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東,魏秋輝,張海棟
(南陽供電公司,河南 南陽 473000)
變電站生產準備是指運行人員提前入駐新建變電站,熟悉并掌握新建變電站的所有設備,保證變電站順利投運的各項工作。變電站生產準備如果做不好,會出現人員不熟悉設備、設備帶隱患投運、保護裝置誤整定等情況,可能造成誤操作、保護誤動等事故,這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承擔更大的安全風險去處理。因此,規避變電站生產準備中的危險點,做好變電站生產準備,對于變電站的安全投運和安全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變電站投運和投運后的運行值班中,部分人員對設備不熟悉,不知道如何操作,影響了倒閘操作的進度,甚至出現誤操作。也有部分人員在設備出現異常時,查找不到故障部位,不知故障原因。如進行低壓交流倒換運行方式時,不知如何操作低壓小車開關;變壓器檢修時,投退保護壓板錯誤;后臺機報“X220南母YH交流回路故障”時,不知其含義為“X220kV南母PT二次空開跳閘”。
在生產準備中未及時發現設備隱患或者發現后未及時處理,導致設備帶隱患投運,以致在投運后,設備出現異常狀況,甚至發生故障。如某220kV線路高頻保護的收發信機在投運前就不時出現信號中斷的現象,但工作人員未加重視,投運后不到3個月,就發生了高頻通道異常導致保護誤動的事故。又如某110kV GIS變電站,110kV變壓器進線套管至變壓器高壓側套管之間引線弧垂過大,但在生產準備中并未發現,在投運后發現此問題,只能將主變壓器停運、解備、做措施,進行處理。
在生產準備中保護裝置誤整定,在設備投運后可能造成保護誤動作等嚴重后果。如投運后發現未按保護方案調整電流互感器的CT變比,以及發現某變壓器風冷全停保護的時間誤整定為10min。
由于是新建變電站,運行人員一般對交直流系統,保護設備操作,后臺機遙信、遙控、遙調、遙測、倒閘操作等方面不熟悉。抓住這些關鍵問題,并進行針對性培訓,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誤操作和不了解設備等情況,從而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學習、探討交流系統和直流系統,熟悉重要的回路,清楚回路的走向,明白各端子箱空開、二次屏柜空開的具體作用。熟悉交直流系統后,繪制全站低壓交流系統圖、各電壓等級使用的低壓交流系統圖,繪制全站的直流系統圖、各電壓等級使用的直流系統圖。組織全站人員邊學習, 邊摸索,邊探討,務必保證全站人員熟悉重要的低壓操作,如交流倒換運行方式、低壓小車開關操作等。針對變電站特殊的交直流知識點進行考核,做到每人必會,避免出現不熟悉交直流系統操作的情況。
掌握如何打印事故報告和保護定值,如何進行保護壓板投退。
(1) 由于新投運的保護裝置一般使用漢字顯示,可按照漢字提示進行事故報告和保護定值打印。更重要的是,要使全站人員掌握站上所有保護裝置小鍵盤的操作方法。
(2) 將保護壓板分色,掌握黃色壓板。未接線和未使用的保護壓板,使用綠色紙打印“備用”字樣,置于壓板上,并取下壓板連接片;長期投入的保護壓板,使用紅色紙打印;隨運行方式投運的保護壓板,使用黃色紙打印,置于壓板上。待壓板分色處理之后,只需了解底色為黃色的壓板的具體功能。對于這類壓板,如重合閘功能壓板、投高壓側零序保護等應詳細講解并對人員進行考核,保證每人必會,這樣就能避免保護壓板投退錯誤的情況。
后臺機作為運行監視終端,在變電運行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掌握后臺機的“五遙”功能,即遙信、遙控、遙調、遙測、遙視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五遙”功能一般由廠家初始定義,存在很多問題,如遙信報文與運行人員的用語不符, 且部分遙信定義錯誤;遙控設備定義錯誤;遙測沒有根據需要設置越限值等。因此,可以按運行人員的習慣完善遙信用語,驗收遙信報文,修改錯誤的遙信設置;傳動遙控功能,使其與設備保持一致;根據現場情況,設置遙測越限報警值,以進一步完善其功能。
完善后臺機的“五遙”功能后,對全站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報文所屬設備及報文的含義是什么,為全站投運和投運后的安全運行打下基礎。
(1) 編寫操作票時,要組織全站人員進行交流,統一操作方式,使全站人員都理解和掌握操作票的各個部分,為以后的倒閘操作打好基礎。此階段應注意學習操作票中的二次術語。
(2) 完善和熟練使用“五防”系統。根據編制完成的典型操作票,按“安規”中對“五防”的要求,做好“五防”系統的初始化工作,使操作術語符合現場實際。組織全員學習“五防”系統的使用方法,如如何進行單項操作、如何填寫操作票、如何進行操作等。
(3) 實際操作的培訓。有針對性地制定幾個操作項目,如線路的停送電、主變壓器的停送電、低壓交流倒換運行方式,讓全站人員進行演練,查漏補缺,使全站人員均能熟練操作。
驗收設備應包括一、二次設備、交直流系統等全部設備,不能有任何遺漏。驗收卡應正確和全面,驗收標準應根據設備說明書、相關技術規程和規范制定,且包含設備的各個方面。驗收卡應結合設備運行方式和運行情況編寫,驗收步驟應清晰,符合邏輯,且可行。近年來,新投入設備很多,運行部門應在各類設備的典型驗收卡的基礎上參照實際情況修改完善。驗收卡制訂得越完善,執行得越好,投運后遺留的問題就越少。
在驗證傳動階段,施工方為趕工期,常要求運行人員驗收未徹底調試好的設備或未完全掌握傳動方法的設備,因此浪費了運行人員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如遇此類情況,應停止驗收、傳動,待其他條件完全準備好之后,再行驗收、傳動。
在對生產準備中的設備進行驗收傳動時,除運行人員外,設備運行管理單位還應組織各工種的專業人員,如檢修人員、保護、試驗人員等參與。運行人員要積極參與,認真記錄發現的問題。這樣可使每個設備都經過運行人員和專業人員的雙重驗收,避免遺漏設備、遺漏驗收點,降低設備送電后出現問題的幾率。
有的新站會使用舊保護和自動裝置,但由于舊保護和自動裝置缺乏圖紙、施工倉促等原因,容易出現問題。因此,必須加強對舊保護和自動裝置及相關設備的驗收,特別是舊保護和自動裝置的保護通道、監控裝置和直流電源等。
驗收傳動的工作量較大,且工作地點多,需要全員及時記錄發現的問題,或在中午、晚上收工時,集中記錄發現的問題。這可使全站人員熟悉多處設備的情況,在推進工作的同時提高技術水平。
要特別關注對已發現問題的傳動設備的再次驗收工作。有問題的設備在整改后,仍可能存在問題,再次驗收傳動是很有必要的。對于再次驗收傳動中無問題的設備,要及時更新記錄,一定要確保生產準備中出現過問題的設備不帶病投運。
生產準備中常出現傳動驗收正常的設備在投運操作或投運后的運行中,無法正常操作、無法正常動作或出現誤動作。其原因在于施工方單方面改動了設備,而未再進行設備的傳動驗收,造成設備處于不可控狀態。因此,為防止設備變動后影響運行,應在傳動驗收完成后的設備端子箱、機構箱上落鎖,在傳動驗收完成保護裝置前后柜門上貼封條。如需改動設備,應會同運行人員一起進行,并視具體情況進行再驗收。
保護裝置定值錄入時有以下幾個關鍵點容易出現誤整定。抓好這些關鍵點,可以減少保護裝置定值錄入失誤。
在CT變比定值核對中需要核對CT連接片或二次繞組抽頭。這在生產準備中容易被忽視,導致CT按默認的變比投運,與保護方案中規定的CT變比不一致。因此,運行人員需督促施工方按保護方案進行調整,并應掌握CT連接片不同接法所對應的不同變比、二次繞組不同抽頭所對應的不同變比,再次核對,確認CT變比與保護方案一致。
由于現場情況比較復雜、不易整定等原因,保護方案中可能會出現未給定具體數值的定值,只要求根據現場實際進行整定的情況,如主變壓器的非電量保護。如果忽視此類定值,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因為所使用的定值很可能是在傳動時采用的定值,致使傳動非常靈敏,很容易發生誤動。運行人員應督促施工方根據設備出廠說明書、本供電公司的具體情況,設定合適的整定值,記錄在保護方案中,并以此進行整定、核對。
失靈保護整定時,除了要核對失靈保護本身的定值外,還需要核對電壓等級線路及主變的定值。因此,在整定失靈保護中,需要摘抄對應的電壓等級線路及主變的定值于失靈保護定值頁面中,集中進行整定、核對,防止出現漏項和錯項。
故障錄波器對分析處理事故、判斷保護是否正確動作,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故障錄波器的整定項目多,整定比較復雜,容易出現漏整定、誤整定,造成故障錄波器拒動、無故障啟動等異常情況。在對錄波器進行整定前,應打印出故障錄波器的定值,并填入保護方案中的相關定值。有歧義或不知如何整定的,應及時與保護方案整定人員溝通,以獲取更完善的定值。在打印出的故障錄波器定值完善后再進行整定,就可以有效避免整定錯誤。
在送電時有很多臨時的送電定值,此類定值一般整定得比較靈敏。若保護裝置帶此定值長期運行,很容易發生誤動。因此,在送電過程中和送電后應注意核對是否按送電方案切換,確保投運后的設備按保護方案定值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