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出版物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阿拉伯數字的頻率都是很高的。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沒有統一的體例,致使在涉及數字時,時而用阿拉伯數字,時而用漢字數碼,結果造成了不應有的混亂。這不利于語言文字的規范化使用。因此,對阿拉伯數字與漢字數碼的用法加以區別和特征化是完全必要的。
一般來說,使用阿拉伯數字的一個總的原則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這種數字。主要用法如下:
①世紀、年代、年份、月份、日期、時刻均應用阿拉伯數字。
②具有科學計量和統計意義的數字要用阿拉伯數字。對科技圖書而言,凡處在計量單位和計數單位前面的數字,包括9以下的個位數,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舉例如下:
小數,如0.5;18.7 m2。
整數,如30年;1倍;2萬臺;3個人;9集;5個縣;6株樹;5個;6元;1級;1、2、3次戰役。
分數,如3%;15.4%。
約數,如10多萬元;500余公里。
③序數詞和編號中的數字要用阿拉伯數字。例如:西四大街86號;13次特快;第1卷;第3頁;第11屆;第1師;第5名;第6次。
④尾數“0”位數多于5位以上的數字,可改寫為以萬、億為單位的數 (如10萬t,11億等)。
⑤數值小數點后的有效位應全部寫出。例如:1組精確到10-3V的電壓數據“0.500,0.750,1.000 V”,不能改寫作“0.5,0.75,1 V”。
⑥尾數有3個以上“0”的整數和小數點后有3個以上“0”的純小數,均可改為“10n”(n為正、負整數)的寫法。屬有效數字的“0”須全部寫出,如有3位有效數字的“4 800 000”應寫為“4.80×106”或“480×104”,而不能寫成“4.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