運用,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整個實訓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始終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教師不僅要有出色的實訓教學技能和課堂組織駕馭能力,還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能正確指導和準確評價學生。
總之,在實訓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主動性,使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有利于學生對寄生蟲學檢驗知識、技能的掌握,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滿足了臨床檢驗崗位的用人需求。
[1]許鄭林.寄生蟲檢驗技術[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
[2]張向泓.多媒體在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J].當代醫學,2010,16(25):159-160.
[3]周云,李平,王國英,等.多媒體技術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8,10(4):491-492.
[4]石云,郭剛,張衛軍,等.多媒體教學在臨床免疫學及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2):379-380.
[5]宋子正,商琰紅,臧愛民.多媒體在醫學診斷教學中應用的優勢與弊端[J].醫學研究與教育,2009,26(2):733.
[6]孫秀麗.論教學中多媒體使用要適度[J].科技創新導報,2009(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