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中有
(許昌學院公共體育部,河南許昌 461000)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問題與思考
邢中有
(許昌學院公共體育部,河南許昌 461000)
本文僅就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部分問題展開探討,提出了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模式。
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高校體育是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的最高層次,高校又是學生走入社會的轉折點,也是學與用的銜接點,是銜接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的關鍵環節,它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只局限于體質教育,缺乏對社會需求的新觀念和大局觀。首先,其在培養目標上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培養結果與社會所需人才的最終目標相悖;其次,其教學內容陳舊老化,缺乏現代知識與教學的融合,片面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系統和方法封閉僵化,使體育教學喪失了生動活潑的特點。因此,應以改革舊的教育思想和觀點為先導,即以有效增進學生的健康,能較為熟練地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形成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堅持鍛煉習慣;培養和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等為主要目的的教學。高校體育教育必須以終身化、個性化、科學化為主體,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學同學生能力培養的同步,也即將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融為一體。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仍普遍采用傳統方式和手段。教師將技能傳授作為課堂的主要內容,教學內容重復較多,缺乏有機銜接,教學方法及手段同中學教學如出一轍,致使高校的體育教學與當前及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相脫節,體育知識、技能的傳授同學生各種能力和習慣的培養以及素質教育三者之間缺少有機銜接。在教學安排上忽視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甚至制約學生愛好與潛力的發揮和施展。因此體育教師應依靠科學的方法組織教學、因材施教、實施評價,與我國飛速發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建立符合新形勢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邊活動,其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則是此過程的主角。而在長期的體育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雖然這種教學方法發揮過較大的作用,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其削減了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抑制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能力,與新時代體育教學的大目標相悖。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必須針對大學生思維活躍、渴望成才、主體意識強的特點,樹立學生“主體”的觀念,認真研究體育教學的理論和藝術,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創造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氛圍,同時注重使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對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而言,首先應加快轉變思想觀念。“沒病即健康”的傳統觀念深深地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觀念,并出現只注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和重智輕體的現狀。所以,學校必須深刻認識到“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并將之深化為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壓力,給他們自主的時間和空間,讓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諧地發展。其次,教師需要更新自我角色位置的觀念,即將教師主角轉變為學生主角和教師主導,注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能力和觀念。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的體育教學仍采用舊的教學模式,沒有真正擺脫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根據社會需求和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征,在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改革中,可采用運動處方的模式來補充和豐富現行的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診斷自身的興趣和需要,既符合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學習體育保健科學知識教學目標的要求,又適應了社會對健康教育的需要。高校通過體育教學改革,能充分發揮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使大學生在掌握健身運動方法和知識的同時,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方向就是普通高校的體育教育必須與高等教育的其他專業實踐融合起來,充分利用本校的體育資源,發揮自身教學優勢,開發研制校本課程,讓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和服務于社會。
體育教師檢查學生成績、教學效果的方法和測量評價的重要方式是考試,因此考試的方式、內容也是很重要的改革。首先可靈活掌握各年級的考試形式和內容,比如二年級的專理論考試,可以提交課外論文的方式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分析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造力等。其次,可試行具有創造性的考試方式,比如健美操、體育舞蹈等課程可在考試時允許學生進行自編套路。這種考試方法既反映了體育教師傳授知識技能的主導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探索知識以及創造能力。教師也由體育基礎知識技能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生能力和個性發展的培養者、開拓者和評價者。因此,具有創造性的考試方式適應了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滲入了新的時代意識,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考試的評分方法可以采用“雙邊性”的評分方法,也即教師與學生給予評分,這不僅提高了考試評分的客觀真實性,又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并提高了考試的透明度,使體育考試的評分更加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和民主,讓學生在考試中也更自信和從容。這種雙邊性考試法能營造出師生間互相學習、交流、取長補短的良好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目前在國外流行著三種體育實踐的流派,也即拓展運動項目流派、不斷開發運動行為流派及突出運動體驗和參與的流派。很多方面可以供我國的體育教育模式借鑒。拓展運動項目流派的教學模式傾向于通過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教育運動項目中重點突出競技體育項目和健身體育項目,其以健身運動為主的教學內容更適合我國普通高校的體育教育,也即學生可選擇各類型的體育俱樂部并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運動和健身,它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快樂運動的理念,這一形式也受到了多數學生的歡迎。不斷開發運動行為流派在拓展運動項目流派的基礎上強調降低競技運動項目的難度和運動負荷,并很好地結合了學校體育俱樂部和社會體育俱樂部,重視學校體育、社會體育、家庭體育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積極參與,在運動體驗快樂,并最終實現行為力的提高。將課內活動延伸和融入到課外體育活動中,將體育當做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與學的關系上,重視發揮學生主導性,提高學生社會實踐和交際能力。我國可以根據現有教學現狀,取長補短,真正注重學生的運動體驗,并將快樂體育體現在運動實踐中,為其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參 考 文 獻]
[1]陳學華.構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特色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6):88-89,99.
[2]杜世全,謝陶.特色辦學背景下醫學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新模式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6):73-75.
[3]魏麗艷.對我國高師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幾個趨勢問題的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9(4):27-28,31.
G807.4
A
1008-178X(2013)01-0155-02
2012-09-30
邢中有(1972-),男,河南許昌人,許昌學院公共體育部副教授,碩士,從事社會體育與體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