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郁
(甘肅省電力公司白銀供電公司,甘肅 白銀 730900)
安全是電力行業永恒的主題。《安規》對于電力企業而言,是必須嚴格遵守的安全管理規定。電力企業的職工不僅每年都要學習《安規》并接受考試,而且要在工作現場時時刻刻嚴格遵守《安規》。但在現場監督檢查中時常會發現,一些職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安規》規定的執行還存在不足。由此表明,對《安規》的學習與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深入思考,多加探討。
對《安規》的嚴肅性,要有深刻認識,尤其是安全管理者。專家在制定《安規》的相應條款時,已充分考慮到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如對安全距離的規定數據)。因此《安規》條款的規定與每次違章一定出事故之間有一個“緩沖區”(過渡帶)。有些人曾違反《安規》規定,但并沒有出事故,于是就誤認為違反《安規》也沒事,從而形成習慣性違章的壞毛病。有些安全管理人員,甚至領導決策者也依據所謂的經驗,強令冒險作業,這就更加危險了。違反《安規》,在“緩沖區”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如心存僥幸,長此以往,遲早要出安全事故。這就是說:只要嚴格遵守《安規》,安全肯定全不會出問題;違反《安規》,則安全一定會出問題。安全管理者必須深刻理解這一道理,嚴格要求工作人員養成時刻遵守《安規》的良好習慣。
對電力行業的工作者而言,《安規》每天在用、每年必學、每年必考。盡管如此,總會有一些人因為違章而付出生命的慘重代價,但他們每年的《安規》考試成績卻都是合格的。這一現象值得深思。《安規》的學習考試是否發揮出應有的功效,學習考試的方式、方法有無改進的可能性。
應試教育已經因其扼殺創造能力、造就高分低能的學生而改為素質教育。簡單照搬的《安規》應試也會使《安規》教育走過場,徒有其形,而無其效。
《安規》確實有必要年年學習,至少應該將與自己工作有關的方方面面全部看上幾遍,并在看的過程中要勤于思考。邊看邊思考,逐漸加深對《安規》條款的理解,理解得越透徹,貫徹執行就越徹底。雖然每年都看同一本《安規》,但對同一條款的理解則會逐年加深,安全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會有很大的提高。
《安規》學習考試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使職工遵守規定,保證安全。如果僅依靠理論考試,難以實現這一目標。只有在學習《安規》的過程中,完整理解制定每一條款的真實意圖,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才能達到最終目標。因此,在強調《安規》學習考試的同時,絕對不能忽視對《安規》的理解應用。《安規》考試應增加實際操作部分,綜合考評安全措施的布置、工作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程度等,避免簡單地用以考促學的方式進行考評,而是要想辦法提高《安規》學習的實效性,強化《安規》條款的實用性。
《安規》1.8條規定:“各單位可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本規程的補充條款和實施細則,經本單位分管生產的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失,對《安規》只重考、不重用,至今很少看到對《安規》的補充條款和實施細則。而在現場實際執行《安規》時又存在諸多的疑惑和困難,等待著進一步的明確和解決。
(1) 根據實際需求增加新的標示牌。目前變電站低壓側配電室多采用中置式開關柜,而中置式開關柜在單間隔停電檢修時,一般母線不會停電,此時最危險的是電纜室上側帶電運行的母線室。因此有必要增加一塊“柜內高壓,禁止開啟”的標示牌,以防止檢修人員不經意打開帶電的母線室后柜門,發生人身觸電事故。
(2) 明確“在此工作”標示牌的應用范圍。《安規》規定在工作地點應懸掛“在此工作”的標示牌,并且強調“在此工作”標示牌所要指明的是工作地點,而非某個檢修設備,所以沒有必要在每個檢修設備屏前、屏后全部懸掛該標示牌。
因此,在每個檢修設備屏前、屏后全部懸掛“在此工作”標示牌,是對此條款的一種曲解,違背了制定者的本意,也給運行人員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3) 標示牌的懸掛方式和地點也需要進一步思考,既要懸掛方便快速,又要有利于檢修作業。目前普遍采用單一的繩子懸掛方式,懸掛于檢修工作中要動的部位,但工作現場時常會有標示牌被任意挪動、隨地亂扔的現象發生。
做安全措施的理念應改變。“做了安全措施”與“做好安全措施”雖一字之差,但有本質差異。前者僅僅是有安全措施,而后者考慮周全。“做好安全措施”的標準應是措施完善,方便檢修。如端子箱有工作時,安全圍欄就不應緊靠端子箱;“在此工作”標示牌不應懸掛在檢修人員工作中需要活動的操作傳動部位等等。
《安規》10.3條中規定,檢修中遇有下列情況應填用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
(1) 在運行設備二次回路上進行拆、接線工作;
(2) 在對檢修設備執行隔離措施時,需拆斷、短接和恢復同運行設備有聯系的二次回路工作。
由此可見,是否辦理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主要在于工作是否與運行設備相關。此條款制定的主旨在于嚴禁因檢修工作而影響運行設備的安全。只要涉及運行設備就必須辦理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但絕對不能將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等同于二次拆、接線記錄。若將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變通為拆、接線記錄,則是舍本逐末,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嚴重違背了制定者的初衷。
在2009版《安規》的修編過程中,專家已進行逐字逐句的反復推敲,可謂是斟詞酌句。如第4.2.2條:“檢修設備停電,應把各方面的電源完全斷開(任何運行中的星形接線設備的中性點,應視為帶電設備)……”已由2005版的“運用”改為2009版的“運行”,一字之差,其內涵大不相同。運用中的電氣設備可以理解為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備用狀態和檢修狀態,而09版的只有運行狀態。一字之差,設備的狀態就截然不同。
但2009版《安規》中部分條款用詞仍有商榷之處。
《安規》規定填用第一種工作票的工作為3.2.2.2條:“ 二次系統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將高壓設備停電者或做安全措施者。”可見“將高壓設備停電”和“做安全措施”二者只要具備其一,就應該填用第一種工作票。但“安規”10.2條:“下列情況應填用變電站(發電廠)第二種工作票”之10.2.2條:“對于連接電流互感器或電壓互感器二次繞組并裝在屏柜上的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上的工作,可以不停用所保護的高壓設備或不需做安全措施。”由此又可以推理出“不停用所保護的高壓設備”和“不需做安全措施”二者只要具備其一,就可以填用變電站第二種工作票。很明顯“安規”3.2.2.2條與10.2.2條之間有著相互矛盾之處,存在著邏輯錯誤。10.2.2條正確的描述應該為“對于連接電流互感器或電壓互感器二次繞組并裝在屏柜上的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上的工作,可以不停用所保護的高壓設備且不需做安全措施”。相應的,《安規》10.2.3條和10.2.4條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均應該將“或”改正為“且”, 這樣才能夠前后呼應,規定一致。
只要用心細品《安規》,必有許多收獲。以上僅僅從《安規》的嚴肅性、學習、理解、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簡單的討論。其實存在的疑惑遠遠不止這些,只要遇到問題用心思考,終究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