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蓉榮,朱 婧,吳 丹
2011年9-12月,“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和諧使命-2011”任務,在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3國開展醫療服務,筆者參加了此次任務的門診工作,并就醫療服務期間門診平臺的感染控制工作進行了總結。
醫院船門診平臺設內科、外科(骨科、皮膚科)、中醫理療科、兒科、婦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分診處、信息錄入處、抽血處。
2.1 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差 因醫院船布局的局限性,洗手設備不完善,如診室的洗手池偏少,洗手池離診室過遠等,造成醫務人員洗手次數減少。患者過多,工作量大時,醫務人員雖有洗手意識,也會出現洗手時間短或洗手次數不夠的現象。
2.2 創傷介入性診治手段的使用 各種創傷介入性診治手段,如胃腸鏡、牙鉆、小針刀、抽血等,如消毒不徹底或操作過程中污染,極易導致臨床感染。王育英等[1]對10所醫院胃鏡室現場調查結果顯示,胃鏡、活檢鉗、消毒劑消毒滅菌合格率僅為81.82%。
2.3 日均門診量過大易造成交叉感染 此次任務日門診量最高達961人次,各診室外等候區患者擁擠,空氣不流通,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傳播和交叉感染。
2.4 醫院船門診區的局限性 部分診室舷窗不能打開及未安裝紫外線燈等空氣消毒器,未進行物理通風和有效空氣消毒。
3.1 建立健全醫院船門診平臺感染控制制度 按照《醫院感染防控指南》,結合醫院船實際,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醫院船門診平臺的清潔衛生與消毒隔離、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醫院感染管理、手衛生與感染控制、侵入性操作相關感染預防、各種物品的消毒規范流程等。
3.2 提高醫務人員對醫源性感染的認識 在開展醫療服務之前,醫院船對醫務人員進行了感染控制相關知識的教育,要求加強工作責任心、職業道德,規范履行醫療行為,遵守各項規程和制度,各項操作程序要有預防醫源性感染的意識。
3.3 定期對醫院船門診平臺進行感染監控 醫院船結合工作實際成立感染管理小組,做到不定期抽查。在3國開展醫療服務期間分別對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療器械、醫務人員的手進行細菌培養監測,及時發現消毒隔離措施執行中的問題,并進行反饋干預。
3.4 正確處理醫療廢物 醫院船依據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下發的醫院廢物管理相關規定,及時與到訪國協商醫療廢物處理方法,遵循“分類收集,專人管理,嚴密包裝,安全運送”的原則,在規定的時間由專人收集和運送到指定地點,采取移交及自行焚燒等方法進行終末處理以減少環境污染[2]。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擴散,切斷其傳播途徑。
3.5 進行創傷、介入性診療操作時,嚴格清洗、消毒醫療器械 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創傷、介入性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診療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過的器械物品應按流程及時清洗、消毒或滅菌,定期更換和保養[3]。
3.6 嚴格落實洗手制度 此次醫療服務期間,醫院船常規要求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前后按科學洗手6步法,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動水洗手;或在接觸2例患者之間,手沒有明顯污染時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或無水洗手液進行手部消毒。
3.7 做好醫院船門診平臺的環境消毒 (1)空氣消毒:醫院船不適合使用有腐蝕性的含氯消毒劑,每日可用1.5% ~3.0%過氧化氫氣溶膠噴霧2次,劑量20~30 ml/m3;或每日用紫外線消毒2次,每次1 h。接診疑似或臨床確診為傳染病患者的診室,應進行終末消毒,用3%過氧化氫氣溶膠噴霧,密閉30 min后通風。建議在今后的任務中為方便醫務人員進行空氣消毒,可配置可移動式臭氧消毒器或動態循環風空氣消毒器。(2)地面和物體表面消毒:每日診療工作結束后,為減少對醫院船艦載物品表面的腐蝕,選用非含氯的有效消毒劑對地面進行濕式拖擦消毒,對桌、椅、柜、門把手、電腦鍵盤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4]。
3.8 實施標準預防 標準預防是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CDC提出,既強調防止疾病從醫護人員傳至患者,也強調防止疾病從患者傳至醫務人員和從患者傳至醫務人員再傳至患者。要求醫務人員根據各種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建立隔離系統,包括接觸隔離、空氣隔離和微粒隔離。
醫院船執行“和諧使命-2011”任務期間,經采取以上感染控制措施,醫院船門診平臺診治患者10 840例,未發生1例醫源性感染病例。總之,醫院船門診平臺的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對外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患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完善的制度控制、真正的全員參與、規范的診療操作、科學的監測措施,是做好醫院船門診平臺感染控制的根本措施[5]。
[1]王育英,陳朝華.10所醫院胃鏡室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2):171-172.
[2]張錦,黃葉莉,楊晶.醫院船醫療廢物管理的討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2):98-99.
[3]王曉波,王彩.醫院感染控制的相關知識[J].現代臨床醫學,2011,37(3):230-232.
[4]陳福元,林亞.亞非五國醫療服務碼頭接診協調與分流體會[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1,18(1):6.
[5]王志慧.“和諧使命-2010”醫療服務組織與思考[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