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唯真
(嘉興電力局,浙江 嘉興 314001)
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電網建設步伐也快速推進,截至2012年6月底,嘉興電力局所轄110 kV及以上輸電線路共377條,總計4 105.562 km,線路平均密度為1.05 km/km2。同時,由于嘉興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嘉興電力局成為太湖南側西電東送線路進滬的重要通道,負責運行國網跨區電網線路10條、共443.436 km。
在這種形勢下按照傳統的管理模式輸電運行時,人員短缺的問題十分突出。目前嘉興電力局輸電線路巡視人員約50人,人均巡視線路長度約為76.42 km;按運行規程線路的巡視要求,工作量基本已趨于飽和,因此迫切需要調整輸電運行生產管理模式以適應電網快速發展的需要。
嘉興市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快,對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產生了較大的威脅,防外力破壞工作形勢嚴峻。尤其是滬杭鐵路客運專線、嘉紹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重點工程,分別東西向、南北向貫穿了嘉興地域范圍,涉及的電力線路眾多,不僅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大量使用吊機、混凝土高臂泵車等高大的施工機械,同時又是搶建的國家工程,輸電線路防外力破壞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考驗。
根據輸電線路歷年來的運行經驗和數據統計,外力破壞的發生可分為2類。
(1) 可預知類,占發生比例的59.5 %。可預知類是指通過設備主人、護線員巡視發現及其他途徑了解到的線路保護區施工危險點。盡管輸電線路管理部門采取了發通知書、簽施工安全協議、設置警示牌和派人監護等方式落實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但仍有個別施工單位沒處理好安全與進度的關系,盲目施工引起輸電線路的外力破壞。外力破壞主要是由吊機、高臂泵車、樁機等大型施工機械引起的。截至2011年7月,線路危險點數目達507個,其中重大危險點達76個。
(2) 不可預知類,占發生比例的40.5 %。不可預知類是指在沒有任何跡象的情況下,在線路保護區內燃放禮花、放風箏、推土、油罐車起火及偷盜電力設施等引起的外力破壞。
目前,危險點的管理主要依靠巡視人員和群眾護線員重復地、長時間地現場巡視監控,耗費了大量有限的人力資源,并且一些24 h施工的大型施工點也很難得到有效監控。隨著特高壓線路的陸續建成投運,如何保證特高壓線路的安全、穩定、健康運行,給運行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也對現有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
嘉興電力局通過綜合防護體系的運作,加強內部、外部管理,并采取了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外力破壞事件。
2.1.1 實施危險點閉環流程管理
線路巡視人員在進行送電線路巡視時,在保護區內和外側附近發現危害送電線路的行為時,應及時向施工人員了解工程建設情況、建設單位名稱、聯系人及聯系電話,并匯報班組。根據現場性質分類設立危險點等級,做好發放通知書、辦理審批、簽訂安全協議、巡視、監控等工作;并且,每月對所轄范圍內的所有線路運行危險點進行更新、滾動,進入生產管理系統PMS系統流程管理。
2.1.2 設立危險點等級管理
明確一般危險點、重大危險點、季節性危險點巡視檢查時“必知”、“必帶”、“必看”、“必做”的各個項目,規范各級人員現場巡視檢查的作業行為。根據危險點現場情況樹立禁止施工標志牌、施工警示標志牌、禁止放風箏標志牌、禁止帶纜標志牌、禁止釣魚標志牌,督促及提醒各級施工單位及外協臨時人員保護電力設施。
2.1.3 實施危險點后臺監控
通過在線圖像監控設備,監視送電線路的現場實時情況,制定現場安裝計劃,做好后臺查看人員定期、定時地組織監控、匯報等工作。在省公司的支持下,嘉興電力局成立了輸電線路應急指揮中心,集成了生產管理系統PMS、圖像視頻管理、微氣象、雷電定位、移動巡檢和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SCADA等系統。尤其是針對線路運行危險點現場定制的圖像視頻管理系統,集成了有線視頻監控、3G視頻監控、無線圖像監控、無線風格網絡MESH視頻裝置。目前,該局共有各類視頻裝置144套,實時監視運行現場信息,后臺實時匯總分析現場數據,及時遏制一些違規的危險行為。
2.1.4 加強現場監督與管理
安全生產基礎在一線班組,因此,嘉興電力局積極推廣《班組安全生產問責制》和《運行危險點交叉立體巡視法》2個典型經驗在班組的應用,深入開展輸電線路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編制輸電線路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方案。同時,充分發揮局安全生產三級稽查網絡工作機制,落實領導干部及管理人員在重要保電時段到崗到位,以點帶面、垂直管理,加強輸電線路運行現場的管控工作。
2.2.1 人防
通過現場排摸、與承建單位溝通,梳理各承建單位、項目部涉及的線路清單,建立承建單位、項目部電話聯系人清單,并落實具體工作聯系人,發至承建單位、項目部、施工單位。
同時,實施現場動態監控管理,把每個危險點的監控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落實現場吊機、高泵車等高大機械在保護區相關人員現場監控情況下工作,對施工單位也進行了承諾:“只要是滿足監控條件的危險點,則派人全天候到場監護施工”;對大型、長時間、系列性的施工點,則列入重點項目,安排現場值守進行全過程管控。2012年上半年共現場監控吊機、高泵車等高大機械施工67次(包括晝夜連續監控15次),現場聘請值守1 180人/1 097點,危險點巡視5 189次/8 407.46 km,確保了線路的安全運行。
2.2.2 群防
加強現場安全教育,及時組織項目經理、安全員培訓,對項目部、施工單位相關人員、吊機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并對以往放電跳閘事故進行回顧分析,通過函件形式及時將事故通報及近期工作的注意事項抄告給各承建單位指揮部。2012年,嘉興電力局召開了4次保護電力設施座談會,以溝通施工情況、教育安全事項、明確安全職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組織對高大機械操作人員的培訓,講解分析各類施工中的事故、事件案例,使操作人員掌握電力基本知識。
2.2.3 聯防
與駐嘉某部隊多次聯系溝通,努力尋求軍企聯合,邀請駐嘉某部隊官兵支援工區,對滬杭高鐵可能受到外力破壞的重要施工點實施值守監控。同時,在世博保供電重要時段,聘請了當地260名保安在一級保電線路上24 h駐守。
此外,還積極聯系政府、公安部門開展“三電”專項斗爭活動,加大打擊和處理力度:對偷盜和破壞電力設施的事件、案件,不是以簡單的盜竊、治安案件進行行政處理,而是結合局級保衛部門和當地公安機關,將其作為危害公共安全事件來進行嚴厲打擊,將一批破壞電力設施的單位和個人繩之以法,并通過新聞媒體或定期專版及時將處理的結果進行報道,達到宣傳和震懾的效果。
2.2.4 技防
根據現場情況及施工單位需要使用吊機的作業高度,與施工單位充分溝通,在確保滿足高壓線路安全距離足夠的前提下,將吊機用鋼絲繩限高鎖定,并書面約定不得擅自解鎖。同時,主動與有關科研單位進行溝通,拓展創新思路,在現有技防的基礎上探索高科技產品在輸電線路防外損工作中的應用。
2.2.5 智防
在重大危險點現場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并不斷調整在線監控設備,充分發揮輸電線路應急指揮中心的作用,對重大及重要危險點場合實施監控,確保該局所轄運行危險點受控。同時,落實后臺監控人員進行實時監控,一有異常情況,就利用掌上電腦PDA巡檢系統及時聯系現場最近的相關人員、承建單位項目部人員進行有效處置,把各類不規范的行為及時抄告承建單位相關負責人,要求整改。
2.2.6 信防
加強新聞宣傳,制作動漫宣傳資料定期在電視臺、廣播電臺宣傳及滾動播出。根據掌握的現場資料,采用發短信,發放宣傳資料,簽發隱患告知、通知書、專題函件等多種形式,不定期給聯系人發送電力設施保護提醒,并設立高壓線路保護區施工警示標志牌。從2008年綜合防護體系運作以來,共簽訂安全協議548份,發隱患告知書413份,發安全通知書436份,發宣傳資料4 181份,辦理審批181份,及時地告知相關安全注意事項;樹立現場警示牌1 002塊,時刻提醒現場各類作業行為。同時,加強與各級施工單位的聯系,每周電話聯系詢問施工進度情況,共致電約6 400次,發送電力設施保護短信約11 800條。
嘉興電力局建立了現場聯系人制度,與施工單位簽訂《安全施工協議》。在每次簽訂安全協議前,及時與承建單位相關負責人溝通交流,組織現場的安全教育,要求施工單位及其所轄的項目部使用吊機、高泵車、樁機等高大機械進入保護區,必須通知該工區相關人員進行現場監控。
加大對違章施工單位的處罰力度。對于大型工程建設,在工程建設初期,就與施工單位簽訂風險保證金協議,要求施工單位交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對已辦理了審批,簽訂了安全協議書,但僅僅將審批和協議當作手續,未真正落實協議中安全條款的施工單位,及時與局生技、安監、用電部門聯系,責令其停工整改,上交書面的整改內容,并扣除一定的風險金。對嚴重違章的施工單位,則可采取切斷施工電源的措施。
積極建立與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聯動機制:
(1) 通過嘉興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有關單位的協助,舉辦了多期針對建設/施工單位、混凝土公司、高大機械(汽車吊機、混凝土泵車、打樁機等)操作人員的電力設施保護安全知識培訓班,并頒發培訓證書;
(2) 與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密切聯系,隨時抄告在電力設施保護工作中碰到的難點和問題;
(3) 針對在電力線路保護區作業時破壞電力設施設備的建設/施工單位,請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協助處理。
2008年,通過輸電線路“六位一體”綜合防護體系的運作,外力損壞跳閘次數明顯下降,并于2010年至2012年6月創下了未發生因外力損壞致使線路跳閘的業績,圓滿完成了“奧運保電”任務。
2009年5月,滬杭客運專線在嘉興境內施工,長度約80 km,線路保護區內涉及橋墩施工187個、施工標段4個、施工項目部近30個、施工隊近150個、施工班組近500個、施工人員2萬多人。由于滬杭客運專線工期緊,施工單位為搶進度,在全線同時使用機械化作業。在此情況下,通過綜合防護體系的運作,“違約”施工得到明顯遏制,施工危險點受控,確保了線路的安全運行。
2010年4月,輸電線路世博保電應急指揮中心投運,嘉興電力局負責的11條世博保供電重要線路運行穩定、安全可靠。6月,嘉興市公安局駐嘉興電力局聯絡室長駐機構成立,進一步發揮政府公安機關和電力部門對電力設施保護的共同作用。由此,加強了公安、電力部門的相互合作,建立健全了全市電力治安防范機制,進一步強化了破案打擊功能和安全防范功能和電力設施保護功能。
2001—2009年,嘉興電力局共發生110 kV及以上線路外力損壞跳閘37次。其中,2005—2006年,由于3條高速公路、1條省道公路的建設所引起的吊機、泵車等高大機械碰線跳閘高達20次。近年來,通過全局上下各級人員的努力,狠抓內部基本功建設,積極加大輸電線路“六位一體”綜合防護體系的運用,2009年外力損壞跳閘次數明顯下降,自2010年至2012年6月底創下了未發生因外力損壞致使線路跳閘的業績。
輸電線路“六位一體”綜合防護體系的建立是各方面協同作戰的結果,各方面的協調與配合非常重要,由于各施工項目前期的信息很難及時掌握,給綜合防護體系由靜態轉為動態帶來了難度。
在今后的輸電線路運行工作中,首先要確保“事先積極預防”這條主線的暢通,這是安全生產的“生命線”;其次“事中及時處理”是對應急管理的嚴峻考驗,異常情況處理必須要達到100 %,否則會使隱患擴大成為事故;最后“事后總結提高”是關鍵,為下一步工作的有序開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只有把巡視與防護真正結合在一起,不斷檢查,提出改進措施,才能確保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