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冰
(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山東 煙臺 264199)
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關系學校生存發展和學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學校唯有做好就業工作才能有招生和各項工作的良性開展。各高校都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就業促進工作,有效提高了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率。我校是一所省屬高職院校,近年來,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筆者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近10年,現將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思路總結如下。
學校由黨委牽頭,各級就業主管部門參與,通過集中和分散學習的方法,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大政方針、教育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在思想上,統一認識,切實加大政策落實力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總結往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做法和經驗,分析當前形勢,明確目標任務,增強做好應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1]。
(1)貫徹“一把手”工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主管招生就業工作的副校長為副組長,各職能部門領導參與的就業工作指導委員會,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領導。各系成立由系書記和主任“一把手”負責的系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本系學生的就業教育與指導工作。自每年10月起,學校黨委定期召開就業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畢業生就業工作;分管領導經常召集有關部門探討學生就業工作,特別是每年2月份之后,每周召開畢業生就業工作總結通報會,實行畢業生就業情況月報和周報制度,及時掌握和通報學生就業狀況,解決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學校就業工作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的《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關于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明確各級就業工作責任人的工作職責,規定各層次獎勵辦法。政策的制定調動了各系、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推動了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
(2)落實“三個到位”。一是組織到位。為切實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學校建立了就業指導中心,配備業務能力強、有責任心的8名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從人力資源上保障畢業生就業工作高效開展。二是經費到位。學校嚴格依照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檢查評估的通知》(魯人社字[2011]269號)文件要求,以畢業生人均150元的標準劃撥專項經費用于就業指導、市場調查等就業工作,從財力上保證了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硬件到位。電話、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影印機等辦公設備齊全,從基礎條件上保證了就業工作的良好開展。
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要暢銷,一看質量,二看特色。在畢業生就業實行市場化運作的今天,學校十分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特色。我校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瞄準市場,把招生計劃、專業設置和調整與就業狀況有機結合起來,從根本上避免了結構性就業困難[2]。
一是把好“入口關”。堅持就業引導招生,根據就業狀況制訂和調整招生計劃,以“銷”定“產”。近年來,雖然面臨生源減少的不利局面,但我校招生形勢仍保持良好勢頭,以“銷”定“產”的策略彰顯成效。
二是把好“培養關”。以就業為導向,對準市場設專業,對準崗位設課程,根據就業市場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學科專業和課程結構,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畢業生質量,促使畢業生“適銷對路”,為畢業生高就業率、高滿意率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做好“多證”人才培養。為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我校先后引入保健按摩師、美容師、育嬰師、養老護理員、刮痧師、營養師、經絡調理師、健康咨詢師等多個職業資格考評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多種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機會。
四是認真搞好“訂單式培養”模式,實現校企雙贏。將不同的企業文化引進課堂,既為企業儲備了人才,又提前為學生提供了就業平臺。一年來,我校與銀色世紀公司共同建設針對中醫專業學生的教學、實踐、就業相結合的培養項目;與美麗田園公司建設針對美容專業學生的“訂單式培養”等項目;與北京301醫院、北京三艾堂醫療集團、寧波固元堂醫療集團等機構合作建設相關專業的實習、就業一體化項目。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有效開辟了就業渠道,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不斷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是我校學生的必修課,為此,成立由一線就業指導教師和各系就業指導負責領導為核心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研室,規范課程內容,統一制定教學課件模板,不斷完善實訓教學體系。多年來,教研室圓滿完成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任務,年均授課1500課時。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程,指導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實現了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
(2)加強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提升就業指導隊伍專業化水平。學校高度重視就業指導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就業指導教師素質,不斷推動就業指導工作全面展開。學校從輔導員隊伍中選拔4名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優秀教師加入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研室,新教師的加入為我校畢業生就業指導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我校就業工作者年均15人次參加各級主管部門組織開展的學習培訓和研討活動,有效提升了就業指導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3)利用社會資源,聘請就業指導顧問,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就業咨詢和指導。聘請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政府官員、知名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領導、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負責人、職業生涯輔導機構的專家和成功人士(特別是校友)為學校就業指導顧問。邀請他們來校為學生講解人事審批、人才儲備、社會需求、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歷程等,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調動學生的創業積極性。
(4)廣泛開展各類就業指導活動。近年來,學校先后舉辦5次職業生涯規劃大賽,4次模擬招聘大賽,4次創業計劃大賽,以及各類專家講座、就業沙龍、職場電影播放等活動11次;我校依托中醫藥院校的優勢,每年定期開展“中醫中藥鄉村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醫藥文化鄉村行”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中醫藥文化伴我行”大學生“五一”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質,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5)優化學生就業創業社團組織,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就業指導活動。2007年,我校成立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協會,在就業指導中心的指導下,不斷發展壯大,現已完成第五屆與第四屆協會干部交接工作。近年來,協會發行《就業導報》32期,協助就業指導中心組織舉辦招聘會多次,職場培訓、社會人士講座7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14次。就業與創業協會有效傳播了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擴大了就業與創業在學生中的影響,帶動了學生關注就業、關注職場的熱情,營造了良好的就業氛圍。
我校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業基地建設,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著力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一是開展創業教育。學校成立創新創業教育指導中心,聘請企業家和創業成功人士擔任創業導師,積極開發創新創業類課程,廣泛開展有關創業政策、項目開發、風險評估、經濟形勢、融資渠道等的創業指導,鼓勵和幫助更多的畢業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在指導模式上,不僅貫穿于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之中,而且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引導學生樹立創業理念。
二是設立專項基金。2012年,學校在面臨新校區建設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依然投入15萬元的創業專項基金,設立由學校和企業專家組成的創業基金管理委員會,對學生創業項目進行可行性評估,對優秀的項目投入創業啟動資金。
三是開展各類創業指導活動。2012年5月,學校組織“和易杯”第四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本次大賽是我校第一次將實體項目納入創業計劃大賽,參賽學生走上了“蓬萊和易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實戰平臺,圍繞和易健康產業提供的主題項目開發創意,走進真實的創業之路。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200余份,經過初賽、復賽的激烈競爭,最終有11個創業團隊脫穎而出。決賽作品被協辦單位帶回企業進行可行性研究,并對部分可行項目與學生共同進行深入開發并投入資金。
四是舉辦創業講座。通過邀請企業家來校舉辦講座,舉行創業計劃書大賽,開設創業興趣小組,組織觀看創業勵志視頻、影片等多種形式,開展創業指導工作。
根據“以市場促就業”的就業工作理念,我校及時轉變職能,強化服務,積極培育以學校為基礎的畢業生就業市場。
(1)做大做強校內主市場。我校廣泛發動教師、職工、校友、學生家長等各方力量,采取網絡、電話、傳真、信函和走訪等形式,主動與全國各地用人單位、人才市場加強聯系與合作,廣泛了解、收集就業信息,積極邀請用人單位來校招聘畢業生。目前,學校每年組織兩次大型校園招聘會,每次參會單位有200多家,平均提供4500多個工作崗位。此外,學校每年舉辦各類小型專場招聘會50余次,在就業服務網年均發布就業信息600余條,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廣闊平臺。
(2)積極拓展校外人才市場。積極組織動員畢業生參加各地政府、人才市場舉辦的招聘會,增加就業機會。
(3)建立畢業生實習就業基地。學校主動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與聯系,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畢業生實習就業基地,促進畢業生就業。目前我校已建立了北京301醫院、海軍總醫院、山東省中醫院、濰坊市人民醫院、魯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福膠集團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畢業生實習就業基地。
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學校嚴謹開展各項工作,做到就業協議書使用規范,推薦材料實事求是,生源審核、就業方案編制、申報工作及時準確,檔案材料規范完整,無任何差錯發生;在家庭困難畢業生和省優畢業生評定過程中,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確保評定工作圓滿完成;學校還不斷完善就業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就業服務網站、就業工作宣傳欄、《就業導報》等的作用,保證各項就業政策及時發布和宣傳[3]。
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就業工作理念指導下,學校打造“主要領導親自抓,專職部門統籌管,各系打造主陣地,全員指導齊參與”的立體就業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各級就業工作負責人的工作積極性,千方百計為畢業生謀出路。多年來,我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正式簽約率比重不斷增加,就業單位層次不斷提升,北京301醫院、廣東省中醫院、魯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揚子江藥業集團等一大批國內知名用人單位紛紛到我校選拔人才,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2012年5月,在山東省2008—2010年度高校就業工作綜合檢查中,我校名列132所本、??聘咝G懊?。其中,在畢業生對母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評價的第三方調查中,學校位列第18位,在全省醫學類院校中排名第一。
[1]王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分析[J].才智,2012(1):21-22.
[2]萬登瀘,周全.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缺口探析[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13-14.
[3]吳麗清.試論拓寬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門路的主要經驗和做法[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