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輝,張 立,胡 海
如何在軍隊基層醫院建設一支全天候應急醫療分隊,對提高處置急癥患者的能力具有非常的重要意義。海軍部隊基層醫院普遍存在醫務人員緊缺的情況,筆者結合工作實際,探討海軍基層醫院應急醫療救護分隊建設的相關問題。
筆者所述應急醫療救護分隊是指基層醫院處理急癥患者常設的救護分隊,并非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設立的醫療分隊,職責相當于“120”急救中心,主要任務是對保障區域內單個急癥患者進行現場急救和后送;在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該醫療救護分隊還可以作為碼頭救護所的急救組,作為先頭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事發現場,對傷病員進行急救并等待后援。
應急醫療救護分隊由6人組成,包括分隊長1人,由值班醫院領導擔任,負責危重患者搶救的組織指揮;值班救護車司機1人,負責急癥患者的轉運;軍醫1人,由當日值班醫生擔任,負責急癥患者的現場急救;護士1人,由當日值班護士擔任,配合醫生搶救患者;衛生員2人,負責外傷的止血、包扎、固定,并充當擔架員。
衛勤保障的優劣從某種角度講,裝備的作用不遜色于技術成份[1]?;鶎俞t院6人應急分隊配備的裝備主要有后裝WCY00-3型野戰急救車、Cardioserv型車載除顫儀及氧氣瓶、GenesisⅡ型便攜式呼吸機、制式軍醫背囊、衛生員背囊、擔架與急救藥箱,主要保證危重急癥患者現場急救和后送過程中生命支持的基本需要。根據各自任務使命,可再增添其他攜行裝備。我部在救護車上配備了6套防護服和抗核化生藥品,以備臨時受領其他特殊任務。急救小組成員應當熟練掌握急救設備的操作與使用,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消毒和更新急救藥品。按照實戰要求,做到一聲令下就能立即出動并出色完成各種急救任務[2]。我部用于6人應急醫療分隊的急救裝備及藥品,由門診所所長和藥房主任負責定期保養和更換,保證始終處于備便狀態。
4.1 制定急救預案 根據保障范圍內人群、地域特點和部隊擔負的作戰、訓練任務,制定切合實際的急救預案。海軍基層部隊醫院急救預案主要包括創傷、內科急癥、電擊、溺水、急性減壓病5類,常見的創傷急癥有顱腦外傷、四肢骨折、脊椎骨折,常見的內科急癥有腦中風、心肌梗死、有機磷中毒、煤氣中毒、心律失常,對每種急癥要有處置預案,醫務人員要經常學習,熟記心中。
4.2 將急救基本技術列入年度軍事訓練內容 崗位練兵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基地與溫床,是鞏固與提升專業基礎知識的重要渠道,是提升戰時衛勤保障能力的基礎[2]。結合年度軍事訓練,每年將心肺復蘇、通氣、止血、包扎、固定、轉運技術作為重要內容,衛生人員人人掌握,人人考核過關。臨床技能需要在臨床中不斷實踐,才能熟練掌握,但基層部隊醫院面對的官兵是一個相對健康的群體,醫務人員接觸危重急癥患者的機會不多,臨床實踐機會太少,通過外出進修學習掌握的急救技能,回到基層醫院后也可能因為缺少接觸急癥危重患者的機會而導致急救技能退化,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每年將急救技術作為一個重點內容訓練,通過反復訓練,使醫務人員熟練掌握急救技術,保證在實際應用時得心應手[3]。
4.3 在專業技術比武中提高醫務人員急救技術實際操作能力 2006年總后衛生部修訂的戰傷救護規則確定了戰傷分級救治的原則,明確了戰傷救治的基本技術?;鶎硬筷犪t療機構舉辦的專業技術比武項目多數和戰傷救護有關,戰傷救護技術和急救醫學緊密聯系,在單位舉辦的衛生專業技術比武項目中,將心肺復蘇術、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胸腔穿刺、利用三角巾、夾板、繃帶、止血帶等器械進行外傷的包扎、止血、固定、搬運等技術[4]作為比武項目,在比武當中,既提高了戰傷救護技術,又提高了醫務人員處理臨床創傷急癥的能力,同時通過比武競爭中,因為帶來的醫護人員會有更大的訓練熱情,也會有更好的訓練效果,使醫護人員熟練掌握這些急救技術,真正可以做到反射性地使用這些急救技術,加快現場處置患者的速度,為挽救患者生命爭取寶貴的時間。
搶救患者貴在快速,時間就是生命。作為院前急救,如何減少中間環節的時間,將患者快速地后送到上級醫院或運送至搶救室,對挽救生命、減少傷殘率具有重要意義[5]。所以,平時應與上級醫院建立良好的業務交往關系,建立危重急癥患者預告制度,由應急醫療分隊趕到搶救現場,初步判明病情,如果需要后送到上級醫院搶救,由專人立即電話聯系上級醫院急救室,簡明報告病情,使對方有針對性地做好搶救準備工作,這樣在患者送達上級醫院后可以立即進行搶救。
在實際工作中經過不斷探索,制定出的應急醫療救護分隊編組方法,對海軍基層醫院具有很好的實用性,能夠保證在編制人員少的情況下隨時能夠按照預案抽組6人應急分隊,完成救援任務。我院在搶救多起外傷、觸電患者時表現了快速反應能力,在連續4年的節假日應急拉動中,醫院6人應急醫療分隊總是以最快的速度,攜行裝備到達指定地點,成為我部各級首長信得過的應急保障力量。
[1] 楊國斌,易學明.醫院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實踐[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17(10):931-932.
[2] 向勁松,韓天民,陳建明,等.軍隊醫院應急機動衛勤分隊衛生戰備訓練方法[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8,15(8):743-744.
[3] 郭輝.做好基層部隊衛勤保障工作的體會[J] .海軍醫學雜志,2012,33(6):402.
[4]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戰傷救護規則[M] .北京:2006:10-11.
[5] 余立民,黃加勇,申晉斌.某基層部隊醫院軍人轉診疾病譜調查與分析[J] .海軍醫學雜志,2012,33(15):323.